分享

絲綢之路與古代歐亞大陆的東西方文化交流

 关陇之 2016-04-14


加彩指挥陶俑

高55cm

陶加彩 

1966年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 

咸阳市博物馆


       丝绸之路作为欧亚大陆的动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轴。


       欧亚大陆是由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西藏高原、帕米 尔高原、苏联境内的土尔其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 耳其等地区构成的。作为连结这些地区使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发展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恰似人体内的动脉。在这条大动脉上,大 流士、亚历山大、汉武帝、唐太宗、萨珊朝诸王阿拉伯帝国哈里发、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帖木耳等曾相继在这裡叱吒风云。


       因而丝绸之路是世界主要文化之母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鱼形饰板 

纪元前4世纪金

长30cm幅4cm 

草原丝路文物


一、草原路、绿洲路与南海路


       丝绸之路由横跨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地带的草原路、中亚沙漠地 带的绿洲路以及南海路二个基本类型组成。其中的欧亚草原丝路则 是从华北经戈壁沙漠、蒙古高原、西伯利亚森林地带南俄草原达 咸海里海沿岸。中亚的绿洲丝路则是从河西走廊经塔里木盆地、 帕米尔高原北印度、阿富汗伊朗,沿著安纳托利亚大道东罗马或由帕米尔高原向北经费尔干纳、苏联境内的土尔其斯坦、伊朗然 后向西南经伊拉克、叙利亚沙漠达地中海东岸的帕尔米拉、安塔基 亚等城市。南海路则是从华南经东南亚、锡兰、印度波斯湾至红海。



胸饰

纪元前4世纪金径

32 cm

草原丝路文物


二、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


       1. 连结草原东端的漠北鄂尔浑河流域和长安或幽州的道路此路不 仅是北方游牧民和汉民族绢马贸易的路而且亦是南北两民族对立 抗争的舞台。


       2. 从西藏经塔里木盆地至准噶尔的路线这条路自五世纪开始为吐 谷浑所利用。在七一八世纪,又屡屡被吐蕃远征西域时所利用。在唐 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时。唐使和求法僧也有不少是经此路往来印度 的。至近世(鞑靼)统一准噶尔后经常插手干涉西藏事务另外喇嘛教盛行于蒙古高原的事实也充分显示了这些路线的重要性。


        3. 从苏联境内的土尔其斯坦经阿富汗到达印度的路线撒马尔汗、巴 尔夫(阿富汗北部)、白沙瓦都是文明的十字街头,连接这裡的南北路线自古以来曾是重要的交通路线。



马面

纪元前4世纪

长40cm幅25cm 

草原丝路文物


       亚历山大入侵印度,佛教东传是在这条路线进行的帖木耳、巴布尔 也是由此入侵印度的。从公兀前二千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来,印度 经常遭受外民族的入侵,所有的入侵者都是从此路南下的。法显、玄 奘等许多求法僧的赴印也经由此路。塔克西拉(喀布尔60公里处)不 仅深受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十分明显地受印度文化影响。


       4. 以地中海东岸为中心,北至高加索、安那托利,南达埃及、美索不 达米亚的路线这条南北交通路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化交流和 贸易路线。人类文明之花最先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开放。埃及和美 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向东西传授的同时,还经由地中海的东路东地 中海的海路向南俄及东欧地区传授。另外,出于对这些先进文化的 憧景,许多强悍民族纷纷入侵,由此引起一系列错综複杂的民族纠纷 和斗争等等,也是这条路线的一大特点。


       5. 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为中心,南由海路达埃及和地中海沿 岸地区,北向则至波罗的海莱茵河流域的路线从君士坦丁堡经 基辅达波罗的海的道路,自肺尼基时代就是一个重要的琥珀输入路 线。另外,从君士坦丁堡向西北经过布达佩斯到莱茵河领域的路线 则是连结欧亚重要干线。



景教+字架文石

石制阴刻

高37cm宽28cm深14cm 

1324年

中刻十字架周围刻有叙利亚语铭文显示14世纪蒙古人已有说叙利亚语信仰基督教的情况。


欧亚草原丝路是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要道


       据今流传于世的文献记载,最先利用的是草原路。它是位于北纬 五十度左右横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的东西交通路。据希罗多德《历史》第四卷记载公兀前七世纪前半叶,希腊诗人阿利司铁亚斯曾经 沿著斯基泰贸易路,从黑海沿岸的塔纳伊司出发去东方,翻过乌拉 尔山,抵达阿尔泰山脉,在布迪诺依,有一个周长为5.5公里的希腊人殖民城市。在最远的贸易地阿尔吉派欧伊希腊商人是通过七名翻 译,使用七种语言来作交易的。由于斯基泰人远至阿尔泰地区作生 意。他们的文化也必然会波及这一地区。十世纪前叶在阿尔泰山脉 北麓的巴泽雷克古墓出土的物品,就反映出这种影响。一般认为这 个遗址的年代为公兀前五至四世纪。在其出土物中,有欧洲风格骑 士图案的毛製壁毯。有斯基泰纹饰的马辔以及秦式镜、绣有花鸟图 案的中国丝製绣品等等。由此可知,东西方文化曾经荟集在这裡。其 出土物聚集了亚洲各地文化的精粹,据此推测,这裡可能是草原路的一个中心。



