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法学-----附篇:常见中医症状鉴别诊断

 负鹏载舟 2016-04-17
附篇:常见中医症状鉴别诊断

一、 怕冷

二、 发热

三、 汗症

四、 疼痛

五、 呕吐

六、 泄泻

七、 便秘

 
 
 
 
 
 
附篇:常见中医症状鉴别诊断
 

一、怕冷
怕冷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皆较常见。外感则因感受六淫之邪而致,恶寒常伴有身热,此恶寒为邪气在表,卫阳阻遏之故;内伤以阴寒内盛或阳虚生寒所致,表现为但寒不热;邪居半表半里,则表现为寒热交替出现。
(一)恶寒发热
【概述】
恶寒发热是指自觉怕冷,同时又觉身热者。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六淫之邪侵袭于肌表,邪热抗争,卫阳阻遏,故见恶寒发热。
【鉴别诊断】
太阳中风证:恶风发热,自汗,脉浮缓。多见于冬春二季。
表寒证:寒邪束表,恶寒发热,兼有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多见于冬季。
表热证:外感热邪,微恶寒,发热口渴,咽赤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多见于春季。
暑热证:暑邪伤表,身热恶寒,汗多大渴,胸闷烦躁,小便短赤。舌红苔少津,脉洪大。多于见于夏暑之季。
温燥证:见于初秋之际,微恶风寒,发热重,头痛,少汗,咳嗽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咽干鼻燥,口渴咽痛。舌红苔白,右脉数大。
凉燥证:多见于深秋之际。发热轻,恶寒重,头痛,无汗,鼻寒流涕,咽干,唇燥较裂,咳嗽痰少而粘,或咳嗽痰稀。舌干苔白,脉细数。
表湿证:恶寒发热,头胀痛,胸闷恶心,口不渴,无汗,身重困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多见于春夏之际。
风水证:恶寒发热,兼有眼睑浮肿,肢节酸重,小便不利,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多发于冬春二季。
疮疡初期:恶寒发热,局部皮肤有红肿,热痛,兼有头晕,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白腻或薄黄,脉滑数。
阳盛格阴证: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沉伏。
厥阴病证:四肢厥冷,心中灼痛,躁扰不安,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鉴别要点】
恶寒兼发热是外感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六淫致病各有其特点,故证候表现各异,如表寒证恶寒较重,发热轻;表证热恶寒较轻,发热重;太阳中风证恶寒发热均轻;暑热证、秋燥证有明显的季节性,兼有暑邪与燥邪致病的特点;表湿证俱有湿阻的特征;风水病与疮疡初期由于表邪未去,则亦见恶寒发热,但不能概为表证。阳盛格阴证与厥阴病症虽然寒热并见,但病位在里,前者属于真热假寒证,后者属于上热下寒证,有别于表证之恶寒发热。
(二)但寒不热
【概述】
但寒不热即但觉怕冷而无发热的感觉。多由于寒邪入里,或内生阴寒,以致阳气困阻,或阳气素虚,不能温煦机体所致。此症病位在里。
【鉴别诊断】
阴寒内盛证:形体畏寒,腹部冷痛拒按,或四肢拘挛疼痛,或呕吐清水,泻下稀薄。舌淡苔白厚,脉弦紧。
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痰湿困阻证:周身酸楚,时觉微寒,胸闷不适,肢体困重。舌胖苔腻,脉弦沉滑。
太阴主病(虚寒)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倦卧乏力,下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虚弱。
少阴寒化证:身寒倦卧,下利完谷,小便澄澈清冷,四肢厥冷。脉迟弱无力,甚至脉微欲绝。
【鉴别要点】
但寒不热证是里寒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多兼有腹满,下利,倦怠,脉沉迟等脏腑寒证的表现。本证或因阴寒内盛,或因阳虚生寒所致,前者属寒实证,如阴寒内盛证、痰湿困阻证;后者属虚寒证,如阳虚证、太阴病证和少阴寒化证。
(三)寒热往来
【概述】
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为邪居半表半里之症。本症与恶寒发热不同,前者为寒热交替,后者为寒热并见。
【鉴别要点】
邪入少阳证:寒热往来,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舌边红,苔薄黄,脉弦。
外感疟邪证:寒热往来,反复发作,休作有定时,隔日一发,或三日一发,甚则一日一发。发作时先恶寒,继则高热,最后遍体汗出,热退身和。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鉴别要点】
少阳证与疟疾之寒热往来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寒热往来无规律,而且寒热程度较轻,并兼有少阳病证;后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寒热往来有明显的时间规律,表现为寒战与壮热交替出现。
 
