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石门福地安鹏宇 2016-04-15


 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家长、老师们要经常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 什么是“早恋”?

几岁算早?

从心理学上讲,原本没有这个词。

我国婚姻法对结婚年龄有严格界定:男22周岁,女20周岁,晚婚双方再推迟3年,但对谈恋爱的时间没有界定。

什么时间算早?

我们常常对小学生一般不说“早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老师和家长看到一些现象,也是说:“小孩子懂什么,闹着玩。”

对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现象,早以司空见惯,没人再说“早恋”。从法律上讲:18周岁,是完全责任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负完全的责任。

这样,就把这一问题限定在中学阶段,即青少年时期。

“早恋”是家长、老师、社会对青少年青春期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

真正的恋爱是没有早晚的。

什么叫恋?恋什么?

恋是指异性恋,男女之间的恋情、恋爱、爱情。

异性恋的核心是什么?是性欲。人之初,没有爱情,但有性欲。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01岁为口欲期

婴儿的性快感,主要来自于吸吮和吞咽活动,也就是吃奶。

223岁为肛欲期

儿童通过肛门排泄粪便,解除内部压力,获得快感体验,产生性刺激。

346岁为性蕾期

儿童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一种快感,这时儿童开始有了性别意识。

4712岁为潜伏期

儿童的性欲冲动处于崭时的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所替代,如探索自然的奥秘,文化知识的学习,文体活动的开展,同伴的交往等。

51218岁为生殖期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人的性器官的逐渐成熟,儿童性冲动再次萌发,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从“自恋”转变为“异性恋”,我们把这个时期叫“青春期”,这是人类生存本能的必然反映。到了这个年龄,出现性意识冲动,“不是你变坏了,而是你长大了”。进入青春期,意味着由原本是一个孩子的个体变成了一个可以生育孩子的个体。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几乎都会对异性怀有极大关注,非常明晰地感觉到对异性的好感。对友情的需求,对异性的好奇,加上浪漫的幻想,混合成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有异性同学在,就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愉悦的心理感受,产生一些微妙的行为变化。愿意和异性在一起,并关注自己的形象,这就给青少年探索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新的经验和机会,不少人从此展示出自己人生最美好、最慷慨、最富有创造性的一面,这是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极普遍的正常的现象。

处于青春期的个体,对异性的向往、追求,不过是一种“异性相吸”,是求得心理上的接近,而非对爱情的渴望。他们在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也获得愉快的情绪,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当你发现异性之美时,你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希望自己变的更美好、更出色……

一个人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变化是十分巨大的,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变化都是巨大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儿童青春期的发展变化,许多专家学者在这一问题上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其问题之一就是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不能同步进行,有人比喻为:“成人的身体,孩子的大脑”。

例如:一个初一的女同学,长得很秀气,在心理咨询室告诉我说,她喜欢上他们班上的一名男同学。当她说这话时,流露出一种十分甜蜜美好的心情,当时我感觉到她的心理美极了。

还有一名初一的男同学,告诉我喜欢上了同班的一名女同学,他说自己学习不错,是班上的前几名,他不想因这个问题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上课老走神儿,非常苦恼。

如果问一句:“你到底喜欢他(她)什么?”还真说不清楚,这叫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性的发育必然导致性的冲动。异性恋,是每一个人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需要。由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环境、条件和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这种需要的强烈程度表现也就不同。有的同学表现的很强烈,“爱”的死去活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只要看到他(她)的身影,就会心跳加快,手心出汗。他们会毫不隐讳地告诉家长或老师:“我喜欢他!”而有的同学只是一种喜欢,没有太深的感受,他们能够坦然面对,或是深深地埋在心理,不动声色,或是有意识地主动做一些团体性接触,以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

那么到底恋什么?

“早恋”,不是过早的恋爱。其实,你所关注的常常是异性的外部特征和表面上的东西。如男同学恋女孩子的美貌、风度,女同学恋男孩子的阳刚之气。这就很容易产生一个美丽而善良的误解,以为我进入了初恋。在性意识的冲动下,“早恋”,不过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而剧中的男女主人翁却常常上演的十分投入。当你在扮演一个角色时,请不要忘记“金子是闪闪发光的,但闪闪发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美好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青春充满了激情,然而激情带来的并不都是快乐,在成长的路程中,我们要学着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二 什么是“早恋”问题?

