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百叶莲花 2016-04-15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中医对气的解释是:气是由先天之精华,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者,中医学以气的运动来解释生命活动。

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即具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与运行,

推动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人体的气又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


1、元气又称“原气”——是由先天之精华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补充,是人体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宗气——是以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贯注于心肺之脉,与呼吸及

循环密切相关。

3、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血脉之中。
4、卫气——有保卫的意思,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活力特别强,流动迅速。运行于皮肤、
肌肉全身内外上下,能护卫肌表,温养脏腑,并调节汗孔开合和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恒定。


温度决定生命,气是什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来形容气血的关系。

血是人生命的原泉,血也是百病之源,血质的好坏关系着人的健康与长寿,血的重要性和补血来源,是我们食疗的核心内容,每天的食物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就能保证人体内血的质量和密度,保证了脾、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就能让人体的血量充足,血质优良。记住食疗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每天要养好脾胃这个大系统。而给人体不断补充营养,添加燃料并让肾火不灭的就是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脾胃,是脾胃把食物运化成了血液,这就是我们理解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补气就是补肾、暖肾、保暖、祛寒;气血充足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足,质优肾气足,基础体温偏高,各脏腑功能正常,代谢旺盛,血脉畅通。

气血两亏就是身体内血液量少、质劣、肾气虚、基础体温低、各脏腑功能低下、代谢缓慢、血脉运行不畅。

所以,补气的目的就是让身体保持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宗气,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鲜空气,这样人才能鲜活天地之间。称为“天地人合而为一”。


气血运行靠什么?

火车有轨道、汽车有高速公路,经络就是气血的通道(如人体内的高速公路)网络全身,内通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内外连接、上下贯通,皇帝内经注“行气血,营阴阳,决生死,除百病”,经络通百病不生,不可不通。“通者不痛,痛者不通”。

生命的本质在于“气”,而血是五脏六腑离不开的“铁饭碗”。吕老师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而膏滋用温水划开后,精微药物活性物质被小肠吸收气化,脾来运转,濡养五脏气血,筋筋骨骨。

总结来说,膏滋的药物精华最为精细,肠道气化吸收最彻底。

所以,补气调血,首选膏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