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博信:传承中医提高疗效(一)

 思考的蚂蚁qq 2016-04-15

      如何传承中医,如何提高中医疗效,这是目前整个中医界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医教学体制、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我个人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时时刻刻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现在,谈一下我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和看法,希望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注重脉诊凭脉辨证

要想看好一个病,首先诊断得清楚,中医看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四诊中又以脉诊最为显要,患家请中医看病,俗呼为“看脉”,意思是“看脉”二字可以代表整个诊治过程与医生本身的学识和技术高低。事实也是如此,一个好中医,必然精于脉诊,换言之,只有精于脉诊,才能做一个好中医。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最早的民间中医老师梁秀清,他是一个祖传九代的老中医,他的脉诊是一绝。他看病时总是边号脉边画出患者全身五脏六腑简图,然后标出何处有病,何处疼痛,何处不适,乃至肿瘤大小、良恶、部位,身上几处刀口,妇女生育几胎,流产几次等等皆一一标明,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交给患者看对不对,要紧处才问上几句,并详细告诉患者致病之由、祛病之法,由于语语切中病情,患者非哭即笑,甚则拍案称奇。他住在山西侯马市一个偏僻的农村小屋,门前未挂任何行医招牌,但患者来自全国23个省市地区和海外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每日门前车水马龙,极一时之盛。中医脉诊竟如此神奇,我非亲自经历实不敢相信。梁秀清告诉我他学医之初先学了三年脉,才掌握了脉诊,他就凭着这一手脉诊的硬功夫,不仅能早期诊断出肿瘤,而且凭脉辨证用药挽救了许多癌症患者的生命。他的事迹,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均作过报道,他曾出版过一本《肿瘤治验录》流传于世。他本计划写一本《梁氏诊脉法》,可惜未完成此愿望即逝世。

我的另一位老师、中医临床大家黄杰熙最善用于用寻常的中药治疗疑难病,他住在太原市一个小巷里,也是从未挂过行医招牌,但每日看病的人塞门壅户,川流不息,他说他的疗效之所以这么好,主要是由于他对脉的学习和研究下的功夫特别多,上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入手,下从历代脉书与名医医案中搜求研究,中从祖传之脉学秘诀及自身临床实践出发,一点一滴的加以验证,才使他掌握了“凭脉辨证”这一中医看病的“诀窍”。我在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也逐渐体会到脉诊的重要性,在诊病时有了它马上心明眼亮,在夜航中如见明亮的灯塔一般。离开了它,如盲人夜

行。

去年夏天,我在省武警医院应邀诊治一个住院病人,男,36岁,高烧(38度~39)20日不退,经省城各大医院专家会诊,打针输液均不见效,从外表来看,最大的特点是怕冷,虽在夏季的三伏天,仍然穿着羽绒服,十分虚弱,连说话的劲儿也没有,但诊其脉却浮数而濡,沉取也有力,看其舌苔白厚似一层面粉,但舌苔中心色黄,据脉诊判断其为暑湿之热过重,外形寒而内大热的暑湿证,遂开方用生石膏150克、滑石粉60克,佐以党参30克、知母30克、连翘20克、 

苡米30克、佩兰10克、苍术15克、香薷15克、甘草10克,这个方子总的意思是清热利湿、芳香化浊、扶正祛邪,令其4小时服1次药,服药两剂烧退病愈,神清气爽,出院回家。此案若仅从望诊问诊,见其如此恶寒,很容易判断成风寒感冒,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曾治过一个50多岁的老妇,患子宫大出血,一蹲下就出血,家里两个瓦盆都满了,弄得屋里地下都是血,观其面色苍白,语言无力,脉微弱,病势垂危,急令其用1枝高丽参切小块开水一次送服就不出血了。还有一个年轻女医生来了月经20多天一直止不住,兼有脱肛,脉细弱,令其服一小块人参,约指头大,服后过10分钟,经血就止住了,后来又服了半枝人参,身体也好了。书上并没有说人参有止血作用,但以上两例从脉诊来判断,均属气虚,用人参补气就能止住血,因为气是血之帅。用人参必需掌握其脉是沉细弱,倘是浮或数均不能用,那等于火上加油,两寸沉弱也能用。但关尺很大就不能用,那就会把肝火引上来,只能加重病情。六脉沉细最好用,当然如果有口干现象,最好配上天冬、生地,叫做天地人“三才汤”,用来治疗气阴不足。

如果遇上疑难证,那更得要凭脉诊来用药。我曾跟我的老师黄杰熙看过一个怪病,她是一个中年妇女,平时她跟好人一样,只是不能上楼或上坡,上则眩晕倒仆,十分骇人。多方医治无效,住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近1年,CTB超等各种仪器也检查不出病来,作心脏病试治之,根本无效,院方以“不知何病”相辞,只好出院回家静养。后请黄师诊治,诊见其寸脉大而兼实,关尺则沉迟细小,断为气血郁停上焦,难于周流中下两焦所致。上楼上坡,则郁血上奔,

冲激脑部,故眩晕仆倒;走平路则无激动,故安然无恙;下楼、下坡,则气血下注,故亦平安。遂治之以怀牛膝、代赫石等引血下行之药,两药即痊愈,结束2年之休养,随即上班,后逢“九九”重阳节,随其家人登上霍州郊区最高山峰,上下自如,胜过常人。此案若不依脉诊何以能断期为气血郁停止焦而愈此怪疾呢?

