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孩子都有一对熊爹妈:你反感孩子行为都与你有关

 六谷斋 2016-04-15

  本文转载自财视media 作者:金金

  对于光头王凯(下称“凯叔”)而言,故事是一扇大门,带他走进孩子的内心,也带他开创自己的新事业。由凯叔创办的“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号,每天为400多个家庭提供睡前故事和亲子教育的服务。本期《大V开8》,凯叔就来解答微信上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熊孩子都有一对熊爸妈。“孩子就是你的镜子,你反感孩子的行为,基本上都和你有关。”凯叔直言,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家长爱读书,而且不是装的,是真的让孩子看到家长在其中获得了快乐。


  除此之外,家长从何下手呢?凯叔认为“阅读”、“听读”是关键。这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程。

  阅读,自然不用多说。用眼睛获取信息,对于孩子而言就是探索世界、发现世界。

  而听读的重要性是凯叔从实践中得来的。凯叔曾经在一次公益活动中给盲人讲电影。在讲电影之前,凯叔先模拟盲人听电影的状态,电影在大屏幕上放着,凯叔背过身去听电影,瞬间就懵了,因为根本听不懂。

  一个视觉正常的人当然听不懂了,因为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80%是通过眼睛。那么人在听不懂的状态下会怎么办?收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发挥无限的想象力。

  想象一下,当你进一个环境嘈杂的饭馆,一眼“看”过去“乱七八糟”,很难提炼出所需要的细节。但是“听”就不一样了,听是单线程的,即便周围人声鼎沸,只要你想和别人窃窃私语,其他杂音根本进不了你的耳朵。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只用耳朵听读的时候,更能锻炼专注度。

  同时,听读还能激发孩子开脑洞的能力。当孩子通过听觉获得单一线索,自然而然就脑洞大开了,甚至想象力爆棚到“构建”了一个世界。

  阅读、听读,对于培养阅读习惯固然重要,不过凯叔认为,更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经常陪孩子做这两件事,而且让孩子自己驾驭从选书到阅读场景整个过程。

  选什么书?当然听孩子的。有些家长抱怨,2岁的孩子挑了一本6岁孩子看的书怎么办?孩子看不懂,不代表他不喜欢。他可能被装桢设计、被配图所吸引,也可能就是乱翻一气。

  这在凯叔看来,就是非常好的状态。“我们给孩子读书不就是让孩子爱上读书嘛,难道是为了让他爱上这本书,甚至每一本书?”

  接下来的阅读场景更加重要,但却总被家长忽视。没错,讲读也分场景,而“让孩子喜欢”的阅读场景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营造的。看看凯叔怎么做。


  凯叔每次陪孩子看书的时候,从书名就开始做游戏了,他会先问孩子“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孩子自由联想,凯叔也跟着说出自己的猜想,然后一起带着疑问打开书本,去认证谁的猜想和作者的想法一致。

  书本打开了,孩子不按照正常的逻辑看,这可愁死家长了。本想好好地讲个故事,可总被打断,不是天马行空的问题,就是不该翻页瞎翻页、该翻页了不翻页。凯叔直言,家长的痛苦源于无法驾驭这个场景。

  有时候家长讲完了认为该翻页了,但是孩子又看到了很多细节,还想继续看下去,那就让他看吧!或者他没兴趣,愿意翻就翻吧!

  “翻到哪儿就聊到哪儿不好吗?家长为什么一定要控制?”谈到家长的控制欲,凯叔有些激动。“很多家长为什么控制欲强?因为他从小在‘被控制’的环境中长大,被父母控制、被老师控制,被告诉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作为一个孩子要做的事情就是两个字听话……”

  从小被强大的控制欲所控制,于是下意识就产生了控制他人的欲望。“当人成年之后会发现,世界上真正能被控制的东西太少了,于是不快乐。”为了避免悲剧,凯叔建议家长从一开始就少一点控制。孩子需要这样的家庭氛围,也需要驾驭自己的阅读体验。

  当家长把很多选择权交给孩子,对于自己和孩子都是一种享受,因为双方平等的情况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愿意跟你聊什么,往往比读书本身还重要。

  没有故事,不成童年。如果你不讲故事,这美妙的一切都开始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