豹形饰板

纪元前5世纪

幅5.5cm长4cm 

草原丝路文物


       另外被称为斯基泰纹的独特的金製或者铜製动物纹饰片,西自黑海 周围东至蒙古高原、绥远地区,在草原地带各地遗址中都有出土。 这事实充分反映出当时草原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情况和游牧民族中 动物纹的流行。由此看来,金、铜、青铜栉目纹陶器文化可能是由草 原路向东传播的。


       这条草原路的脉博,随著强有力的骑马游牧民族的变换而搏动。如 从公兀前七世纪起君临西亚的斯基泰,公兀前三世纪雄据蒙古高 原的匈奴,以及后来出现于蒙古高原的鲜卑、蠕蠕(柔然)、晒哒、 突厥回纥、蒙古族等,都相继称霸于草原路上,并据此同东西文 化圈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 岛孙以西 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周国传送食,不敢留 苦…。」


       可见匈奴和费尔干纳及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可以相当自由地进行贸易。


       1924年,俄国的科兹洛夫在乌兰巴托以北100公里处发现了212个古 墓。据推测这些古墓都是匈奴王室贵族的墓葬。在其中一些墓中发 现汉锦和有「建平五年」(公元前2年)铭文的蜀地产漆器,同时还发现帕提亚风格的刺绣、地毯,斯基泰纹样的毛毯以以及玛瑙、琥珀等 装饰品。这就明确吿诉我们匈奴时中国及西亚的贸易。范围是相当 广泛的,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出土的汉锦,或许也是通过这些北方游 牧民,以中继贸易的形式传至西方的。



透雕羊脂玉飞马羽入

高7cm长8.9cm

软玉1966年

咸阳新庄出土

咸阳市博物馆藏


绿洲丝路对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大致说来,古代草原路上东西交流所古的比重较大,从古代后期到 中世纪以绿洲路为中心,近世以后则南海路上东西交流所占的比重 陡然巨增。


       草原路线传授的,除丝绸之外,主要的还有金和铜而银、铁、彩纹 陶器、玉等则可能是沿著绿洲路东传的。


       希罗多德《历史》第五十五章中对从苏撒到萨狄斯王道有详细的敍 述。在这条「王道」上,到处都有国王的驿馆和极完备的旅舍,而且 道路所经之处都是有人居住的安全地带。它的总长度为2475公里, 沿途共有111个驿馆,此外还遍设驻屯地。在宽阔的河流处更有舟运 之便。国王的急令从苏撒送至萨狄斯仅用十馀天时间。



动物纹带饰板

纪元前5世纪

长8 cm幅6cm 

草原丝路文物


       在绿洲路上,西域诸国的中转贸易也颇为兴盛,这些小国的商人到 中国贸易,经常採取朝贡贸易的方式,即先将携带的物品献上,然后 中国皇帝则给予价值数倍的回赐。每年或每二年一次,朝贡便成为惯 例。这被称作册封体制的朝贡贸易大体上是基于这一体制之上的。


       在汉、唐、兀、清诸代,塔里木盆地处在中国的直接控制之下,中国的 物资贸易也有经中国商人之手运至塔里木盆地,然后再由此输出到 西方去。唐破西突厥以后,在从苏联境内的土尔其斯坦到吐火罗的 广大地区设置了许多督府,而这时绿洲路因粟特人(居住在泽拉夫善河流域的伊朗系居民)的活跃而十分兴盛,因此各种文化传至长 安洛阳,景教、袄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入中国,也是在 唐代。



竹灵芝纹青花瓷盘

中国景德镇窑

14世纪后半期-15世纪初

口径41.3 cm高16.2 cm底径23.2 cm


丝路地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


       丝网之路上各个绿洲中的文化生活,其特点是受到亚洲内陆文明的 大量影响,而且具有各个绿洲当地民族的特色。尽管如此,我们仍然 可以看到一些基本模式,这类模式在各地都决定著这种文化生活,并使人可以认为存在一种共性。


