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爱吃玉米?

 秦岭之尖 2016-04-15




在市场边上,突然瞥见一大堆绿,心中一喜,就看那硬邦邦的轮廓我就知道,那一定是新鲜的老玉米。快步奔过去,禁不住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心生欢喜。

我喜欢玉米,不单喜欢吃,还喜欢自己煮来吃。因为我喜欢看着玉米的摸样剥玉米;剥玉米的时候闻玉米;更喜欢把玉米托在手里时感受那份沉甸甸的乡情味儿。




小时候家里有不少地,那些地被父亲母亲种植出不同的农作物,如花生,大豆,小麦,红薯,谷子等等,当然最少不了的就是这老玉米。记忆里有很多年我们吃的主食都是玉米,玉米渣粥,玉米糊糊,玉米饼子,玉米窝头,玉米菜馍馍,反过来掉过去,几乎顿顿都和玉米脱不了关系。不管怎么吃,嚼在嘴里都是粗粗拉拉磨桑子的感觉,很不受用。既然是左右甩不开它,那么它的味道与香喷喷自然就不沾边了,我曾一度对它腻歪的不行。那时候无法想象得到,多年后,我还会对玉米垂涎欲滴。




    那时老吃玉米的原因,不外乎它是粗粮,吃着实诚又便宜。70年代的农村生活条件还没怎么好转,象小麦花生这些细致的粮食从地里收回来,一小部分留作种子,另一大部分转眼就卖掉了,换些现钱留作日子里的其他用性儿。孩子上学,操持盖房,人情来往,过年过节,哪一份事不得用钱?过日子没钱哪行?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除了从嘴上省,没别的办法。

    玉米,成了日子里的支撑,所以种玉米,就等于给日子种下了希望。

我清晰的记得,每年播种季节一到来,沉淀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田地里,到处都是农忙的人们,我们一家也是这个庞大阵容里的组成部分。翻土,撒肥,播种,踩种,上盖,这一系列程序在每块地上走下来,要两天时间。作为老幺,我大多时候都是干那不怎么费力的活,象撒肥,踩种之类的。连干带玩,两天时间往往也很快就挨过来了。




    地种完了,并不意味着彻底完事了,这才开了个头,接下来要干的活还很多很多。

几天以后,苗出来了,要一棵棵间苗;缺苗的地方还要补苗;苗垄间不停的长草,隔不几天就要用锄头一下一下的锄一遍草;一场雨后,苗要靠肥分才能长出茁壮劲儿,这时又要抢着地还未被晒干之前,施上肥,以便被湿土快速的吸收。如此反反复复陆陆续续,从春天干到夏天再到秋天,人们想要的粮食,才终见了分晓——为它们实实在在流下血汗的,它们给予的回报也是实诚的;对它们应付了事的,它们的回报也是单薄的。而我总是看到我家的玉米大如棒槌,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压手的份量感。我深知我的父亲母亲掉在地里的汗水,是我无论如何都数不清的;他们曾经疲惫又执著的身影,是在我心间始终萦绕的;她们播洒在土地上的情感,亦是我一辈子都要去铭记和感念的。他们大半辈子在土地上辛勤的劳碌和奔波,早已无声的告知我,该将如何去走自己的路,该如何坚守自己的方向,又该如何去从容的对待生活所赋予我的那些好的或不好的,一切一切。




离开土地很多年了,离土地越远,乡情越重。我非常怀念一大家人一起种地的那个场面;怀念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盆新鲜的、刚出锅的老玉米的那个时刻。那种温馨的亲情感,就像播种下的玉米种子一样,被深植在我的骨髓里,时时牵扯着我去回望,去远逝的日子里找寻曾经的那个大家庭里的温暖时光,找寻原乡上空弥漫着的庄稼散发出的独特味道……




   “喂,怎么样,来几根老玉米吧?可新鲜着呢!”

    摊主的询问声把我从回忆中拽出来,我笑着答道:买,怎么能不买呢,好久没有吃到带着新鲜味的青玉米了。他笑逐颜开地说,那是,我这才从地里掰来的,过了这村没那店了。

拎着老玉米回家,欣喜的想,经过时光的变迁,曾经厌倦的老玉米,如今也成为餐桌上的奢侈品了。我得美美地吃一顿,尝鲜的同时,还要找找老玉米里有没有裹卷着记忆里的那种,悠悠绵绵的原乡味儿……


何处不桑年/文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