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搏番外篇之单双极电极那些事~

 不是医生的医生 2016-04-15

今天小弟来带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个轻松的话题,起搏器的单双极电极~


今天我们从一张X影像开始



这张X光片告诉了我们很多信息:首先,这是一个三腔起搏器,虽然我们没能看到这个三腔起搏器的庐山真面目;第二,起搏器使用了三根双极起搏电极,其中单数1/3/5为阴极,2/4/6为阳极;第三,心房起搏电极放置于右心耳,右心室起搏电极放置于右室心尖部,左室起搏电极放置于冠状静脉分支中;第四,右心房起搏电极与左室起搏电极为被动电极,右心室起搏电极为主动电极。


我们一直在说单双极起搏电极,那么单双极的起搏电极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单、双极电极的外部结构。



双极起搏时阴极是起搏器的刺激电极(电流从阴极流出,刺激心肌),经人体组织、体液后从阳极流入,行成回路。单极起搏或感知时,以起搏器机壳作为阳极。


了解了电极的外观结构后,我们来看一下在起搏器测试中的单双极如何进行连接,单极测试时,以黑色夹子夹电极尾端的连接杆,红色夹子与皮肤连接(不可以直接用夹子夹皮肤,可以将夹子与夹在皮肤上的止血钳进行连接)。双极测试时则黑色夹子夹在电极尾端,红色夹子夹在阳极环上。PS:ICD植入时必须进行双极测试,因为ICD系统为保证感知的精准度,全部采用双极起搏和感知,且无法程控为单极。


在测试阈值的时候,如果在同一起搏位点遇到单极起搏阈值不佳而双极起搏阈值很好的情况,我们需要强烈怀疑是否发生了阳极环夺获,并及时调整电极位置。


那么阳极环起搏是怎么一回事呢,前面我们讲到了,起搏电极的头端即阴极是刺激心肌的刺激电极,而阳极似乎一直扮演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影子角色。阳极所处的位置让它很难有机会贴靠心肌,而即使阳极贴靠心肌,也不一定阳极的位置阈值较低,而一旦老天和你开一个小小的玩笑,让贴靠心肌的阳极环又有了并不那么高的阈值,阳极环夺获就出现了。


如果阴极稳定且起搏良好时阳极环夺获本身并不是一个大问题。而一旦阴极起搏不佳时,阳极环夺获就会是一场噩梦。不稳定的阳极会随时出现不夺获的情况。


探讨完夹子怎么夹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探索一下起搏电极的内部结构。

可能会有看官奇怪,起搏器的内部结构与我又有何关,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再来探讨。



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单极电极为单股导体,双极电极为双股同轴导体。我们也看到了双极电极的同轴导体,外圈导体为阳极,内圈导体为阴极。


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1:双极起搏电极的外绝缘层破损,或外圈导体破损,导致起搏故障及感知故障,我们是否还可以再尝试使用这根电极,答案是肯定的,完整的内绝缘层及完整的内圈导体组成了一个良好的单极起搏电极,我们可以将起搏极性从双极转换成单极再给这个起搏器电极一些改过自新的机会。


假设2:双极起搏电极的内绝缘层破损,或内圈导体破损,那么无论这根电极的外绝缘层或外圈导体是否完整,这根电极已经无法使用了。


我们从影像和程控中无法知道导线的故障在外圈还是内圈,但是我们应该给双极起搏电极多一次尝试的机会。


这里面也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您在更换起搏器时,测试一根双极起搏电极,单极测试时感知、阈值、阻抗均正常,我们是否就可以绝对放心的使用这根电极呢?回忆一下刚才小弟给各位看官展示的双极起搏电极的内部结构,单极测试时您只是评估了起搏电极的内圈绝缘层与导体,那么外圈绝缘层与导体呢?建议您在更换起搏器测试时一定再进行双极测试,测试双极电极的内外层是否都完整,进行整体的评估,这样可以减少偶尔会遇到的更换起搏器后不久原电极无法继续使用的风险。


谢谢各位看官的宝贵时间,我们下期再见~也欢迎您关注小号,谢谢。如果您有宝贵意见,欢迎您留言,小弟不胜感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