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芝润斋 2016-04-17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上次说到陶范铸造中的“浑铸”,可能由于所给实例有些简单,许多读者没有感受到复合范技术的构思巧妙,借着“分铸法”的介绍,或许能更多的展现其中的巧思。


    所谓“分铸法”,或者说是二次铸造,显而易见就是将两次或多次铸造结合在一起,由此便能得到更复杂的结构,而如何结合才是学问所在。


    最早出现,也是最普遍的例子就是青铜器上结构部件的连接,尤其是其中的活动部件,如提梁、耳环、耳等等,这些部件都不是传统方法能够铸造的。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伯格卣


    以西周早期的伯格卣(yǒu)为例,器上的横梁和器身上的环之间是可活动的。铸造时,先通过浑铸得到卣体,然后将卣身埋入陶范中,翻制得到提梁的范,通过范料将提梁的空腔和卣身分开,再次铸造,最后将陶范打碎,自然就得到了能够活动的提梁。类似的方法在铸造大型器物(如鼎和簋(guǐ))的耳时也会用到,先铸造器耳,再通过分铸与器身铸接。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铸造示意图


    用于铸耳可见分铸法出现的时间较早,在商代早期的器物上就有了简单的应用,并且不断延续发展,至周以后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器物的铸造。分铸法的发明意义重大,丰富了青铜器的种类和形式,充分发挥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想象,其影响不必赘述。


 

    能将复合范技术和分铸技术完美结合并发挥至极,就能诞生举世无双的青铜精品,大名鼎鼎的四羊方尊就是其中之一。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四羊方尊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器上兽首


    方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肩部装饰的四只羊首,相邻的两只羊首间还各有一只龙头。羊首和龙头都伸出于肩部,立体灵动,将动物元素绝妙的融入酒器之中。尊体铸型分范,为了美观而添加扉棱掩盖范线,这是很常见的技巧,之前介绍的上海博物馆亚夫方罍(léi)也用到此法。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垂直方向以扉棱为分范线,分为八面,水平方向以颈、腹、足分为三段,共分外范24块(8×3=24),一件如此完整的器物竟是这般“东拼西凑”得到的,这就是“复合范”。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分铸示意图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分铸示意图

    而将羊首和龙头铸到尊上,便要用到“分铸法”。先分别铸造四只羊首和四只龙头,再嵌入尊体腹部的陶范中,交错布置在每块腹部范之间,浇注后就能让羊首和龙头连接到器身的指定位置。这种手法后来也比较常见于各类立体兽首的铸造,但四羊方尊铸于商代晚期,技艺却如此精湛,巧夺天工,可谓登峰造极。


    此后铸造技术不断发展,另一个里程碑就是失蜡法。相比陶范铸造,失蜡铸造的原理简单易懂。首先用泥质材料制成器物内范,在内范上贴上蜡片,对其雕刻得到蜡模。将泥浆反复涂抹在蜡模外,形成整体陶范。加热烘焙陶范,使蜡料熔化流出,再进行浇注,铜液就会占据蜡模原先的位置,冷却后得到与蜡模完全相同的青铜器。显然,此法极好地利用了蜡料易雕刻、受热易熔化的两个特点,一次铸造就能得到立体的空间效果,并且能获得立体透雕的效果,成就了青铜铸造新的辉煌。而且所铸器物没有范线或是扉棱,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青铜器器型的限制。


 

    然而关于失蜡铸造在我国的起始和应用,一直以来都是冶铸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多方学者对中国什么时代开始失蜡铸造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938年在四羊方尊刚出土时,就有人认为这是用失蜡铸造的器物,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羊首存在合范的痕迹,证实它是一件陶范法铸造的器物。1968年鎏金长信宫灯确认为失蜡铸造,但它是西汉时代的。日本学者因此认为“中国在西汉前尚不知熔模法,最早的熔模法是通过云南传入的”。国外也有认为“失蜡铸造是随佛教出入的”,或是“与两河流域文明交流获得的”。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长信宫灯


    直到1977年,河北省中山国遗址出土了战国晚期错金银四龙四凤青铜方案,才弥补了一大空白。紧接着1978年河南省淅川出土青铜禁,成为我国年代最早的失蜡法铸件,并且技巧相当成熟,已能成功铸造最复杂的器件。同年湖北省随县出土曾侯乙尊盘,多层镂空纹饰相互交织,更是呈现了失蜡铸造的最高境界。其实笔者介绍过不少失蜡铸造的器物。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错金银四龙四凤青铜方案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云纹铜禁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曾侯乙尊盘


    虽然失蜡铸造在我国的起源仍不得而知,但出土文物技艺如此高超,且大多出土于豫南鄂北这一地区,可以认为我国独立地发明了这种铸造方法,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但由于失蜡铸件出土数量不多,也没有发现铸造遗址,所以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


 

    实际上失模法不仅限于蜡料的,有时也用草绳代替,将草绳翻范后点着烧尽,就能有类似的效果,在很多器物上都有表现,相比之下更为直观。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五) <wbr>二次铸造和失蜡铸造

云雷纹卣

 

提梁就是该法所制


    至此已介绍了常见的几种青铜器铸造法,之后我们就来说说在青铜器铸造中普遍使用的一些装饰方法,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