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川派养鸟文化

 如风雨似微尘 2016-04-17
说起盘鸟训鸟,北京的算历史早!但说起养鸟,饲养鸟高上 可能四川的方法举世无双,讲究过场也是最多的,川人的脾气 川人的讲究 养出来的鸟 真正可以说是油光水滑, 长得光生 川派养法的讲究过场是啥子喃, 还得慢慢吹一哈:
  川笼:四川的鸟笼子,简直是手工中的战斗机,没两下手艺要遭鸟人洗脑壳得嘛 又挑剔! 这不对那不对的,一张好的川笼做工精良 细节问题是弄得面面俱到 让挑剔的川人无从下手杀价. 川笼看似简易做法不简单 整个笼子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 笼子都是正的 没有一点歪斜不规矩 内面贴青 看起来爽滑养眼 整个笼子大而不笨 提起轻巧便捷 设计人性划每日打理笼子也不麻烦 不管从挂 坐还是携带都相当方便 川笼四方密口 签缝杂实 再野的鸟不扯环 也逃不了笼.斗之时间 一揽无遗 看鸟清楚.

  川鸟:打鸟在四川 叫鸟也在四川! 这话说大了吧 鸟医生!有鸟友会给质疑, 但听我说说来看,四川鸟个小毛紧, 但是力道性口之老辣 特别是海窝子(彭县) 绵竹县的鸟 眼道色沙正 养起来起性快 打叫口都十分不错 就是因为有如此多的优点 在90年代末,这地区的鸟就已经几乎打绝 现在我们这些后辈都不能享受其鸟带来的那种鸟性之愉悦, 但是现在的川北鸟 雅安鸟等都是川鸟上品 就连这些鸟在四川都不容易买到正宗 好多鸟友都养贵州鸟等了 但是其难养 难上性的特点好多鸟友都深有体会. 真正的打鸟好多也是买回来的. 这几年,在我朋友手上卖出去的打鸟 都是前两年的川北鸟!!
  川料: 四川鸟料 才是王道! 大多数的地区养画眉就是蛋为主 加点简单的小米等就是画眉料了.川料的讲究分得精细 生鸟是生鸟的配方 发鸟是发鸟的配方 嫩鸟是嫩鸟的 老鸟是老鸟的 用料复杂配以科学合理的中草药, 一份份强身养性 定笼上膘的饲料就出来了 鸟吃上一段时间 必然皮毛鲜亮 性口老稳 粪便成型黑白分明 洗澡水不粘毛, 哪怕10年的老年看起来也只想4 5岁绝对不夸张 四川人都知道!!
  具体配方 有做饲料方面的专家 本人就不言明交流 各地不同 自由选择.
  川派养法:四川养鸟既养笼,笼子的好坏体现的就是养鸟的水平和养鸟的那种实力, 养画眉川派就讲究养性 养的是鸟真性, 不要母子陪 不要公子垫 让它自然的服笼上性 上性就耍个保火, 成都人手肇得很 有点性就要拿来告 哪怕晓得这样不好 但是还是忍不住 画眉会保火把鸟养得很雄 遛鸟都听得叫鸟在笼子里吹笼(啄笼子) 眼睛的红水要养来涌出来才舍得打一打,而且川人说话是左的 明明是拼命说好 结果鸟不杂个 啥子说我这鸟要不得啊 还嫩啊告不得啊 那他的鸟一定是有一定把握的 哈哈哈 四川人就是这德行 没法!! 四川气候养画眉相当适合 随时都云雾笼罩 湿度很高 画眉相当喜欢这样的气候 所以 在四川 鸟人都爱饲养齐毛和老毛 不养窝 觉得耙西西的没劲帐..
  闲来无事 便吹了几句不全面也不够 这些龙门阵是摆不完的...做为川人会川派养鸟 我很骄傲! 其中有不对不够之处 哥老馆些补充继续吹 外地朋友觉得川派巴适 可以借鉴 觉得不妥也请发贴说明 我等用心学习 广泛交流 。
  鸟医生对川派看眼的一些经验 :
  画眉耍个眼道 百灵耍个嘴道! 这是养鸟文化中的一个相鸟手法.画眉选眼在整个相画眉的过程中要占相当大的一个比例 所有迷画眉的鸟友都知道 一只画眉眼道没生好 这鸟连叫都会成问题 那么,小小一双眼睛里又隐藏什么乾坤呢?带着这个问题 让画眉人一代一代的分析 一代一代的研究......
  每种鸟在眼睛这器官上都有叫砂的一只微妙生理物质现象,世界上最好的眼砂是信天翁 其次是鹰鹞等猛禽 在后是雉鸡科和鸽鸠科的鸟,画眉的砂其实在鸟类中算比较差的了 砂就是虹膜中生成出来了 它有着聚光 调焦和环视的功效! 那么它是怎么观察 怎么区分呢?