 
 
二、发热
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类。外感病初期,发热与恶寒或恶风同时并见,即“恶寒发热”;当表邪入里化热,或阴虚火旺,阳热内盛,多表现为但热不寒;邪居半表半里,则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即“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与“寒热往来”已在“怕冷”篇中介绍,在此主要讨论“但热不寒”。
此外,发热又可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分为头面热赤、目热、口唇热、胁下热、胸中热、腹中热、四肢热、足下热、五心烦热等。根椐热势变化的不同有壮热、潮热、微热三种。
【概述】
但热不寒即病人但觉发热而无怕冷的感觉,热多见于外感热病热盛期,或内伤病脏腑火热炽盛等证,低热多见于劳倦内伤气血亏损,或急性热病后期阴虚火旺等导致。
【鉴别诊断】
邪热壅肺证:发热而不恶寒,咳嗽胸痛,咯痰黄稠腥臭,鼻煽气粗,口渴咽痛,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热扰胸膈证:身热心烦,懊恼不安,咽痛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阳明经证:不恶寒、反恶热,壮热面赤。大汗出,大烦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大。
热结肠道证:日晡热甚,腹胀满拒按,便秘,或热结旁流,甚则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实有力。
热入营分证:发热夜甚,或潮热,神昏谵语,心烦,夜寐不安,口渴不甚,或渴不欲饮,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热入血分证:发热夜甚,神昏谵语,甚至发狂,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心烦,多伴有吐血、衄血、便血、溲血等。舌绛紫,脉细数。
湿热郁蒸证:身热不扬,热势弛张,午后转盛,汗出不解,渴不多饮,胸闷脘痞,身重纳呆。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暑热(伤气)证:发热面赤,头痛气粗,汗出过多,口渴引饮,胸闷烦躁。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此外,暑季小儿久热不退,暮热早凉,兼有渴饮、尿多、烦躁、夜寐不安。舌红少津,脉细数。
阴虚证:午后或夜间潮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心悸盗汗,消瘦,午后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瘀血内郁证:午后或夜间发热,咽燥口干,漱水不欲咽,腹中癥块,或身有痛处,甚则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舌见瘀斑或青紫,脉细涩。
【鉴别要点】
外感、内伤均可导致发热,前者“翕翕发热”,后者“蒸蒸发热”。所谓翕翕发热是言皮肤发热,按之烙手,是热在外;所谓蒸蒸发热,有如熏蒸之状,多兼烦躁等证。是热在内。外盛病初期发热多伴有恶风之现象,若热势渐升,恶寒之证减或消失,为表邪传里之象,继而出现口渴烦躁等里热证,里证之发热又有虚实之分,实证之发热,热势较高,病程较短,病势较急,多口渴引饮,舌老脉实,虚证之发热,热势较低,病程较长,病势较缓,多发热少饮,舌嫩脉虚。
 