      在所有绿洲中都存在的类似的地理政治条件与社会条件,构成了这 种共性的基础。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但这些条件也表现在文化 与宗教领域。首先必须吸收外来的文学与艺术典范,然后把它翻译成 为能够被绿洲居民所理解文字语言。在翻译外国著作时所遇到的问 题,仅仅是广泛问题的一个方面,甚至对世界性宗教的地区性理解, 也使人看到了某些共性。


       特别是佛教,在伊斯兰化之前的时代曾经发生联结纽带的作用尽管 丝路西段的某些绿洲,如安息、呼罗珊和粟特,只是一部分人信奉 或者根本就没有信奉佛教。不过在那些地方也存在相同的生活问 题,对于这些问题,伊朗宗教作出了自然是自己的答案。



太子出城

壁画47X26.5 cm 

8世纪


一、社会状况


       沿丝绸之路一带的生活,其特点是绿洲与沙漠或者大草原之间的差 异。周围地区并非处处都是纯沙漠、乱石戈壁或者荒芜的山区。与古 代埃及不同这裡的生活地区常常一一但并不总是一一是在一个完 全无人居住的乾燥地区内鲜明地展现出来。中亚的荒芜地区分布 有许多草原,并且过渡到广阔的草原地区,特别在北部是如此。在这 些草原中生活著游牧民族,有一部分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在距绿洲 不远的地方,往往也有高大的雪山山脉例如由西向东走向的天山山 脉,群山裡有草地和森林地带,同样生活著游牧民族。


       因而绿洲内的文化生活特徵,并不像尼罗河畔的古国那样,始终是 孤立地发展,而主要是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矛盾斗争。游牧民族 在政治上、社会上不断地构成威胁性的力量,人们不得不对他们採取 防范措施,例如,当时的社会交往与经济交换,都有规定的形式,正如游牧生活那样并不完全自由、毫无约束。



阿吒薄迦立像

敦煌莫高窟

纸本墨画淡彩 

唐 五代 9-10世纪

阿吒薄迦尊称太兀帅明王统帅四天王八部众除恶兽伤害与自然灾害为守护众生之神。


       在民族联盟和部落联盟中,有一种基本秩序当然这也无法排除民 族之间的内部矛盾与斗争。与这种基本秩序相适应的,还有精神与 宗教秩序。除了基本秩序之外,还有在夏季牧场与冬季牧场之间有 计划的迁徒。当然在这种迁徒中,总是有个别部落由于比别人强 大,而在牧场的使用上,占有优势。这种状态再加上不断的民族倾 轧、征服和迁徒就在绿洲居民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上,造成一种不安定的、变化莫测的因素。因此,尽管有各种协定和特别盟约,而 各个绿洲却总是感到有威胁最能具体反映这一点的,莫过于那围 绕著各个绿洲的高大护城围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有著一部变化 多端的历史,反覆地遭到游牧部各的袭击,经受了民族倾轧在上述 那一点上,比埃及更适于作为类似的例证,尽管是丝路东段(这裡已 经属于中国文化区)但实际上与尼罗河畔这个古国十分相似。



琉璃镶嵌金铜鸟形饰端金具2个

高27cm 27.5 cm宽9cm

青铜镀金琉璃 

1972西安小白杨村出土


       甚至强大的中国,也感到不得不经常处于防御状态也像那些绿洲 城市一样,必须不断地研究大草原上的政治现状。这一点在更大的 程度上适用于帕米尔以东的绿洲城市,这些城市不断地感受到来自 中国的影响。能够反映丝绸之路上一个小国处境的,是楼兰一个国 王所说的话,他于公兀前108年时,既受到游牧的匈奴人的压迫,又 受到中国人的压迫。他说国在大国间,不两属于以自安」。尽管 如此,这些绿洲的君主们却很精明,即使在承认外国宗主权的情况 下也能保持一种相对的自主权。(这裡的外国宗主权,有时仅仅是 象徵性的但也常常在军事上显著地表现出来)人们渴望受到保护 的心理状态,自然也在宗教方面反映出来,例如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 的请求保佑的祈祷文。这种请求是向伟大救难者和国家之神提出来 的,他们被认为是能够保护人们的天神。


       绿洲的经济基础是大田和园艺农业、养畜业、手工业、特别是转口贸 易与对外贸易。这些绿洲大多数都是封建制度结构。许多供养人题 记都表达了绿洲人民对自己君主的拥戴,祝愿他幸福、健康。即使在 蒙古人统治时期,在塔里木盆地的君主们臣服于蒙古皇帝的情况下, 祈祷文和颂词中不仅提到皇帝,而且也提到当地国王。



