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景品联听鹂馆(图)

 高山仙人掌 2016-04-15
赏景品联听鹂馆(图)

  游赏瘦西湖首景“长堤春柳”之后,向北而行即可到达徐园。

  徐园是走进瘦西湖后的第一座园中园,这最初是为纪念军阀徐宝山而建,故名徐园。园子并不大,然而整个庭院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起承转合非常自然,流畅之中不乏变化。园中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相依,竹石互恋,江南园林之美于此毕现。

  园中池塘之畔建厅屋,面南三楹,四面有廊回绕,此处堂内原供徐宝山画像和木主,称为享堂,后改成一个雅致的名称“听鹂馆”。其名取自老杜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听鹂馆前陈列着两只巨大的铁镬,每口有近三吨重,相传为南朝萧梁时的镇水之物,并立有《铁镬记》碑文。馆门抱柱上有一副颇值品味的佳联:

  绿印苔痕留鹤篆;

  红流花韵爱莺簧。

  “鹤篆”、“莺簧”对得巧妙,只观字形就令人称奇了。一词当中有“鸟”有“竹”,自然让人联想到鸟声呢喃,竹影婆娑,何况还添上那“绿印苔痕”、“红流花韵”呢。

  “莺簧”指黄莺的鸣声。以其声如笙簧奏乐,故称。唐温庭筠《舞衣曲》有:“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

  “鹤篆”即鹤的爪印。其形迹如同篆书,因称。明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之十五有句云:“鹤篆遍书苔满径,犬声遥在月明邨。”


  此联为同治状元陆润庠所撰写。状元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生于镇江丹徒(今江苏镇江)学舍。镇江,古称“润州”;地方学校,古曰“庠”。故取名“润庠”。“京口瓜洲一水间”,想来陆状元来过扬州瘦西湖,且熟悉此地风光,不然何以写出如此妙对?

  回赏整副对联,“绿”、“红”明点,白(鹤)、黄(莺)暗藏,色彩鲜艳明丽,而印出的苔痕,流淌的花韵,又是动静相衬。上联描高雅之鹤的翩跹舞姿,下联绘迷人之莺的婉转歌声,而上下联中那“留”与“爱”,充满着一种柔情,洋溢着几多蜜意。品赏此联后,你不得不佩服陆状元的高才!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netea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