 
三、汗症
出汗为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如外邪侵袭,营卫失调,阳热亢盛,迫津外泄,阴阳亏虚,汗失统摄;或津血不足,化源匮乏等,皆可引起异常出汗。
(一)无汗
【概述】
无汗指当汗出而汗不出者。正常人春夏阳气疏泄,气血趋向于表,故有汗;秋冬阳气匿减,气血趋向于里,故少汗或无汗,此乃自然之势。倘若外邪入侵肌表,或邪热内迫,或阴阳气血亏少,当汗出而汗不出,是为病。
【鉴别诊断】
外感风寒证:无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表寒里热证:无汗,发热恶寒,肢体烦疼、鼻塞声重,烦躁口渴咽痛,咳嗽痰黄,溲赤便秘。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寒湿束表证:无汗,头胀如裹,肢体沉重,骨节烦疼,畏寒微热。舌苔白腻,脉浮紧或缓。
邪热入营证:高热不退,大汗出后继则无汗,烦躁不眠,口不甚渴,舌绛而干,脉细数。
阴血亏虚证:久病少汗或无汗,皮肤干燥,毛发焦枯,五心烦热,舌淡或红干,脉细。
阳气亏虚证:畏寒,肢体无汗,神疲倦卧,面色白。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鉴别要点】
外感内伤,新病久病均可见无汗,病人无汗,发病急,病程短,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为外感表寒实证。温病后期见无汗必有阴津亏损之候。内伤久病或体虚患者见无汗,或为阴血亏虚,或为阳气不足,前者兼有血虚或阴虚火旺之候,后者兼有阳虚内寒之象。
(二)有汗
【概述】
人体不因劳累、紧张,不因天热,不因着衣过暖或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汗出,皆属病理性汗出。凡营卫不密,内热壅盛,阴阳失调均可引起汗出的异常。病理性出汗的临床表现很多,诊断时要问清楚出汗的时间、汗量的多少,出汗的部位以及病程的长短等,以鉴别证候。
【鉴别诊断】
太阳中风证:汗出恶风,周身酸楚,身微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外感风热证:身热汗出,微恶寒,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暑伤气阴证:盛夏季节,汗出量多,烦渴引饮,肢倦神疲,舌质淡嫩少苔,脉虚无力。
热炽阳明证:大汗不已,高热面赤,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亡阳证: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汗液清稀而凉,畏寒倦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舌润,脉微欲绝或浮数而芤。
亡阴证:大汗不止,汗出如油,汗液粘稠而咸,身热,手足温,渴喜冷饮,呼吸气粗,体倦神疲。唇舌干红,脉虚数或细数无力。
阳气虚自汗:白天易出汗,动则尤甚,称为自汗。多伴有畏寒肢冷,气短懒言,面色白光 白,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阴虚盗汗: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称为盗汗。多伴有潮热,颧红,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
战汗:多见于外感病的过程中,先恶寒战栗,继而汗出。
汗出偏沮:半侧身体有汗,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可见于中风先兆、中风证、痿证、截瘫等病,
头汗:头面多汗,伴有心胸烦闷不适,面赤口渴,舌尖红,苔薄黄,或烦热口渴,胸闷纳呆,身重倦怠,恶心泛呕,小便不利。舌苔黄腻。
【鉴别要点】
出汗症可见于许多疾病之中,病因虽多,亦不外外感虚实两类。可从出汗的时间、汗量、出汗的部位,以及伴随症状中进行鉴别。外感表证出汗发病急、病程短,伴有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病出汗比较复杂,大汗出者有实热证和虚寒证之别,前着具有四大证特征,后者则见一派虚寒之象。自汗和盗汗是指不同时间的出汗,临床上尚须结合四诊资料以判断阳气虚或是阴虚所致。
 