  画眉鸟叫好一包水 打好就一口砂 砂的好坏直接决定一只鸟的性口 砂气不好的鸟绝对是占不到窝道的游山鸟 野外叫声都只是偷偷嘴 这一点打鸟人就清楚 只是说不出来一二而已! 画眉鸟除了眼水色气正于否 就数砂最难区分和鉴别 画眉的砂不像其它鸟类的眼砂那么板 那么硬 它有一定的变化和隐藏 这就是考相鸟人的能力了?
  画眉的砂分面砂 底砂 和暗砂. 面砂是最好识别 它就在瞳孔下 面砂要活套水灵 闪动翻滚速度快 说明这鸟的叫口没问题 而且身体相当健康无疾病 要是看起来很死 没什么变化 这鸟一般不挑选 首先身体有点问题 其次是底砂 这要靠强光照射才能分现出来 太阳下最好看 紧靠面砂 底砂要板杂坚实 饱满不稀就是很好的了 要是一只鸟面砂色好活套 底砂饱满坚实那么这只鸟就要得得很了 所谓暗砂 就是看似无砂胜有砂 这样的鸟看起来鸟眼是光板板 看不到砂 只是一包水而已 容易被放弃 其实这类鸟对得很 这就是暗砂 暗砂是最不好识别 它要完全显现要画眉上性大叫 或者打斗后来观察 就一清二楚了 砂型饱满 混浊有力. 数小时后又消失了.这就是暗砂表现.。
  为了让更多朋友了解川派笼养文化!有一些词汇和术语难统一交流 我在这里写下一些名词的解释 让更多鸟友在交流中更明白释疑!
  四川的关于画眉鸟的笼龄名词:
  胎胎鸟(窝雏):指还没脱离亲鸟哺育就被人捕取的鸟
  浮毛儿(原毛):刚刚飞出窝 还由亲鸟带非的鸟。
  烂毛 刚刚开始换胎毛进笼的鸟。
  齐毛 已经换好第一季毛开始独立的鸟 
  冬齐毛:在山上过第一个冬天的鸟
  老毛 在野外飞了一年的雀 '
  老山棒 在野外飞了多年的雀
  关于训养的一些名词 
  投食:开始吃人工饲料。
  壮膘:开始在顺应饲料接受营养。
  服笼:在笼中适应,不再撞笼 安分下来
  山火:在野外是发雀进笼有火,但是这火不温 火就是性
  山油:眼睛里的面水中有油气 经过饲养慢慢退去
  上性:开始慢慢恢复本来的性发
  独独句:生鸟叫不成句的口 l
  吹公子:要吹母声的公鸟 
  回笼雀:人家养过的雀又倒回贩子当生鸟卖 *
  仰头:鸟在笼中身体往后倒
  惊笼:鸟在笼中受惊扰过大 人一摸笼就要乱飞
  排杠:来回在站杠上遛跑
  跳笼门:在笼门口一直跳 并不是冲鸟
  退桥:从前面往后退 从站杠下退
  双排跳:在站杠上又仰又排 好象弹钢琴
  跳杯:来回在杯子上跳
  蹲杯:在杯子蹲起 
  后空翻:站在月牙板上往后扯跳
  吹水:用水喷鸟洗澡的说法 j
  洗唰澡:鸟不下水洗澡 只是在澡盆勾水洗澡
  大涮水:鸟用大半身下水 后半身不去
  偷蛋黄:尾腺炎的说法 ^
  清汤寡水:说这鸟眼道没内容 没什么搞头
  牛都日得倒:说这鸟量很大性很猛
  亮火虫:说看这鸟还是多可以 但是一下子就落了 ~
  窝道:鸟占山的地方 它生活的地方
  游山鸟:没有固定生活的地方 占不了地盘的鸟 经常三五成群
  胚子:生鸟的相是否能培养的说法。
  赵鸡子:蟋蟀
  二褪将军:输了的打鸟
  叫封门:说明这鸟已经叫干
  换春毛:春天才换毛的雀 也是反季节换毛
  糙毛:没换过毛的雀 一身毛不顺 七翘八歪的 ;
  倒垮皮:换毛从尾羽开始换 往往只换尾羽 
  油毛: 饲料太高导致毛质不顺
  翻小叫: 画眉的小叙 刚不起:画眉虽然是发雀但是不支其他画眉 "
  瘟丧: 表示难以驯化的 但是又是极品鸟 又恨又爱 -
  灌嘴: 被鸟从口腔插进去 打斗的一种致命招数 .
  放灯笼: 眼睛打瞎了 
  攻粪门:鸟啄对方泄殖腔 一种狠毒招数 I
  拜客: 拿出去见得人的雀 
  霉不醒: 一直都不上性
  料大: 饲料的成分比较高 饲料好
  烂饲饲: 很粗糟的料
  抱台: 鸟的翅膀硬起 多为感冒
  要奶奶吃:多指窝雏画眉和老原毛扇翅 好象要老鸟要食物的样子
  欢笼:表示鸟在笼子很舒服 在里面飞舞
  放炸:鸟兴奋的时候叫声 吱,吱.吱的持续音
  抛毛狗: 很爱打顶毛的雀~
  旧时成都的一些术语 .