梵天劝请

绿色片岩

40X39cm 

1世纪 

柏林国立印度美术馆


       在一个纪念柱上为高昌君主们所写的铭文中,把那个臣服于蒙古皇 帝的国王,乾脆讚美为替所有人谋幸福菩萨。在主要依靠人工灌溉 的绿洲中,对水的分配也听命于国王。为此协助他工作的有一些监察 员,其中为首的是一名「分水员」’或称「水管员」(突厥语为Sununng bagi)。当人们为这个寳贵的东西有时难免发生争执时,国王总是最高裁判员。在一封发自吐鲁番的信中,特别强调当地君王安排好高昌 的水,照料好「皇帝的土地」。


       由此可见,国王即使在屈服于外国强权的情况下,也依然在他的官员 协助下,管理著绿洲国家的内部秩序。其中他的工作绝不仅仅限于社 会与政治范畴,在宗教事务中他又是「护法者」。我们正是在回鹘 人地区发现了一大批文献,其中把政治的「外部」制度摆在了与宗教 的「内部」制度相对的位置上。这就表明,国王也要保护宗教制度, 尽管佛教寺院与摩尼教寺院都有其自己的管理机构,并且事情还不 仅限于此,这些寺院甚至有自己的田产,因而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



镀金浮雕嵌宝石彩色玻璃鉢

伊朗或伊拉克

9-10世纪

直径19 cm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宝物室


       许多回鶄文文献都证明,寺院是免交捐税的,它们的僧侣也免除了 国家摊派的劳务,而其他阶层的居民有可能被拉去从事这种劳务。 不过在人们的意识中,僧侣的这一劳务已经完成了,这种劳务是为了 项共同的事业,为了这弹丸之地,这小小的城市国家。绿洲居民把 自己与这个国家看成为一个整体,为了它的欢乐与幸福而工作,而祈 祷。我们发现了大量保存下来的这类祈祷文,它使人们清楚地了解 到,保佑以国王为首的绿洲,是最高的愿望。但除此之外,目光也按 佛教概念扩展到「众生」,为他们祈祷幸福。一个世俗男信徒和一个 世俗女信徒抄写了一份佛经,但他们在跋文中,没有像许多其他跋文 那样强调国王,他们提出了如下愿望:


      「我(抄写了)这份经文(也即佛经著作)作为供养品(奉给诸 神)梵天、帝释天、毗纽天、大自在天,以及保佑乡镇的桑库玛亚(Sandakumaia)、迦毗罗和其馀的(保护神),以及(给人以)幸福的诸 神。愿他神力使这个供养品的力量增强,愿人们自身没有疾病,外部没有 敌人和狼(并且)没有危险,愿诸神)保佑他们。我们把这份供养品送 给我们的父母和亲属,我们把这份供养品送给四辈、五业的所有众生。」



高僧经典将来图

敦煌莫高窟

绢本著色79X52cm 

唐代9世纪


       当然,对于绿洲居民来说虽然他们对于城市国家承担著各种各样 的义务(他们知道他们自己与这个国家的居民完全是联繫在一起 的),但家庭与大家庭比「国家」更为重要。在供养人题记中,一再反 映出如下情况一些人把自己列入有亲属关系的一组人之中,而且特 别提到这些亲属,为他们祈祷幸福。国王及其家庭常常受到人们的 祝福。家庭联繫是如此重要,以致对父母的感激甚至成为宗教的一 个主要内容。在这种依附于家庭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下列问题,就显 得特别悲惨由于负责而沦为奴隶,因而被切断了所有的基本家庭关 系,并被置于买主的强制支配地位。现在有遗存下来的大量卖身契, 从中可以看到被买走的人失去了一切权利对待他就像对待一件商 品一样,而且是运用法律制度这样做的,许多卖身契都提到了这项法律。



青铜镀金前汉时代 

长5.6 cm 径 1.9 cm 

1984年石泉县前池河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二、文化状况


       国王是最高法官,这裡的法律往往以传统的封建主义结构为基础, 而这种结构与古希腊城市国家概念中的民主完全不同。虽然如此 也还是有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的协定,这比与周围游牧民族达成的 口头协议具有更大的可靠性。东部绿洲城市以中国作为自己的样板 正是在这类城市中,实际上产生了法律制度这样的事物。当然,这个 法律制度是有其极限的,那就是当政治或者军事的变化成了新的局 面时,它就终止了。尽管如此,绿洲城市的法律制度(对它具有补充 作用的,还有宗教团体的宗教章程),依然是文化显著繁荣的条件 这种繁荣首先表现在文学与艺术方面。


