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继愈: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

 汉青的马甲 2016-04-15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前已有以儒为职业的,但他们还不成为学派。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开门授徒,以他的思想体系教人,于是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学派——儒家。孔子和儒家有不可分割关系,是大家公认的。后来宋朝兴起了儒教,儒教奉孔子为教主,教主出现在孔子死后若干年,孔子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儒家与儒教不是一回事。

北周时已有“三教”的说法(三教指佛教、儒教、道教),北周国祚短促,没有引起注意。隋唐时期“三教”之说已很流行,唐朝凡遇国家庆典,诏“三教”辩论于殿廷。儒、释、道三教为自己的“教”争荣誉,争地位,都推派代表积极参加。

唐朝不少排斥佛教、道教之人,最为人所知的有韩愈。韩愈排斥佛教(也反对道教),韩愈排佛教,在于用儒教代替佛教和道教,为儒教争地位。象韩愈这种主张的人,唐朝占少数,社会上多数人承认三教鼎立这样的事实,认为孔子、释迦、老子都是“圣人”,都值得尊敬,释迦的身份从南北朝起,人们已不把它当作外国人看待,佛教经典也取得与儒家经典同样合法的地位,建立了“佛教经学”,普及程度超过了儒家经典。

儒教成为完整形态的宗教,应当从北宋算起,朱熹把它完善化。多年来人们习惯地称为理学或道学的这种体系、我称之为儒教,这不是什么名词之争,它实在关系重大。为了说明事实,先从中国的国情说起。

唐虞三代的历史资料留下来的不多,我们只从秦汉说起,秦汉奠定了后来二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即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秦汉以后的许多朝代,直到清末,都是沿着这条路线向前走的。二千多年来也有分裂的时候,不过为期不长,即使分裂期间,从人民到统治者都认为是不正常的现象,统一才是正常的。二千年多年贯串着一对基本矛盾:政治上的高度统一,经济上的极端分散。封建经济是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产品为了自己消费,不为流通。经济交流、手工业品基本上是封闭的,只有供上层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带有全国性的流通,南海的珍珠、丝绸,北方的毛皮都集中到宫廷贵族手中,丝绸之路还远达欧洲。但这也限于奢侈品,不能与后来资本主义时期的商品相提并论。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封闭型,分散经营,不希望政府过多的干预。中国秦汉以后是统一的大国,从政治上要求集中权力,多民族,地区广大,如果政令不一,就难以达到统一的目的。中国中原地区进入封建社会比较早,生产也比较发达,周围的地区有些民族还处在奴隶制甚至原始社会,双方难免发生掠夺性战争。为了保证国家的生产正常进行,客观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维持安全繁荣的局面。政治上的高度统一,是客观需要,经济上的极端分散又是客观现实,它是自然经济的本性。政治的集中与经济的分散,这一对矛盾如何协调,不使它畸轻畸重,便成了历代统治者关心的大问题。儒教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

封建社会靠什么统治?像中国这样纵横数千里、上万里的大国,光靠武力、政治的权力是办不到的。除了政治军事力量以外还得有宗教来配合。世界的三大宗教都是在封建社会发展起来的,这不是偶然现象。封建社会需要宗教。如果仅仅是个人的需要,它带有主观因素和偶然性,可以不必太注意,如果出自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这就不能看作主观的、偶然的,它具社会性、群众性、客观性。宗教的产生和流行,即出于社会客观的需要。儒教就是出现在中国古代这块土地上的特殊宗教,只有中国才能有的宗教。

宗教之所以为宗教,有它的本质部分和外壳部分。外壳部分,是它的组织形式、信奉的对象、诵读的经典、宗教活动的仪式,等等。这些方面,因教而异,各不相同。宗教之所以为宗教,还有它的本质部分,本质指它所信仰、追求的领域是人与神的关系或交涉。用中国古人习惯的说法即“天人关系”。宗教涉及的范围既在社会生活之内,又在社会生活之外。宗教要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吉凶祸福问题,同时又要借助超实现的外在力量。“天人关系”涉及两个对象,“天”和“人”,两者之中,有一头是虚设的——天;有一头是实在的——人。这必然造成它的虚构性与实践两者的奇特的联系。

有没有一个创造世界的主宰者,创造世界的主宰者是什么形象,是慈祥还是严厉,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有形还是无形,这都不重要。宗教与哲学都讲人生和社会的根本问题,但两者的立场和方法不同。哲学用理性、思辨的方式,去探索,分析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宗教以信仰和直观来探索、解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哲学至少承认有些问题还搞不清楚,不便贸然下结论,宗教不承认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有搞不清楚的问题,人生中遇到的一切疑难大症,宗教都能手到病除。由于有这样的差别,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以后,与科学的关系较密切;宗教从本质上与科学对立,因为信仰主义不允许怀疑,崇拜的对象决不允许当作研究的对象,走的是一条非理性主义的道路。也有的宗教哲学用理性主义的形式把人引向信仰主义,佛教中某些流派就是用思辨为手段,把人引向信仰主义的。理学,我叫它做儒教的,就是这样的一种以理性主义为手段,最终把人引向信仰主义的。宋儒教人读书要善于怀疑,朱熹关于读书法讲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不允许怀疑人为什么要孝,为什么要忠。对忠孝发生怀疑,等于禽兽。王阳明算是最大胆的反传统的怀疑者,敢于对孔子的话进行考虑后才相信,不盲从。但王阳明也不敢怀疑,人是否要忠,要孝。认为忠孝是天性,是良知所赖以发生的根荄。

宗教提倡禁欲主义,并有一系列遏制欲念的训练方法,儒教也是这样,“征忿、窒欲”是儒教修养的一项基本内容。哲学教人服从真理,为真理而斗争,朱熹遇到小人当道,对他进行压迫时,他没坚持斗争,把上奏皇帝进行申辩的稿子销毁,自称“遯翁”,这是他占卜以后受到神明的启示以后做出的决定。主宰命运的是“天”,不是“人”。对待“天人之际”,最后屈人以顺天。

儒教除了具有宗教的一般本质以外,儒的外壳,也有宗教的特征。它信奉“天地君亲师”。君亲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儒教共同诵读的经典;祭天,祭孔,祭祖,是封建宗法制下,自天子到老百姓按等级制度举行的儒教祭祀仪式。童蒙入学塾读书,开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时,对孔子牌位行跪拜礼。从中央到地方各州府县都建立孔庙,为孔教信徒定期聚会朝拜的场所。正因为它是一种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宗教,它以封建宗法制为核心,吸收了佛教、道教中的一些宗教修养方法(如禁欲主义、静坐反省)它千百年来,培养、锻炼出了大批愚忠、愚孝的典型,载入典册,铭于金石、祀于廊庙。儒教有时以反宗教的面貌出现,实际上用适合封建宗法制的民族形式的宗教,以更加入世的姿态把人们引入信仰主义、蒙昧主义、偶像崇拜的死胡同。

儒教建立后,历代政府用行政命令推行它的主张,用科举考试鼓励青年人钻研诵习,耳濡目染,使宗教社会化,把俗人变成僧侣。人们记忆犹新的十年动乱期间的造神运动所以得逞,千百万群众如醉如狂的心态,它的宗教根源不是佛教、不是道教而是中国儒教的幽灵在游荡,只不过它是以无神论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