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新思维】我怎样打理近万好友和数百微信群?|耿人健作品

 昵称32387191 2016-04-15

新思维,新实践,参透管理智慧!




抬起头来


前段时间,有个叫“抬起头来”的视频,听说相当得人心,很多人提醒我看,但我就是不看。因为,我知道它要说什么,并且觉得这是一个悖论:要你们远离微信和甩开上瘾的手机,让你抬起头来,增加与家人相处的有效时间。但是,它竟然是通过让你低头看手机实现的,哈哈。


有了微信以来,我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同学,与国外朋友的联系也明显多了起来。但随之而来我发现它有一些副作用,相信也困扰着很多人,总结下来,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1、人人低头看手机。


凡是人聚集的场合,特别是谈话、开会、聚会时候,每个人低头看手机,显得魂不守舍、心不在焉。让人分不清是与对方来聚会交流,还是显摆给没有来的人看。


2、家庭矛盾升级。


很多人微信上瘾后,极大地侵占了与家人有效交流的时间,就是俗称的人在心不在。很多父母怕孩子打扰自己玩微信,就把iPad扔给孩子,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尤其是与长辈相处的时候,实际上,只是显示他们来过了,并没有专心探望他们、真心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当然,类似问题还容易造成其它家庭矛盾,这里我不再举例。


3、碎片化阅读现象严重。


大家忙着刷微博,刷微信,看八卦,浏览论坛。表面上看起来忙忙碌碌,仿佛阅读量挺大。但是,这种快餐式阅读方式,阅读量可能没有减少,但阅读质量却通常得不到保证。因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看东看西,非常不系统,而且虚假、陷阱、广告、急功近利的信息不经意间就冒出来,让人防不胜防。


以上就是我所描述的“微信控”的典型症状,说它典型,是因为它客观体现了当下之中国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之心态。有的人隐隐约约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感觉回天乏术、不能自拔。


如何控微信?


今天,我谈谈如何从“微信控”变成“控微信”,特别是讲讲如何更好地管理微信和微信群。先谈谈微信的控制与管理,我给出以下三招:


其一、有原则。


规定自己: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看看微信,大部分时间,如接待来访、公司开会、参加聚会等等,不再受微信控制。还有,微信分享的文章,除了一部分的原创作品,大部分文章你根本没有必要阅读,也不必点开,如果感兴趣,先收藏着。


其二、善借力。


前段时间,我重新购置了和自己的第一部手机相同型号的诺基亚8210。除了怀旧之外,我把手机的功能回归到仅有电话和短信,甚至连发短信都不怎么方便,所以只用它打电话。有一些重要的外出时刻,例如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只带诺基亚8210,恢复手机最最原始的功能。


其三、破“碎片”。


改变碎片化阅读习惯是当务之急。与碎片化阅读习惯相对应,我发明了一种“主题式、模块式、问题式”阅读法,一次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为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精选3-10本书,再加上阅读微信收藏的相关主题的文章。我采用综合、统领式、潜心阅读法,实际上,这是一种带着问题找答案,自动自发的阅读行为,而不是被大部分的垃圾微信文章牵着鼻子走。


同时,要为了输出而读书。也就是说,你研究这个主题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或者更好地指导实践。一个简单的尺度,就是你争取自己认知或是修炼的水平超越每本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每天写1-3篇文章,而且都是原创。


【作者简介】耿人健,企业管理顾问,资深培训师。耿老师将于今年7月在上海开设 [时间管理与高效经理] [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 和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各两天的实战落地培训课程,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参与社群互动和做更多了解。如果满员加不进,请添加微信rogergeng003申请入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