 
四、疼痛
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如感受外邪或内伤情志,或痰饮内停、瘀血阻滞,或食滞虫积,或精气耗损,阴血亏少等。本文根据临床常见之疼痛,按部位划分,分述如下:
(一)头痛
【概述】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无论外感内伤皆可引起头痛。外感者多挟风,即“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之义。伤于内者,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最后皆导致气血阻滞而逆乱于上,或不足以上荣,而发生头痛。
【鉴别诊断】
外感风寒证:头痛连及项背,或有紧束感,遇风寒则痛剧,恶寒发热,骨节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外感风热证:头胀而痛,遇热加重,发热恶风,面目赤红,咽喉肿痛,口干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外感风湿证:头重如裹,昏沉疼痛,阴雨天加剧,胸闷不畅,脘闷纳呆,肢体困重,或有溲少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肝阳上亢证:头痛眩晕,偏于两侧,或连巅顶,烦躁易怒,怒则加重,耳鸣失眠,胸胁灼痛,口干面红。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或细数。
脾气虚证:头脑空痛,劳则加剧,身倦无力,纳呆腹账,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肾虚证: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腰膝痠痛无力,精神疲惫,遗精,带下,舌红,两尺脉沉细无力,或头痛畏寒,面白肢冷,舌淡,脉沉迟无力。
血虚证:头痛隐隐,头晕,心悸少寐,目涩昏花,面色淡白,唇舌色淡,脉细而弱。
瘀血阻络证: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或有头部创伤,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痰浊上蒙证:头痛眩晕,胸闷脘痞,呕恶痰涎,纳呆身重,舌苔白腻,脉弦滑。
头风:外感头痛经久不愈,时作时止,一触即发。其痛势较剧,每因气候变化、恼怒、烦劳、抑郁而发作,兼见恶心呕吐,项强目痛。
脑漏:即鼻渊头痛,头痛部位或前额或枕部,发作时间较有规律,或晨起痛重,午后较轻,或晨起较轻,下午痛重,鼻流粘液脓涕,或鼻不闻香臭,畏寒发热,头晕,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浮数。
【鉴别要点】
头痛一症,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头痛多为新患,其病程较短,兼有表证,痛势较剧而无休止,可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头痛多为久痛,不兼表证,其病程较长,痛势较缓而时作时止,临床上须辨清气、血、痰、食何因而致,结合疼痛的性质而辨虚实。
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脉皆循行于头面,厥阴经脉亦上达巅顶。古人常依据头痛部位来判断疾病部位。
(二)胸痛
【概述】
膈以上部位为胸。胸属上焦,乃清旷之区,寒邪乘袭,瘀血阻滞,痰浊蕴塞,火热灼伤,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等皆可导致胸痛。由于心肺之脏居于胸中,故胸痛主要反映心肺二脏的疾病。
【鉴别诊断】
心气虚心脉痹阻证:胸痛隐隐,时轻时重,时作时休,胸闷不舒、心悸、短气、自汗、倦怠,活动后加重。舌质淡,脉虚或结代。
寒凝心脉证:胸痛彻背,痛引左肩臂部,面色苍白,四肢清冷,自汗身倦,舌淡润或胖大而有齿痕,脉沉迟或结代。
心脉气滞证:胸痛走窜,胸胁满闷,喜叹息,每因情绪波动而增减。苔薄脉弦。
心血瘀阻证:胸痛剧烈,多为刺痛,固定不移,甚者突然发作痛如刀割,冷汗自出,心悸怔忡,缓解后体倦神疲,精神萎靡,舌青紫晦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涩或结代。
痰阻心脉证:胸闷掣痛,绵绵不休,时轻时重,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自汗,短气,动则尤甚。身热口干,舌红或淡红少苔,脉虚细或数或促结代。
痰湿阻肺证:胸闷痛,咳嗽痰多,或咳清稀痰涎,或咳痰稠粘,气喘,甚则倚息不得平卧。舌苔白润或滑,脉弦滑。
邪热壅肺证:胸灼痛,气喘,痰稠色黄,壮热口渴,烦躁,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舌红脉滑或滑数。
【鉴别要点】
胸痛在临床上可出现于多种病证之中,但以心肺疾病为主。在心主要见于“胸痹”,有虚有实,虚实夹杂,或虚中挟实,或实中挟虚。偏虚者可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气阴两虚所致;偏实者,多因气机不畅,痰湿内停或痰血阻滞以致心脉痹阻。在肺多属于实证,常由痰湿邪热壅塞于肺所致,胸痛必兼咳喘。
根据胸痛的性质,常可判断胸痛的病因,如胸痛剧烈,得暖痛减者为寒凝;如胸部刺痛或掣痛,多为血瘀;如胸闷而痛,咳喘多痰,多属痰湿;如胸部灼痛,多为内热炽盛;伴有高热烦躁,口渴引饮者属实热;伴有低热盗汗,口渴少饮者属虚热。
(三)胁痛
【概述】
胁痛一症与肝胆及其经脉的关系最为密切。感受外邪,或内伤七情饮食等以致饮邪停留,气滞不舒,肝胆火盛,湿热郁阻,气滞血瘀等病变,皆可引起胁痛。
【鉴别诊断】
少阳证:胁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耳聋,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滑,脉弦。
痰饮内停证:悬饮,胸胁胀满,咳唾引痛,气短息促,苔白,脉沉弦或沉滑。
肝气郁结证: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疼痛每随情志的变化而增减,胸闷不舒,喜太息,脘腹胀满,饮食减少,舌苔薄,脉弦。
瘀血阻络证:胁痛如刺,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胁肋下或有积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肝胆湿热证:胁肋胀满,口苦心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黄疸,小溲黄,脉弦滑,舌苔黄腻。
肝阴不足证:胁肋隐痛,其痛悠悠不休,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目眩晕,或两目昏花,视物不清,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鉴别要点】
胁痛一症,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证有虚实之辨,病位有气血之别。如张景岳所说:“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通流行则无迹,或倏聚而倏散。若食积痰饮皆属有形之证:第详察其所因,自可辨识。”(《景岳全书·胁痛》)
此外,根据胁痛的不同性质,可以辨别其病因所在。如胁下肋间饱满,咳唾引痛,为饮停胸胁的悬饮病;胁部胀痛,身目发黄,为肝胆湿热蕴结的黄疸病;胁部刺痛,固定不移,为肝郁气滞,跌扑闪挫的血瘀证;肋部隐痛,绵绵不休,多为肝经失养的肝血虚证。
 
