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遵循前面的三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讲师为了避免掉入自己的语言陷阱里,还有以下这些方面需要注意。 (一)注意口语 口语在语言表达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口语不是口水话,太多的口语就显得很不规范。 像“所以呢”这样的语言给人的感觉不是在讲课而是在聊天。 举例: 各位伙伴,大家好。良好的友谊来从自我介绍开始,我叫灰太狼。 听众:谁要和你做朋友了 再举例: 各位伙伴,大家好。首先我做个自我介绍,我叫灰太狼。 听众:其次呢? 讲师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留意自己口语。 如何少用口语?其实和客服口头禅一样,就是留心,可以自己留心,也可以让你同事监督,或者自己录音和录像,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 (二)慎用专业术语 在前面的三大基本准则中我们就说过要让学员听得懂,就要注意专业术语的运用,对讲师来讲专业术语就是把双刃剑。 不用专用术语,好像体现不了讲师专业。 用专用术语,又可能导致学员听不懂,变成培训师在演独角戏或者被认为“显摆”。 那么如何既保证专业性又让学员听得懂?一个思路,站在学员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实施培训。还是那句话要让学员听的懂! 专业术语用不用是由学员决定的。可以总结一句话就是让学员能明白的方式讲专业术语。 (三)注意称谓 称谓是对人的称呼,也叫人称。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人称:我,本人。 第二人称:你、您、你们、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 另外,尊称也是一种称谓。如表示辈分:爸爸、妈妈、爷爷等。还有一种是带职称:张总,李经理等。尊称可以是第二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一定不是第一人称。 讲师在培训中还是简单点好,“我”不要丢掉。合适的称谓能拉近双方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注意词语的隐含意义 由很多词有很多隐含的意义,讲师们在演讲时要注意这些细节。 比如说“但是”、“然而”、“可是”。 还有一些披着美妙外衣,但里面是炸弹的词语,可就要更佳小心了。 比如说“希望”。 会议结束后精彩有领导讲话:通过这次会议,我希望大家都能学要很多东西,希望大家好好运用。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能更加进步。 希望越多,底下的人的压力就愈大。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少用转折词,将转折关系的词转换成并列关系的词。如“同时”、“还有”等。 第二:把“希望”改成“相信”。效果肯定不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