        这裡的文学主要是指外国的原著及译文。在吐鲁番遗书中,亚洲的 各种主要文化都有作品,其中宗教文学占有突出地位。在丝绸之路 西段,在呼罗珊、大夏和粟特,虽然没有遗存下袄教文学的实物,但 是我们可以估计到,这些地区对袄教的经典著作是精通的。那裡与 伊朗境内的袄教核心地区有著密切的联繫。在丝绸之路的文学创作 中佛教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说,开始时是印度文的佛教著作作 为向汉文以及中叶各种语文翻译的范本,那麽从公兀9世纪开始,至 少在帕米尔以东地区汉文的佛教著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一部 分甚至成标准范本。



景教徒

壁画

43.5X21cm 

9世纪


       我们可以想像,当时通晓多种语言的人们形成一个广泛的阶层,他 们能够閲读用印度文(梵文、印度俗语)、汉文或地方语文写成的宗 教作品。从印度文或汉文翻译成一种中亚语文时,若遇到下述情况 就有了困难,即当这种语文开始时缺乏相应的词语来表达世界性宗 教,特别是佛教的差别细微的词语。在对付这个难题的过程中,取得 了重大成就,编写了两种语言对照的词汇表两种文字对照的著作, 以及带有印度文或者汉文附注词汇解释或者序跋的译文。不少译者都提到他们的译文在语言上是水平不高的,请读者在评论他们的 译著时给以理解和原谅。



绿玻璃扁壶

隋代581-608年 

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李静训墓出土 

高16.3 cm 长径4.8 cm 

北京市中国历史博物馆


       经过了几个世纪之后,首先是和田人与突厥人(回鹘人)找到了相应 的词汇,用以表达有一部分极其错综複杂的佛教思想。在这个问题 上,他们首先是吸收外国词汇作为外来语,然后自己造词来补充这种 外来语。这实际上是一种发展过程,而不像西藏那种有计划的照搬。 西藏人创造了一部无所不包的词义百科全书,这就是《翻译名义大集》,其中权威性地规定了如何把特定的梵文词语翻译成藏文。


       摩尼教徒和基督教徒翻译作品,也取得了值得重视的文化成就,其中 特别是摩尼教徒,从中世纪波斯文和安息文译出的粟特文、回鹘文 和汉文译著,达到了极高的文学水平。摩尼教徒至少和佛教徒一样 善于把文学作品再现为文学作品例如从安息文译出的阿拉美文圣 歌与赞美歌,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他们所产生的作用,不仅仅是 文学财富的传播者,把这种财富西方传向东方,以及沿著相反方向 传播他们和佛教徒一样,也是杰出的翻译家,因为使用有关民族自 己的语言向这个民族传教,这项任务正是这个宗教的创始人摩尼亲 自提出来的。在佛教中,翻译工作实际上是由「说法巧妙」的构思指 导的,这种构思有意识地适合于听众的理解水平。



铜独角兽

魏晋酒泉下河清出土

长70.2 cm 

青铜雕铸甘肃省博物馆


       基督教徒也从事翻译工作,主要是把叙利亚文翻译成波斯文、粟特 文、突厥文和汉文。不过对他们来说,叙利亚语依然是教堂用语。粟 特人简直就像奴僕一样地认真翻译敍利亚原文,编写了大量的敍利 亚文、粟特文对照的著作,其中每个敍利亚文句子都附有相应的粟 特文句子。但是突厥人和汉人对待宗教原著则比较随便,豪无顾虑 地让佛教和民间宗教的概念,也渗入到基督教文献中。例如在中国 景教中,佛教观点占据优势,以致人们有时会认为,这类文献是大乘 教文献。然而,中国的基督教翻译者并不像摩尼教与佛教的翻译那 样,善于满足文学界在文体上的高要求。


       除了译著之外,也产生了用绿洲城市语言写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 宗教作品,在这方面也是和田人与回鹘人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有 些具有自己特点的佛教著作如《赞跋私多书》,已经证实是用和田 语写成的,而且一定还有过大量的用回鹘文写成的独具特色的佛教 文献。令人遗憾的是,遗存下来的只是一些残缺部分,特别值得重视 的,是遗存下来回鶄文佛教诗歌作品,它们使人清楚地看到了回鹘佛教的一个特徵个人的虔诚,这种虔诚使个人与神仙人物具有十分亲近关系。



摩尼教徒

壁画

27X22 cm 

8-9世纪


       当然,中亚与中国的摩尼教徒和基督教徒,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学作品 (后者成就较小),其中又是民族特徵成为主调。在回鶄文文献中, 我们一方面看到深深感到人的缺点和卑贱的作品另一方面也看到 尽管接受了苦行僧的各种理想,但还是表现出很大的生活乐趣,例 如,从突厥文的摩尼教文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明显的负罪感。然 而也清楚地反映出对生活的兴趣例如与吐鲁番的经典摩尼教的 僧侣理想相反,他们也创作了爱情歌曲。