胃脘痛
【概述】
胃痛古来与心痛放在一起,有心痛、胃心痛、心下痛、心胃痛、心腹病等名。其原因是因胃脘部位于心下,二是因为极少数胸痹证的疼痛部位可在胃脘部,但胃痛往往伴有恶心、呕吐、呃逆、纳呆、嗳气,便溏或便秘等一系列脾胃病证,与“胸痛彻背”的胸痹证有较明显之别,故在诊断中应认真鉴别。
【鉴别诊断】
脾胃虚寒证:胃脘隐隐作痛,喜暖喜按,饥饿时痛甚,得食稍减,遇冷加剧,食少纳呆,泛吐清水,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舌淡嫩润滑,脉沉迟无力。
中气下陷证:胃痛隐隐,绵绵不绝,胃脘或少腹坠胀,或久泻不禁,脱肛,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脉濡弱。
胃阴不足证:胃脘隐隐灼痛,口干唇燥,嘈杂如饥,饥不欲食或干呕呃逆,甚则噎膈反胃,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兼数。
肝气犯胃证:胃脘胀满攻冲作痛,连及两胁,胸闷痞塞,喜长叹息,食少纳呆,嗳气泛酸,或见呕吐。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肝火燔灼证:胃脘烧灼疼痛,痛势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恶热,烦躁易怒,口苦泛酸,甚则呕吐苦水,或兼见吐血、便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瘀血阻络证:胃脘疼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可兼见吐血便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食滞胃脘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酸臭,恶闻食气,恶心呕吐,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寒邪犯胃证:胃脘疼痛较甚,得温痛减,痛时常兼恶寒,或呕吐白沫,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白,脉数。
【鉴别要点】
胃脘痛一症所涉及的脏腑主要为脾、胃、肝等脏,胃痛的病机不外虚、实、寒、热四类。可根据胃痛的性质来区别。如胃脘冷痛,疼痛较剧,得热痛减,属寒邪犯胃;胃脘灼痛,多食喜饥、口臭便秘者,属胃火炽盛;胃脘胀痛,嗳气不舒,属胃腑气滞;胃脘刺痛,固定不移,属瘀血胃痛;胃脘痛伴有畏寒,喜暖喜按,属脾阳虚;胃脘灼痛,嘈杂,饥不欲食,属胃阴虚;胃脘胀痛拒按,厌食,嗳气酸腐,则为食积证。
(五)腹痛
【概述】
腹痛涉及的范围很广,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总的来说,外感可由风、寒、湿、热之邪引起:内伤可由湿浊、饮食、气滞、血瘀、虫病、癃闭、积聚、肠痈、疝气、妇女经带等导致。由于胃脘部疼痛已详述于前,故此篇主要讨论小腹痛、少腹痛和脐周痛。
【鉴别诊断】
阴寒凝积证:脐腹卒痛,疼痛剧烈,得温稍减,肠鸣腹冷,大便泄泻或秘结不通,甚则手足厥冷。舌质淡或青,苔白润,脉沉紧而迟。
下焦虚寒证:脐腹冷痛,或小腹、少腹隐痛,其势绵绵,时轻时重,喜温喜按,遇冷加重,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或经期、经后小腹冷痛,带下清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弱。
阳明热结证:腹痛绕脐,满硬拒按,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厚而燥,脉沉滑而数。
肝气郁结证:脐腹或少腹胀痛不舒,其痛时缓时急,时作时止,每因情志激动或过劳而发,矢气、嗳气则舒,或见少腹及脐腹部有气瘕攻起作痛,不欲饮食,胸闷太息,腹痛泄泻,急躁易怒,或经前、经行小腹坠胀而痛。舌苔薄白,脉弦或沉。
大肠湿热证:脐腹小腹疼痛,痛则欲泻,下而不爽,里急后重,大便粘稠臭秽,或下痢脓血,口渴欲饮。舌红苔腻微黄,脉滑数。
伤食积滞证:脐腹疼痛,嗳气泛恶,不思饮食,或大便泄泻,所下多为未消化物,气味酸臭,泻后痛减,舌苔根部厚腻,脉滑数。
膀胱湿热证:小腹胀满疼痛,小便量少,色赤,或血尿,尿时灼热疼痛,其或淋闭不通,小腹拘急,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或细数。
膀胱阻滞证:气滞者,小腹胀痛,胸胀胁痛,尿后小腹疼痛,脉弦;瘀血者,小腹痛甚或拘急,尿血;砂石阻滞者,小腹痛,痛掣阴部,疼痛甚剧,尿血,若尿出砂石,则诸症顿愈。
寒滞肝脉证:少腹疼痛牵引睾丸,坠胀剧痛,或兼阴囊收缩,其痛为逢寒益甚,得热稍舒。常兼面色白,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蛔虫内扰证:脐腹疼痛,发作无时,发则疼痛剧烈,或可见腹部积块突起,痛止则一如常人,面黄形瘦,时吐清水,或寐而齘齿,或嗜食异物,或唇面有虫斑,或有便虫史。疼痛时脉弦,或沉伏。
胞宫血瘀证:经行时小腹疼痛比较剧烈,痛引腰骶,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瘀块下则痛减,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沉迟而涩。
【鉴别要点】
腹痛范围较广,辨腹痛首先要搞清楚腹痛的部位,以推断其所属脏腑或经络的病变。如脐上大腹痛者多为脾胃、大小肠之病;脐下少腹痛者多属厥阴肝经之病;小腹痛者多因膀胱、胞宫、大小肠病变而致;虫痛多在脐腹部;肠痈则痛在脐右下方。
其次,根据疼痛的不同性质,可以推测其病因病机,如疼痛喜按为虚,不可按为实;伴有便秘燥结者为热,兼有便溏肢冷者为寒;伤食者大便酸臭,泻下完谷;虫积者腹痛剧烈,止如常人;痛而且胀多为气滞,刺痛不移则为血瘀,临证须四诊合参,与舌脉兼症互参,则可鉴别。
 