“早恋”原本是中学生在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露,可有些同学不能正确认识、对待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做出了一些让家长、老师、社会无法接受的事情。

例如:中国青年报1999923日报导: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被母亲带到武汉一家医院看儿科,医生诊断女孩腹痛的真正原因是宫外孕。标题是《少女早孕,令青少年性教育汗颜》

中国青年报20011116日文章: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审理一起“早恋诉讼案”,一名17岁男生的母亲,将另一名女生的家长告上法庭。理由是这名男生与女生谈恋爱后,开始变的说谎、留长发、夜不归宿、辍学,是因为女方家长的纵容、疏于管教,从而使孩子在早恋问题上越陷越深……起诉被驳回。文章的题目是《早恋诉讼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今天好,明天恼,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进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2)因家长的反对,有的学生为此离家出走,给家庭、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

3)有的男同学为一女生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成为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出现了一些未婚妈妈,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三 为什么会出现“早恋”问题

社会文化宣传的误导。性本能的重要性,使它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延续发展的基础,因为它太重要了,在文学创作上叫作“爱情与死是永恒的主题”,在商品化社会里,必然被各种宣传媒体用来抄作,并常常放大或扭曲,因而对青少年产生了许多误导。

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随着青春期性冲动的萌发,以及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青少年性心理成熟趋向提前。据专家研究,高二年级可能是性心理发展的一个活跃时期。但难以说清的是“早恋”往往是青少年情绪变化的表露,而不是情感世界的内涵,给青少年造成一种心理错位。“早恋”的背后,往往是青少年的一种心理需要:他需要有人赏识、理解、关爱,需要有人支持、陪伴、聆听,他需要温暖、接纳与智慧的分享。

家庭教育失误。有的家庭教育过于简单,青少年自身存在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做出的一些举动,常常使家长不能容忍。有时家长越是禁止、不准的事情,孩子就越想尝试一下。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作父母的应主动向子女讲一些性知识,父亲要同儿子讲,母亲要同女儿讲,以消除子女在这一问题上的神秘感。如果父母忽略了或是错误的回避这一问题,孩子就会从其他渠道去寻找答案,而马路边地摊上和小广告中以及录像片中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使孩子受到毒害。

学校教育不当。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至今没有引起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学的生理卫生课中虽然有这一章,但在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往往略讲或是不讲,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

四 如何正确对待“早恋”?

放下也是一种美。

中学生活短崭而又珍贵,如不很好抓住,稍纵即逝。每个同学都应认真想一想,我应该做些什么?应当放弃什么?应该放弃的就果断地放弃他,如果什么都想得到,就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从童年开始,直到须发苍苍,一路上每个人都在不断爱着、疼着,不断路过爱情两岸的花蕾,可是,并不是第一朵花蕾可以随意采撷,只有到了结婚年龄的那一朵,才可以摘下,开放在自己的心间。我们的一生,会邂逅许多美丽的花蕾,但属于自己的,只有适时而开的那一朵,当你面对那令你难忘的美丽花蕾时,却开在你不该采摘的季节,放下,就是一种美,而等你的花季来临时,总会有人在爱情之岸等你。

同学之间应该保持友情,回避爱情。

认识自我、读懂成长、走向成熟。

与异性交往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恋爱伴侣,而是为了了解异性,学会与异性交往,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友谊、发展自己、增强自信,从而缓解学习上带来的压力和青春期发育中的心理不适。就像心灵上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同学们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在语言方面要做到互相尊重,在行为方面要做到举止文雅、落落大方,用理想、前途、成功的欲望来鼓舞自己,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努力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也为自己将来美好幸福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青春,是浪费不起的。

距离产生美。在异性交往中,这种美更具有必然性。情感体验是相当细腻敏感的,过密的交往容易弱化双方的理智,导致对这分友情想入非非。许多同学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这种距离,而失掉了美好纯真的友谊。

爱情观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缺少正确的人生观是造成爱情悲剧的根源。一个人首先要过好人生这一关,将来才会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

五 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指经济独立,人格成熟的两个异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彼此有了深入了解,从而建立起来的持久的亲密关系。具有专一性、排他性、强烈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爱情中有三种成分:激情、亲情和信任,每个人爱情中的成分组成比例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人间许多悲欢离合。

当一个人涉入爱河后,那不仅仅是花前月下,更多的是要承担一份责任、义务。恋爱具有社会性,它必将导致婚姻、家庭,使男女双方给对方一个承诺,而我们青少年是不可能承担起婚姻、家庭这个课题的。中学生是承受不起的。

爱情、婚姻,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它包括: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等。而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不稳定的时期,各方面都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变化之大,有时连你自己都会常常感到吃惊。中学生不具备这些基础条件。

爱情的种子,只有在阳光、雨露、适合的土壤下,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条件不具备时,过早让它开花、结果,其收获的果实往往是苦涩的。盲目冲动的爱是要付出代价的。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人格还不成熟,性情尚不稳定,生活阅历有限,对人对己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终生职业尚未确定,并不了解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式,也不知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做自己的终身伴侣,将朦胧的好感当成爱情的萌芽,匆忙与某个异性建立深厚的关系,就好比冒险踏入一片虽开着奇花异草同时也暗藏陷阱的园地。

中学阶段是人生道路上极为关键而又丰富多彩的,在新的希望面前,同学们要牢牢把握住人生的航舵,驶向自己理想的彼岸。

 

                                             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安鹏宇

                                                                  200212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