       用汉文写成的宗教作品,特别是佛教作品(例如在敦煌遗存的那 些)是中国文化史上特有的一章。敦煌对佛教的中国化方面作出了 贡献佛教在中国不仅有了新的侧重点,而且经历了一番改造使得 这个世界性的宗教在东亚的形象,具有了显著的面向尘世的特色。


       除了宗教文学之外,在绿洲城市也发展了一种世俗文学其中有一部 分是外文原著,另一部分翻译成了当地语言而且还有利用地方语 言写成的自己的作品。例如在吐鲁番遗存下来的,有用突厥语写成的 《伊索寓言》和《五卷书》讲座中的印度故事尽管只剩留了残卷。 除了故事文学之外(这种文学在敦煌有大量汉文作品),还有科学、 法律和医学著作,此外还有一般民事与军事行政文件,各种各样的 报吿、信件个人生活上遗存的文字记载,以及曆法、占星和魔法方 面的作品。所保存下来的大批医学文献,使用的文字有叙利亚文 梵文、和田文、回鹘文、吐蕃文和汉文。这些作品虽然往往以某一特定的宗教人物为依据,认为魔鬼和发了怒的神仙是疾病的起因,需 要用魔法把他们驱除,但是这些作品也反映了东方各种文化在治病 方面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它使人们看到,幸福与治病是一个紧密的 整体,互相关联。于是下述事实就可以理解了大型宗教的创始人佛 陀、耶稣和摩尼,都以伟大的医生出现在人们面前,他们首先能够治 疗灵魂,尔后也能治疗肌体。佛教把治病的任务,特别交给了治病的 佛一一药师佛。



摩尼教徒

壁画

27X22 cm 

8-9世纪


       绿洲城市文化成就的第二个杰出方面,包括从音乐到绘画的各种形 式的艺术。我们听说,库车音乐受到中国朝廷的特别重视。在其他绿 洲城市,常常作为宗教仪式组成部分之一的音乐活动,也受到人们的 热烈欢迎。能够证明音乐在佛教和摩尼教仪式中重要作用的,除了壁 画之外还有文学作品,例如在乐器伴奏下演唱的讚美诗。


       对于佛教徒来说,宗教仪式音乐可以意味著「佛国」。在佛教著作 中凡是佛逗留的地方,特别是弥勒佛的兜率天,都充满著音乐声 音。当人世间举行盛大宗教活动时,就可以听到这种声音。在摩尼教 中,和谐的音乐也是光明之国的欢乐象徵宗教仪式音乐在这裡同 样预示著另一个世界那种充分的和谐。我们几乎无需再加以强调除 了上述音乐之外,还存在过一种宗教没有任何联繫的民间音乐,用于 民间与宫廷的娱乐。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市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乐 器,其中有一部分装饰得十分华丽。



莲华座上的佛说法图

片岩雕刻

133X81cm 

4-5世纪犍陀罗


       我们已经看到,艺术是丝绸之路文化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一 方面再现了具体的现实,但又往往服务于宗教一项传教任务,使所宣 传的内容美术化、形象化、象徵化。特别是在佛教艺术中,宇宙中的 众生一从最高等级的神佛人物到最低等的需要解脱的生灵一一都 有其自己的位置和形象。其中对这些生灵,用绿洲当地的语言文字加 以说明。


       体现著涅槃安静的最高级佛,也总是出现在极其宁静的气氛之中。这种佛位于一条救世之路的终点,是遥远「佛国」的中心。寺院就 体现著这样一个国,正如一条路上的终点界石一样寺院就是宗教 上的一个「界石」。在向一条路的终点走去——走向「界石」成佛, 这种行走还表示著运动,而在「界石」上的运动就到达了自己的目的 地。在这裡的运动转变成一种安息,这是典型的绝对安静。


       佛教相信,在尘世间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这种绝对的安静,而只能 在沉思默想中想像著围绕著它行走而塔庙建筑(它有一个中心柱 作为世界轴心),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佛塔,就是这种观点的标志。在 敦煌,随著时间的推移人们取消了中心塔柱,造成了一个更大的佛 殿,佛殿正面是佛陀及两侧的陪伴人物。于是毫无疑问,这裡所表现 的,是想像中在宇宙内普遍存在的可实现的超脱。有一条特定的路 可以达到这种超脱,超脱的标志是精神保持纯洁。绘画在寺院裡的 那些各种各样的人物,在通向解脱目标的道路上处于各不相同的阶 段。因此,如果他们距离解脱目标越远,就越能表现得生动活泼。就 连下了地狱的人们,也有希望见到佛陀,因为他也可以出现在他们受 刑的地方。