 
五、呕吐
【概述】
呕、吐、干呕均为胃气上逆所致。其因有外感内伤多端,多因胃寒、胃热、伤食、阴虚、停饮、肝脾不和以及外邪入胃等所致。临床上可以通过闻声音,观呕吐物的形色质量,问伴随症状,并结合舌脉以鉴别诊断。
本症应与恶心、呃逆相鉴别。恶心者,欲吐不吐,泛泛然,无物无声。呕吐常伴恶心,而恶心者,却未必呕吐。呃逆者,呃呃连声,其声短促。古与干呕同,称“哕”。呕吐亦可与吐酸相伴出现,吐酸是指酸水由胃中上泛,从口吐出。若酸水上至咽嗌,不及吐出而咽下,则称吞酸。
【鉴别诊断】
外邪犯胃证:突然发生呕吐,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脘间不舒。舌苔薄白,脉浮滑。
伤食证:呕吐酸腐,嗳气厌食,脘腹胀满,恶心,每以呕出为快,大便酸臭溏泻,或便秘,舌苔厚腻,脉滑实。
脾胃虚寒证:呕吐清涎,或食入稍多即呕吐,时作时止,脘腹疼痛,喜温喜按,面色白。畏寒肢冷,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
胃热证:呕吐频作,吞酸嗳腐,脘闷灼痛,面赤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胃寒证:呕吐清水痰涎,胸闷不食,胃脘疼痛剧烈,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胃阴虚证:呕吐时作,多为干呕,或食入则吐,口渴少饮,嘈杂,胃脘灼痛,饥不欲食,尿赤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肝胃不和证:呕吐泛酸,嗳气频作,胸胁满闷,胃脘胀痛,叹息。精神抑郁,每在情绪波动时,呕吐加重,舌边红苔黄腻,脉弦。
【鉴别要点】
呕吐一症,临床颇为常见。发病虽有表里不同,但病机终因胃气上逆不降所致。其暴病多实,而久病多虚。
虚证呕吐多因脾胃阳虚和胃阴不足所致。前者呕声低弱,每于饭后反胃呕吐,吐物量少;后者多为干呕,其声较清脆响亮,咽干口渴。
实证呕吐多因食积胃脘,肝胃不和,或寒邪痰邪内停,胃肠结热引起。食积者,吐物酸腐,气味臭秽,腹满胀痛,厌食;肝胃不和者,呕声不扬或干呕,时作时止。每遇情志波动而作;胃寒者,呕声低沉,呕吐清水痰涎,脘腹冷痛较剧;胃热者,呕声高亢,呕吐酸苦浊水,脘腹灼痛。
 
