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构灵魂 读书成为“职业”

 luduan 2016-04-17

  4月16日上午,南昌滨江宾馆大会堂掀起智慧风暴,“书香赣鄱:阅读的力量”全民阅读泰豪论坛在此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六华致辞,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著名作家陆天明等4位主讲嘉宾分享了各自阅读体会。

  “不仅要读有纸的书,也要读无纸的书,要多做调查研究”、“书是柔软的,薄薄的,却有着坚强巨大的精神力量”……嘉宾们对阅读的精妙阐述,深深打动了现场听众们,引发了强烈共鸣。

“书香赣鄱:阅读的力量”全民阅读泰豪论坛现场。
“书香赣鄱:阅读的力量”全民阅读泰豪论坛现场。

  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

  要打造一批全民阅读活动品牌

  “全民阅读是一项国家战略,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在作论坛主旨演讲时表示,一定要站在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全力推动“书香赣鄱”建设,让全民阅读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汤建人说,江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有崇文尚读的传统,历代读书成风。

  他表示,要抓精品创作,促经典阅读,鼓励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立足江西特色文化资源和优势,努力催生精品力作,力争涌现一批荣获国家级奖项的优秀图书,产生有全国影响的名家大师。要抓活动载体,创特色品牌,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继续开展各具特色的讲座论坛、演讲诵读、读书征文等主题读书活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工地、进军营等活动,培育一批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打造一批在全省叫得响、可借鉴、易推广的先进典型和活动品牌。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六华:

  让优秀出版物家喻户晓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六华在致辞时称,今年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国家部委组织发起全民阅读十周年,10年来,我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书香赣鄱”已成为有全国影响的特色品牌。

  杨六华说,“推动全民阅读”已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要不断推出优秀赣版出版物和推荐优秀读物,并按照分类指导、阶梯阅读的要求,完善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推荐机制,让优秀出版物家喻户晓,让读者知道好书、读到好书。他说,我省将努力办好各地各具特色的“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吸引更多读者参与,提升“书香赣鄱”阅读活动影响力。同时,支持实体书店、书报亭等各类书店的发展,着力保障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残障人士等重点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协调推进将进城务工人员阅读服务纳入常住地全民阅读服务体系,让阅读服务不留死角。

  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既要读“有纸书”也要读“无纸书”

  “我不是江西人,但我到江西的次数比我回老家的次数多得多,近30年基本上年年到江西,因为我研究党史,江西红色基因强,红色景点多。”论坛4位主讲嘉宾中,首先出场的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一番开场白,令听众们倍感亲切。

  石仲泉认为,毛泽东是阅读的榜样。因为研究党史、研究毛泽东,他曾进入中南海毛泽东的图书室,看到里面书籍达几万册,名目齐全,包罗万象。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毛泽东读书有几大特点:其一,批注文字多,书中批注文字密密麻麻,充分说明这位伟大领袖边读书边思考;其二,悟性高,毛泽东不是死读书,而是融会贯通,通过读书掌握看问题的方法;其三,广收博览、发展创新,毛泽东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他把很多观点为我所用;其四,不仅善于读有纸的书,还善于读无纸的书,毛泽东很重视考察社会、调查研究。

  毛泽东的阅读特点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石仲泉深有感触地说,大家首先要像毛泽东那样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掌握本领,书中的知识肯定利于工作,这也是“阅读的力量”。他特别提到,大家也要多读“无纸书”,重视调查研究,“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

  阅读可以重新建构灵魂

  创作了多部反腐题材作品的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谈及阅读时,也提到了反腐。“腐败是怎么产生的?有很多原因,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把做人的问题忽视了。”他说,现在很多人忙于挣钱,忙于买房买车,增加工资、找好工作,却忽视了做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陆天明的一番话发人深省:真正的人和动物有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灵魂的,有灵魂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活着才能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人怎么才能成为有灵魂的人呢?就要有信仰,有理性,懂得为未来争取、为群体争取、为社会的发展争取,通过阅读,人可以汲取人类有史以来知识智慧的结晶,得到理性,充实内心,重新建构我们做人的灵魂,成为真正的人,从而抵制各种诱惑,避免各种陷阱。

  陆天明说,他多年来有个习惯,碰上很苦闷、烦恼的时候,要么去公园在一棵大树下站一站,看看它上百年一动不动经历风雨,再思考自己;要么到书店里站一站,看着一本本书,一定会平静下来,因为书里面有很大的世界,而个人的问题是很渺小的,会过去的,你就不会纠结在里面。

  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祝君波:

  书柔薄却有着坚强巨大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位知名出版人,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祝君波拥有很多头衔,而在昨日的论坛现场,他最打动人的身份是:热爱阅读的知识分子。

  演讲中,祝君波提到了江西人邹韬奋,“韬奋先生创办的书店名称,中间是阅读,左边是生活,右边是新知,我觉得是对阅读的力量做了一个精彩演绎。”他说,书是非常普通的文化产品,又是上苍奉献给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书是柔软的、薄薄的,却有着坚强巨大的精神力量!

  “韬奋先生认为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你不读书会难过,不读书好像没吃饭一样。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平衡、更充实。”祝君波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何以解忧,唯有读书。”他说,在阅读上不要责怪自己没时间没机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句话到现在依然有价值,他打算将40多年收藏的书拿出90%捐给大学,与年轻人分享,“我愿意跟大家一样做一位读者,这应该是我们终身的‘职业’和‘岗位’。”

  江西籍开国将军张国华女儿、《雪域长歌》作者张小康:

  戎马一生的父亲永远带着《康熙字典》

  张小康刚准备演讲,全场掌声雷动——来江西前,她接到了出席北京一个阅读活动的邀请,但她推掉了,因为“江西是我的故乡,江西的事是第一位的”。

  张小康的父亲是开国将军张国华,我省永新人,率领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将军彪炳史册。张小康放弃了在美国20年的生活和工作,回国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写下《雪域长歌》这部纪实文学作品,生动再现了父亲等人进军西藏的峥嵘岁月。

  演讲中,说起阅读,说起父亲,张小康一度哽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父亲永远随身带着一本《康熙字典》,这本书几乎是我父亲留给我们唯一的东西。”张小康含泪说,她20岁时父亲去世,真正跟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只有3年,父亲从不带孩子们逛商店,但逛书店是最多的。

  张小康说,父亲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找一个人聊天,得到的东西只限于两人之间,如果你读书,就可以穿越,因为书是几千年、几百年人物事迹的提炼,书是经过人思考才落到纸上,读书你收到的就是精华。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金路遥 图/江南都市报记者徐国亮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中国著名读书公众号

(责任编辑: HN6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