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家从不落伍
——陶行知对今人的教诲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从教的年代距今已65年有余,然而,他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论述,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仍然能够切中今天教育的时弊,因为,真正的教育家是不会落伍的。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提出三项主张:“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三、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学。”他鲜明地指出“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中国教育的第二个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学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之外便不是教育”。陶行知用“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概括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他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他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他强调教学要尊重人的差异,“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陶行知再三强调“学生不应当专读书”,而“主要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分数不代表一个人的真本领”。他对当时以会考科目取舍学校课程的做法进行了措辞更为激烈的批判。他说:“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试验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会考指南》。”他指出:“有些传统名校,名为认真,实际是再坏无比。他们把无所谓的功课排得满满的,把时间挤得滴水不漏,使得学生对于民族前途和别的大问题一点也不能想,并且周考、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弄得大家忙个不了,再也没有一点空闲去传达文化,唤起民众。”“中国教育的歧途,在于抱着分数,忘记了人生。”陶先生明白地表示:“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他曾大声疾呼:“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
所有这些今天看来仍振聋发聩的话语,无不对现在的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推行,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令人遗憾的是,老先生70年前提倡的,我们仍没能做到,他痛加指责的,如今却变本加厉大行其道。然而,却还有许多人在四处取经、到处撰文,拼命鼓吹什么新思想、新理念,其实,认真看看陶老先生的教诲,你就知道你的那些是不是新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