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P2P问题平台继续处于增加态势,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问题平台共258家,其中跑路129家、停业96家、提现困难29家、经侦介入4家。此外,除了P2P之外,各类线下理财公司也频频爆雷,大批投资者踩雷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安全往往被投资者放在首位。 P2P平台都会在官网上给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有些保障看起来挺靠谱,但实际上却形同虚设。今天,融360理财分析师来带大家一起揭开P2P平台的这些障眼法。 一、银行资金监管 有些P2P平台上会声称投资者的所有资金都接受银行的监管,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意思。银行资金监管,是银行对P2P平台的客户资金进行监管,发现资金有异常流入或流出时,有义务或责任通知有关部门,以达到保证客户的权益和资金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P2P平台对资金仍然掌握着实际控制权,平台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不让银行察觉到任何异常。此外,对于那些要跑路的平台,等到银行察觉到,犯罪分子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所谓的银行资金监管实际上就是个大大的坑,现在已经很少有正规平台在说了,只有一些小的平台或是经营不规范的理财公司还在拿这个做文章。 二、风险备付金托管 P2P平台提取风险准备金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与之合作的担保公司按照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这个比例一般在10%左右,二是平台自己提取,一般为投资金额的1%-3%。如果项目出现了违约,将首先用风险准备金账户中的资金进行垫付。目前大部分P2P平台不愿意公布自己的违约率或坏账率,个别平台公布的坏账率在3%以内,甚至有的平台声称自己是0坏账率。大家想一想可能吗?相对于银行而言,P2P平台上的债权质量要差很多,在征信体系完善的美国,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 Club的坏账率都曾高达10%以上,国内的P2P平台的真实违约率及坏账率恐怕要更高。 如果是担保公司来提取风险准备金,P2P平台债权项目不算太差的话,尚且能弥补不良资产造成的漏洞,如果是平台来提取风险准备金,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只有少数平台会公布风险准备金计提规则,很多平台对于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方式、比例、金额、余额都没有提及,投资者也无法进行查证。再次,即使有相应的风险准备金措施,一旦平台出现了较大项目的逾期或坏账,投资人能得到多少垫付、多久才能拿到欠款都是很难说的。 所以说,风险准备金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漏洞,即使把风险准备金交给银行托管,平台碰不到这笔资金,那么意义又有多大呢? 三、资金安全险 一些P2P平台宣称自己有“资金安全险”,表面上看是给投资人的资金保驾护航,实际上大部分对对此产生误解了。所谓的资金安全险指的是资金交易险,是用户在平台进行充值、提现、投资、赎回交易中出现资金被盗转、盗用等情况,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对你的账户给予保障;项目履约险是指项目出现违约情况将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本息,大家千万要把这两种概念区分开来。 3月中旬,保监会要求暂停P2P资金安全险并撤销在平台上的宣传,就是为了防止平台对投资人进行误导,以此作为噱头去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P2P平台究竟安不安全,要考察的因素非常多,包括资产端优劣与否、风控体系是否强大、平台是否有银行资金托管、信息披露是否完善、平台能否得到有效监管等等,切不可单方面听取平台的一言之词就做出判断。 想获取更多理财技能,请微信搜索关注“融360财秘”(rong360licai),关注后回复【P2P】可获取【P2P投资攻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