中医看病虽有望问切四诊,但脉诊的重要性却远远高于其他三诊。所以《内经》的162篇里讨论脉象的就有30余篇,《难经》里的八十一难,前二十难说的也是脉诊,《伤寒论》讲的是“脉证”,脉在证的前面,历代家无不把脉象作为辨证论治的关键,作为证变、法变、方变、药变的重要依据。对于脉诊这样一个重要的内容,在5年的中医大学教育中,只占了区区20个课时,而且授者多不懂脉诊,讲课往往是一带而过。造成学生在临证时指下茫然,只好据问诊而来的征象,以成方经验为用,这就叫本末倒置,所以治愈率不高。所以许多人觉得中医很难学,中医院校毕业生甚至博士生尽管背了满肚子方剂,一到临床还是开不了一张对证的方子,甚至在临床中干了多少年疗效还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没有突破脉诊这一关。如果说学习中医有什么窍门的话,脉诊就是最主要的窍门。掌握了这个窍门,中医就好学了,根本不需要那么辛苦背那么多方子,临证中凭脉辨证兼顾其他三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能看清楚了,用药大方向上对头了,就不难取得疗效,甚至能治疗许多疑难病。

二、辨证论治谨守病机

中医看病,一定要用中医的思维去审因论治、组方遣药,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决不能受西医的思维、西医的病理药理的影响,否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脱离中医轨道,治疗上就会误入歧途。

2000年我随李可老师诊治一37岁农妇,她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由于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随后暴盲。诊见寒战咳逆无汗,查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李师见此妇禀赋素壮,症见寒战无汗,纯属表实,遂与麻黄汤1剂令服。次日诊之,夜得畅汗,小便特多,8小时约达3000毫升,头胀痛得罢,目珠胀痛亦止,目赤亦退,血压竟然复常,已可看到模糊人影。又以通窍活血汤冲服水蛭末12克,调整一段终于复明,视力:右0.8,左1.2,病愈年后随访,血压一直稳定。麻黄、桂枝升压,现代药理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已列为脑血管病用药禁区,这几乎成了每个中医的常识,而李师却用麻黄汤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岂非怪事?其实不怪,李师之所以成功治愈此病,就是他未受现代药理的束缚,而是用中医理论去分析本案病因病机的,即:由于寒袭太阳之表,玄府(毛孔)闭塞,寒邪郁结于内,气机逆乱上冲,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故用麻汤发汗,随着汗出,小便得利,郁结于大脑眼底之瘀血、水肿亦随之而去,脑压迅速复常。可见中医汗法之奥妙,并不单在一个“汗“字,通过发汗还可以通利九窍,宣通脏腑之气,从而消除溢血、充血之水肿,若按现代西医的病理药理揣测中医的病理病机,常是驴唇不对马嘴,何能取效?

按照中医思维去治病,最忌讳的就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去年我接诊了一个病人,他今年33岁,但从23岁时开始看病,整看了10年,花完了他所有积蓄数万元,吃了几千副药,越看越重。找我看时,他已是瘦弱不堪,吃饭只能喝一小碗稀饭,睡觉只能睡一个小时,他几乎要绝望了。他是什么病呢?就是全身极度怕冷,到处疼痛,手脚冰凉,夏天大热天还穿着羊毛衫,喝水几乎要喝滚烫的水,一点凉水都不能喝,看到别人用冷水他就吓得赶紧跑掉,面色青黄,口唇紫黑,舌苔白,中间稍有点黄,舌质红,嘴里酸甜苦等各种滋味都有,二便不畅,小便时痛,跑遍了省城各大医院始终也未诊断出什么病,我诊其脉弦数,断为湿热郁阻,用扁蓄、瞿麦、栀子、滑石粉、车前子、灯芯、竹叶、甘草梢、大黄、芒硝等清热利湿,5剂后诸症好转,40剂后,10年痼疾竟豁然而愈。回过头来再看他10年来所服中药,无非是见他怕冷,就开当归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有的方子附子竟达120克,可是他越服越怕冷,我在方中未用一剂热性药,现在他已不怕冷了,冷水也能喝了;一见他食欲越来越差,就开焦山楂、炒麦芽、神曲等消食开胃的药,可他越服越不想吃饭,我在方中一味开胃的药都没有,他现在能吃饭了,一顿饭吃两大碗面条还觉得不够;一见他失眠,就开炒枣仁、远志、柏子仁、龙骨、牡蛎等养血安神的味,但越吃越睡不着觉,我在方中未用养血安神的药,他现在每天晚上能睡78个小时,等等。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医辨证论治最重要的是谨守病因病机,才能取得疗效,医圣张仲景所说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就是中医看病的十二字真言,不管疾病有千种万种,疾病谱如何增加,我们按照这十二字真言去做,就可以一通百通,以不变应万病,取得疗效,甚至破解世界医学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