 
六、泄泻
【概述】
泄泻又称腹泄、溏泄。在古医籍中名目繁多,分类不一。《内经》多以泄泻症情和大便性质分类而有飧泻、洞泻、溏泻、水泻、濡泻等名。《难经》则从脏腑主论,有胃泻、大肠泻、小肠泻等名。汉唐方书多称泄泻为下利,包括痢疾,如《伤寒论》、《金匿要略》等。宋以后则将两者分开,而痢疾则属肠澼,亦称滞下。
泄泻病因甚多,主要与脾胃、大肠之关系密切。后世诸家或从外感病因辨证分为湿、水、气、痰、积等腹泻,或从内伤分型,如脾虚腹泻,肾虚腹泻、肝脾不和腹泻、食积腹泻等。
【鉴别诊断】
大肠湿热证:起病较急,泻下如注,泻出黄色水样便或带粘液臭秽异常,腹内肠鸣作痛,肛门灼热疼痛,或伴有寒热,口渴而不多饮,胸脘痞闷,小便赤涩,或便利脓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
寒湿困脾证:大便清稀,不甚秽臭,腹部疼痛,喜温喜按,脘腹胀满,完谷不化,不食饮食,肢体沉重困倦,或伴有寒热头痛,小便清白,或下痢白多赤少或为白冻,里急后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食积证:腹痛即泻,泻下痛减,秽臭难闻,胸脘胀闷,厌食,嗳腐吞酸。舌苔垢腻,脉多弦滑。
肝气犯脾证:腹痛即泄,泄后痛不减,泻下挟有未完全消化之食物,每遇精神刺激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多伴有胸胁痞满,纳呆,嗳气等症。舌质淡红少苔。脉弦。
热结旁流证:大便泻下黄臭稀水,绕脐疼痛,腹部拒按或按之有形,胃脘满闷,食欲不振,小便短赤。舌红苔厚腻而黄,脉滑数。
脾阳虚证:大便时稀时溏,泻下如水,每食生冷油腻或较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甚则完谷不化,腹痛隐隐,喜热喜按,食欲不振,食后作胀,面色萎黄,体倦神疲。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
脾肾阳虚证:五更泄泻,泻后则安,泻前肠鸣腹痛,大便稀薄,多混有不消化食物,畏寒肢冷,腰膝痠冷,小便清长,或夜尿增多。舌质淡胖,多有齿痕,脉沉细而弱。
疫毒痢: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壮热烦渴,腹痛剧烈,便下紫色脓血,或血水样便,秽臭异常,便次极多,甚则昏迷,抽搐。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洪数或滑数。
休息痢:起病缓慢,病程较久,时发时止,痢下粘垢,赤多白少,状如果酱,或纯下污浊紫血,臭秽异常,腹痛隐隐,轻度里急后重。休止期常觉腹胀不适或隐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日久面色萎黄,形瘦神疲。苔薄白或腻,舌质胖淡,脉濡缓或细弱。
【鉴别要点】
泄泻一症,其病因主要以外感、内伤为主。外感以寒、湿、热侵袭为多,也有疫毒所伤;内伤则以脏腑虚弱,饮食不慎,脾失健运而致。辨证要分清寒热虚实。实热证泄泻,泻下黄浊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起病急骤,病程较短;虚寒证泄泻,泻下稀薄少臭,舌淡苔薄,脉濡弱。起病较缓,病程久长。临证根据腹泻的次数,性状,排便时感觉,以及伴有症状等可明确诊断。
阳明热结与肝气郁结之腹痛皆为实证,前者为有形之热结,后者为无形之气聚。前者系由邪热与大肠之糟粕互结而致。其辨证要点为腹痛满硬而拒按,大便秘结不行,或热结旁流,臭秽异常。后者多因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受阻,气郁不通而痛,其痛必兼胀满,甚则有气瘕攻动,得矢气下则痛减,情志变化常致疼痛加重。
大肠湿热与伤食积滞二证均为实证腹痛,痛多在脐腹,并有大便不调的表现。但湿热蕴结证为湿热下迫大肠,故脐腹绞痛,热迫则里急,湿滞必后重,大便下而不爽,臭秽粘腻,兼夹脓血。伤食积滞腹痛即《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所致,脐腹疼痛,大便泄泻,所下多夹杂未化之食物,气味酸腐。 泄泻病因甚多,主要与脾胃、大肠之关系密切。又因“肾为胃之关”、“肾主前后二阴”,尤其久泻与肾之关系更大。
 