玻璃碗

伊朗(萨珊朝6世纪玻璃高9.5m径11.7cm淡绿色玻璃碗具透明感碗形外饰以小圆造型从底部圆形算起小圆造形数目为168。)

日本平山郁夫藏


       正如我们在敦煌见到的那样,那些菩萨处于佛陀与众生之间的地 位,他们面向寻求解脱的人,弓导他走上通往目标的路。尽管如此, 重要的是应当强调指出,超脱地位毕竟高于一切有形的东西,而所 画出来的最高级的救世人物一那些圣贤,只用于一种宣传的目的。 方面,虽然人们都说「闻不如一见」,但另一方面宗教思想家知道, 最高级的现实既非言语所能描绘,又是无形的。「诸法无常,涅槃无 住」,吐鲁番一个寺庙裡的汉文题记这样写道。


       因此,每一幅尊像画所表示的内容,实际上超出了画面本身它首先 使宗教上的一件事情形象化,而且在最高的解脱目标方面,它要作为 走向最终既无法看到、又无法言传那种绝对境界的指南。虽然直到 襌宗佛教才对这种认识得出了结论(襌宗敦促人们放弃一切传统的 形式),但是这种认识早已在丝绸之路上有了反映,那就是在佛寺的拱顶装饰著绚丽多彩的几何图形,常见的是莲花。这些图形原先并 不是作为装饰的附属物,而是象徵著各种形式来世的存在。


       附带还要提一下吐鲁番的摩尼教艺术以不同的预想为依据。它认 为,解脱目标的实现就是重新获得一个完美的灵魂形象,也即以 天上的样式装饰灵魂,这种样式是以在落入充满疾苦尘世时所失去 的,现在他渴望有这样一种样式。如果塑造出的是一个凡人形象,则 原因在于,他体现的是走在通向完美道路上的一个人。



摩尼教经典断简 

纸本著色

17.2X11.2 cm 

8-9世纪


三、宗教状况


       在讨论了社会状况和文化状况之后,最后我们以不长的篇幅探讨 下丝绸之路上宗教生活的基本轮廓。在研究前述领域时我们不断 地遇到宗教概念,这是由于社会和文化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广泛影 响。当然,其中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同时并存。


       尽管在宗教世界中存在众多的教派。但在这裡依然可以发现由人类 生存的基本问题所决定的主导思想。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二 大类首先存在的问题是有关生与死这种基本现实的问题,其中死 的问题毫无例外地被所有宗教所关注其次存在一些心愿,这些心 愿都是关系到应付死亡线的这一生存问题最后我们要研究宗教中 的一些实物证据,这些物证满怀希望地把目光投向来世。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

是吐鲁番盆地诸多石窟中壁画最丰富的石窟群

创建于南北朝后期有1400年历史


       古代埃及的情况是,面对围绕著这个文明之国的荒漠及其危害,于 是形成了对死的明确意识。我们可以说,丝绸之路上的生活也有类 似情况。虽然四周的荒漠并非都是寸草不生的地区,但却是威胁生 命的地区。与天然灌溉或人工灌溉的绿洲同时并存的,有大草原,其 中部分地区有人居住,然而对于绿洲居民,它也有些令人生畏。那裡 边潜伏著各种各样的危险,具体说就是游牧民族的强盗团伙与自然灾害这些危险被描绘成致人死亡的鬼怪。因此,绿洲与荒漠(或草 原)之间的对立犹如秩序与混乱之对立生与死之对立。


       与古代埃及一样墓地大多位于荒漠中有人居住地区的边沿上。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东伊朗的女河神(同时又是丰收之神、生命之 神),在安息呼罗珊和粟特受到特别的崇拜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 水、生命与神仙之间的关系。在苏尔赫科塔尔发现的一段铭文,清 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其中报导了由于水源枯竭导致诸神逃离的情况, 但水道的修复又唤起了他们返回的希望。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

是吐鲁番盆地诸多石窟中壁画最丰富的石窟群

创建于南北朝后期有1400年历史


       佛教是在河流众多的印度产生的。它不像伊朗宗教和近东地区宗教 那样,把水和生命的关系作为课题。然而在谈到佛陀和佛法时则把 他比喻为一团云这团云给夏季遭受乾旱的土地降下焕发生机的雨 露。例如在吐鲁番寺庙裡发现的一段汉文题记,把佛陀的学说称之为 「永恒的甘露」,这位伟人把雨露降给众生,「帮助他们恢复生机」。


