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果不欢”的吃货来说,市面上丰盛的水果让这个时节成为幸福季的代言。但是,朋友圈里总有一些“反季节水果有害”之类的流言在风传,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到了嘴边不能吃的感觉,想想就是一种折磨。 吃水果有哪些误区?如何健康吃水果?亲爱的吃货们,优恪君来解救你啦~ 反季节水果有害?没依据 “反季节水果都是用激素催熟的,你还敢吃!” 许多消费者一看到这个“反”字,心里就直哆嗦,其实没这么可怕。“反季节水果”的培育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大棚设施、提高室温等手段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使其成熟季节提前;另一种方式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早熟。 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你们最担心的“植物激素”,有加快果实生长发育的效果。但允许使用的“植物激素”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毒理学检测,只要剂量适度,是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的;如果违规过量使用激素会使植物发育异常,生成“畸形果”。所以市场上的“反季节水果”应该是安全的,营养成分也无太大变化。 不过,在大棚中培育的“反季节水果”因为人为提高温度和湿度,为害虫和病菌提供了繁殖的温床,不排除有的农民会大量喷洒农药,所以吃水果的时候一定要清洗,最好削皮吃。 水果榨汁更健康?会造成营养流失 “甜甜的、酸酸的,水果榨汁爽爽哒!” 果汁中的营养更易吸收是许多养生控的共识。然而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讲,吃水果与喝果汁在营养吸收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榨汁滤掉的“渣子”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肠蠕动、增强饱腹感有很大帮助。 另外,在榨汁的过程中,其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果汁的营养不如水果。 此外,鲜榨果汁最好现榨现喝,时间长容易滋生细菌。 不过,果汁的口感确实很好,偶尔调节一下口味也是不错的,记得别喝太多哦,小心糖摄入过量! 蜜饯、果干虽美味,但不可多吃 “有了酸甜可口的蜜饯、果干,还吃什么水果呀!” 许多小伙伴在见到蜜饯和果干的时候总是傻傻分不清。蜜饯是用大量的糖对水果进行腌制而成的;而果干是通过晒制、风干等工艺制成的。 蜜饯的含糖量非常高,所以绝对不能多吃。果干除了水分特别少外,其他成分与水果没有太大差异。但水果干制后形状会变小,吃货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吃多了,同样造成糖摄入量偏高,所以也要控制食用量。 水果代替正餐?小心营养不良 “偶要减肥,不吃饭啦,一顿吃两个大苹果,照样饱饱的!” 用水果代替正餐可不是健康饮食的正确打开方式哦!水果虽然富含糖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但也缺乏脂肪、蛋白质和脂溶性维生素。单靠水果来解决一日三餐,是远远达不到营养膳食标准的。用水果代替正餐,年轻人偶尔一两次没有太大关系,中老年人最好不要尝试这种“果餐”。 节食减肥也应适当吃些大豆、蛋类、乳类、鱼类及瘦肉类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 煮过的水果胜过药?没那么神奇 “煮过的水果胜过药”在父母的朋友圈里可不少见吧!蒸煮的水果,真胜过药吗? 其实,有些水果通过蒸煮,可能有一定的保健效果;而且对于一些肠胃功能弱或牙齿不好的老人来说,煮过的水果也更容易消化吸收。但如果说这些“食疗偏方”可以治病,则未免有些夸大。 比如,“炖冰糖雪梨”可能有一些润肺的效果,但绝对代替不了药效,而且冰糖放得太多还会造成糖摄入过量,对健康有害无利。同时蒸煮水果也会导致一些水溶性营养素流失。 【优恪tips】 1. 路边摊切开的菠萝不要买 选购水果时,应挑选新鲜完好、有光泽的水果。路边摊切开的哈密瓜、菠萝等最好别买,卫生可保证不了。 2. 别用切过生肉的刀切水果 水果、熟食、生鲜的刀具都要分开。尤其不可用切过生肉的刀来切水果,生肉中有大量的细菌跟寄生虫,会污染水果。 3. 现切现吃不隔夜 水果尽量现切现吃。切开的水果如不能立即吃完,应尽快用保鲜膜包裹储存于冰箱,最好不要隔夜。 4. 流动自来水清洗+削皮 水果一定要清洗后才可以吃,用流动自来水冲洗几分钟即可。还有记得削皮哦! 5. 水果放软需马上吃掉 水果放软证明已经“熟大了”,细胞壁变软了,对细菌、霉菌的抵抗力下降,需要马上吃掉,再不吃可就变“烂”了。 6. 每天吃8两水果,足矣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应摄入200~400克水果。搭配越丰富,营养越均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