 
七、便秘
【概述】
便秘多由脏腑失调,或热结津枯,或阴血不足,肠内失于濡润而致便秘。若阴寒内盛,肠道气机阻滞,或气虚也可使肠道传导迟缓以致便秘。
便秘的发生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但与脾胃、肾、肺的功能失调也有密切关系。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脾气敷津以濡润大肠;肺肾二脏的作用如陈士铎所云:“大便闭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以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哉?”便秘的诊断须分清病在何脏?何因所致?方能针对施治。
【鉴别诊断】
阳明腑实证:大便干结,数日不通,腹中胀满,疼痛拒按,面赤身热,日晡热甚,多汗,口渴引饮,小便短赤,呼吸气粗。舌红苔厚腻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或滑实。
肝郁脾壅证:大便多日不解,后重窘迫,欲便不得,情志抑郁,嗳气呔息,胸胁胀满,胸脘痞闷,或经期乳胀,或呕吐呃逆,咳嗽气喘,舌苔白腻,脉沉或弦。
脾肺气虚证:大便燥结或软,但数日不通,有时虽有便意,但无力排出,便后虚疲至极,倦怠懒言,语声低怯,自汗,腹无胀痛,或肛门脱垂,形寒面白,唇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虚弱。
脾肾阳虚证:大便秘结,并见面色青黑,肢冷身凉,喜热恶寒,口中和,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腰膝痠软。舌质淡白苔白润,六脉沉迟无力。
血虚证:年高体弱者,或产后,大便秘结难下,面色不泽,眩晕,唇甲色淡,心悸不宁。舌红少津或舌质淡,脉细。
阴虚证:热病恢复期,或素体阴虚者,大便长期干燥秘结,形体消瘦,咽干少津,虚烦少寐,手足心热,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鉴别要点】
便秘为临床常见之症,病因很多,病机不外虚实两类。虚则气血津液不足,或脾肾阳虚;实则多为实热或气滞。
如便秘伴高热烦渴等里实热证者,为热盛津亏所致;;若便秘伴胸闷,噫气等气滞、气逆证者,为大肠壅滞而致;若老年产后,或久病体弱者便秘,兼潮热颧红等阴虚火旺症者,为津亏肠燥所致;若兼神疲乏力等气虚证者,则为大肠无力传导而致;若便秘伴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虚寒证象,则为寒滞气机所致。
 
 
八、不寐
【概述】
失眠的病因很多,张景岳概括为“有邪”、“无邪”二类,认为“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李中梓认为:“不寐之故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类证治裁》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说明阴阳失调乃不寐之根本。
失眠的发生,与心、脾、肝、肾诸脏助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因心主神明,为血所奉养,而血之来源由水谷精微化生,统摄于脾,受藏于肝。肾主藏精,上滋心阴,心气亦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此外,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定魂魄。一旦邪气内扰,或营养不足,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失调,则可形成失眠。本症常兼见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等症。
【鉴别诊断】
心肾不交证:难以入睡,甚则彻夜不眠,头晕耳鸣,心悸健忘,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痠软,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阴亏损证:不易入睡,心悸而烦,多梦健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脾两虚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无华,神疲肢倦,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心胆气虚证:恐惧不能独自睡眠,寐而易惊,心澹澹然,多疑善惑,气短倦怠,头晕目眩。舌质胖淡,脉细弱而缓。
心火亢盛证: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数。
余热扰膈证:坐卧不安,难于入寐,虚烦不宁,胸膈窒闷,嘈杂似饥。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肝郁化火证:睡卧不宁,多梦易醒,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喜呔息,口苦目赤,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热内扰证:睡卧不宁,多梦易醒,心烦惊悸,胸闷多痰,恶心欲呕,口苦而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食滞胃脘证:不寐,脘腹胀痛,嗳气酸腐,大便不爽。苔腻,脉滑。
【鉴别要点】
不寐一症,有虚实之异,临证首先当别虚实。凡虚证不寐者皆正气不足,不寐多为渐致,证有血虚、阴虚、气虚的不同,病在心、脾、胆、肾为主。凡实证不寐者,多因邪热扰心而致,起病多为暴急,其表现为不易入睡,卧起不安,证有郁热、心火、痰热、食积等,病在心、肝、胃为主。临床上可根据不寐的特点,结合兼有症状进行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