       由于把涅槃的画面安排在中心部位,这就使信徒们意识到,佛陀是 超然死亡之外的一种生命。这位涅槃的人物,画在中心塔柱之后、洞 窟的正面牆上。他是面带微笑而谢世的,使死亡之感得到安慰。这种 超然于尘世的微笑,与举哀徒众的悲痛形象构成弓人注目的对比。 如果说呼罗珊与粟特的骨灰盒,证明了人们希望能够超然于真正的 死亡,则在佛教中,这种愿望没有任何地方能比「涅槃」画面表达得 更加形象了。



书简断简

楼兰纸本墨书

23.5X23cm

西晋3世纪


       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得人类的生存充满了灾难,这就使得佛教在伊 斯兰之前的时代,能够在广泛程度上决定了绿洲城市的宗教面貌。 正是在遭受苦难这个问题上,佛教的学说给出了答案。然而,正如其 他宗教一样佛教也容许有保障今世生活的方法并且提出了解决办 法。这类办法中,有不少是以魔法行事的。并且提出了解决办法。这 类办法中,有不少是以魔法行事的。除了佛教所认为的,或过去就已 有的救难者和保护神之外(这些神佛我们在丝绸之路的遗书中处处可以见到),用于抵抗灾难和加强防御能力的格言和习俗,在佛教中 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它也与其他宗教共有这类防御手段。当生活 中遇有不测情况时,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可以求助于各种不同 的宗教,以便克服灾星。



日天

壁画

51X43.5cm 

600年

庫木吐拉石窟 

第19窟天井画的部分日天身著鎧坐於一轮车上灰色光背。


       在流传下来的大量神谕著作和徵兆学书籍中,都反映出生活中这种 不测事件,原著有印度文、回鹘文、吐蕃文和汉文。这类作品的目的 是预测命运,然后掌握命运。如果说这方面常常是以魔法进行的,则 原因在于,人们在魔法中发现了一种应付尘世生活的正统的同盟军。 大乘教的大量论著中,包含著许多格言,称之为偈。受眷无法预见的 命运摆布的感觉,也产生了另外的结果。正如在古代的两河地区一样 (该地区经常遭受自然灾害与政治动乱的折磨)人们深深地感到了 自己的软弱与不足,用宗教术语来说就是负罪。于是就流传下来大 量的忏悔套语其中佛教有一部分,摩尼教有一部分,但两者往往很相似。



摩尼教经典断简 

纸本著色

8.2X11cm 

8-9世纪


       人有不足,这种看法有其相反的另一端,这就是直言不讳的对解脱 的渴求,以及对达到最大幸福的强烈愿望。我们已经弓用过的呼罗 珊骨灰盒上的铭文,极其质朴地表达了这一点「这个盒子属于斯劳 尤克(提希杨的儿子)的魂灵,愿他们的灵魂永世在天堂中安息」。我 们还引用过吐鲁番阿斯塔那一段汉文墓碑铭文,它说得很简洁「他 (死者)离开了这裡,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牧师赛里喀(Shelicha) 的基督教墓碑铭文中这样写著「愿我们主人将其智慧的灵魂与正 义者和祖先的灵魂结合到一起,从而能够分享一切欢乐。」回鶄族供 养人在题记中以意味深长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解脱的心愿:


     「由于这奉献(供养,愿我们将来)能够会见弥勒佛,从弥勒佛那 裡得到能够成佛的允诺,摆脱生死轮回(也即充满苦难的尘世),早曰实 现涅槃的安静。」


       在佛教神学中有明确区别的各种解脱目标,在俗人的信仰中却混合 到了一起,以致达到涅槃的安静进入佛国与获得佛的身份,都成了表不同一个解脱目标的、可以互换的概念。



孜克里克第九窟壁画佛立像

左甬道右壁后第一幅原编号《火州》28壁画尺寸360X230cm佛立于小舟之上下为水右左侧有菩萨比丘跪坐合掌俗体人物驮物的和驼。题铭有佛欲渡河我曾做舡师见佛心欢喜渡佛到彼岸。


       丝绸之路上的生活,有如在小路上行走从这一个绿洲到另一个绿 洲最后到达一个遥远的、所向往的目的地。应当防止生活道路上的 不利事件,愉快地享受旅途中的休息。但是不要忘记那遥远的目标 一天国、极乐世界,光明之国,佛国,涅槃,虽然它(特别是在中国 的影响下)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精神境界,理解为精神上的一种纯洁 与超脱状态。尽管人们以不同的形象和概念来想像这个目标,然而, 各种不同宗教的信徒都可以把自己看作是这样的一种旅行者,经常 把丝绸之路的小径作为自己的路。



如来立像头部

石造高45cm唐开兀十年(722) 

河南洛阳市龙门石窟奉先寺洞 

大坂市立美术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