  打堂口:袍哥养画眉的一个口吻. 表示此鸟主人很有地位 一般这一地盘的代表鸟
  摆堂子: 准备开始打擂
  亮码子: 说彩金的多少
  说和子:由主持人讲明规矩 不要因为斗雀伤和气
  收堂子:打完结束
  摆船唱票: 把盖碗泡起 和没看见赛事的买家些唱一下刚才打斗经过.
  川笼配件的术语
  笼钩子:就是挂鸟的钩子 有龙凤钩不同的类型
  皮顶子:为了使上方不透光做的一个顶子
  抓子 :笼的上放一个人提的一个圈子 (老廖笼子是圆的 王笼子是方的)
  顶布:绷内层上放 也是为了密封不透光方便封鸟
  门牌子:门的一个圆牌 开门好开又好看 好象以前房子的门
  站桥:就是站杆
  月牙板:隔在底板的一个板台
  屎耙子:接粪便的 可以取去便于清洗
  底子布:密封下芳的一块布
  大圈:笼子底上的一圈 接头也在那里
  子圈 :起承接作用 要是断了整个笼也报废了
  腰圈:中间那圈 都是重要的配角
  烟泡笼子:最毛躁的 最不好的笼
  素笼子:没有任何花饰的笼 就一简单的笼子 干净素雅。
  半雕笼子:只做了门牌雕刻 全雕笼子:全笼都精心雕刻
  贴青:把笼子内层用竹青贴制 感觉更光滑细腻。
  四川人杰地灵 得天独厚的环境养育这斗性好长势优的斗鸟,在老成都,最早饲养打斗娱乐的是四喜 看似不咋的鸟在四川人眼里讲究大了去 解放后的60年代 画眉在老成都悄然盛行!养画眉就是鸟人们笼中不能少的玩物,为了它,挺而走险到深山寻找 为了他 舟车劳顿四处求人!在传统四川养眉里和现在养眉孑然不同 现在的画眉笼子住得大 食吃得高 养鸟如养二房一般呵护!
  早年老山的四川打鸟人捉到画眉 装进竹子编的小笼里 用围腰一遮 丢些山上捉的虫和着玉米面喂给开食 开食后装到8寸5的川笼饲养,丢一节红薯就是它的口粮 到了集市 遇到爱鸟的人卖给他们告诉食性由养鸟人自己想办法饲养 那时候什么信息都没有 全靠鸟友口头交流 那时候生活水平又不养鸟 都是紧巴巴饲养 可见养鸟瘾有好大!! 到手的画眉一般由传统饲养就是玉米面加牛肉 到喂的时候从包里取一陀进嘴嚼烂再给鸟吃 又新鲜又方便 最后发展到蒸熟晒干喂给,,,虫子一直是不段的养法一直口传至今。。 .
  那时饲养画眉都是悄然进行的 遛放画眉都是山遛 不能让他人知道 如晓得还有他人和自己一样有画眉 就像外乡遇亲人一样激动 悄悄聊画眉 斗画眉 那样的心情简直不能用文字表达。。
  在成都的茶馆,两间宽敞的铺子 里面热闹非凡,有唱川戏的,有讲书的,有卖糖果的 有要饭的 有谈生意婚嫁的 鱼龙混杂,一般养鸟的都是袍哥人家,发鸟挂在一排 生鸟放在自家脚边,生怕惊扰。。。如果一旦哪方袍哥的生意拿不下 一般都是说壳子 打堂子 斗雀子! 雀子不是画眉就是四喜 那个场面闹热! 如果有不认黄落教的 输了雀子就要留下手指做为代价。
  成都的老茶馆 一排木板门 茶馆是用铜壶烧水 过三江跑茶笼 茶馆里有戏台 有评书 有竹琴 演员一般都在那里侯着 要是有哪个大爷赏了茶钱 就会吼起 “演起。。。。。”然后一台川戏折子就开始了 好不闹热 评书也是一个袁大头说一段 在精彩的时候就收扇了 要不明天请早 要不就哪位大爷给高价买段子。。
  一般袍哥人家进茶馆 挂雀子 打眼子 点烟子 冲壳子。。。如果有其他码头的给脸色 斗雀子!!斗输了的 和现在一样 输票子 输面子 输雀子!I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成都养鸟人的生活还是不变 成都的茶馆就是成都的是非 一杯清茶 能淹没所有的话题 一把竹椅 坐不完天下茶客,成都的茶就是成都的话 成都的茶馆离不开鸟 一间茶馆里会挂很多鸟 大多是鹦鹉和画眉四喜 鹦鹉就是地主财主耍的 不像北方地主他们耍靛颏 老成都就耍绯胸鹦鹉 袍哥大爷(海过的)耍画眉或四喜 哪个的鸟好表示主人品位高!
  成都茶馆坐一天 基本国家大事 家中琐事 红白喜事 社会发展 商品交易都了如指掌 到现在的成都茶馆都保持这样的习惯 一杯清茶 一笼雀子 一天的壳子就过了最简单平凡的养鸟生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川西的雀子能不养好吗?还有什么质疑?精美无挑剔的川笼 科学营养的川料 一套一式的驯养方法。。造就就真正养鸟文化的发展 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和休闲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