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尼禄正名

 Exonil 2016-04-18
  撰文:罗伯特·德雷珀 ROBERT DRAPER

  摄影:理查德·巴恩斯 RICHARD BARNES

  亚历克斯·马约利 ALEX MAJOLI

  翻译:陈昊

  罗马的奥匹亚山下,如今是一座不起眼的公园,墙壁上绘着没什么艺术价值的涂鸦,年轻人闲散地踢着足球,老年夫妇们遛着狗,过路旅客升起炭火。而这座永恒之城最宏伟宫殿的一部分,就埋在这片土地之下。

  宫殿名叫金宫,是尼禄为自己修建。公元68年,这个30岁的皇帝的疯狂世界崩塌之时,他命令一名随从将匕首刺进自己的喉咙。据传说,临终时他还喘息道:“伟大的艺术家行将毙命!”而彼时,他的宫殿可能尚未完工。接下来的几任皇帝或对宫殿进行改造,或彻底忽略其存在。公元104年,图拉真修复了宫殿的围墙和拱顶,以便在其上建立自己著名的浴场。之后的1400年里,埋在土下的宫殿彻底被遗忘。

  1480年前后,几名发掘者开始在奥匹亚山上进行挖掘,他们发现一座废墟,并推测其为提图斯的浴场。其中一人跌穿土层,落在一堆碎石上,然后发现上方是一片仍被华丽壁画所覆盖的天花板。消息传遍意大利全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艺术家们——拉斐尔、平图里乔、乌迪内的乔凡尼等都下到洞中,研究那些重复出现的装饰性图样(并在后来将它们复制运用到各座宫殿和梵蒂冈的教堂当中),最终,人们根据宫殿中类似洞窟的环境,将这些图样命名为“穴怪图”。接下来的发掘带来更多惊人发现:长长的柱廊,下方曾是巨大的公园和人工湖,从埃及和中东采来的黄金和大理石的碎片,曾镶嵌在墙壁和拱顶内壁上,还有一座华丽的拱顶八角形大厅,其建设时间比哈德良宏伟的万神殿竣工早了整整六十年。

  如今,由于2010年部分屋顶坍塌,金宫已经暂停对公众开放。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出现在这里,修复壁画、填补裂缝,他们满怀热情的辛勤劳作却不为头顶8米以上公园里的行人所见。直到最近退休之前,罗马建筑师卢恰诺·马切蒂一直负责监督金宫的工作。一天早上,马切蒂站在埋于地下的建筑群东侧寒冷黑暗的八角形大厅中,举着探照灯,举头仰望八边形的穹顶,其底部每两个夹角之间的距离为15米,整个穹顶由邻屋的拱结构托起,所以视线之内没有可见的支撑物,像UFO一般悬浮在空中。

  “我深受触动,”他指着门外无支撑的平拱平静地说道,“这是一种此前未有的精妙建筑结构。当然,万神殿堪称奇绝,但它的穹顶坐落在砖砌的圆筒之上,而这座穹顶是用你看不见的结构所支撑。”

  这位建筑师一面叹息,一面喃喃说出一个拉丁短语:Damnatio memoriae。从记忆中抹除——宫殿与其主人的功绩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紧挨着金宫这一侧的西南方向,一条永日喧闹的罗马大道对面,就在尼禄的人工湖原址之上,坐落着罗马斗兽场(Colosseum)。这座世界闻名的圆形露天竞技场由韦斯巴芗在尼禄自杀几年后修建,很显然是得名于曾屹立山谷上方的高度逾30米的尼禄化身太阳神的青铜巨像(Colossus Neronis)。现在,斗兽场每天接纳游客超万人。擅长公关的鞋类制造商迭戈·德拉瓦莱捐资3400万美元用于斗兽场整修,其门票收入中的一小部分被用来修复街对面阴湿破碎的宫殿。

  斗兽场西侧,帕拉蒂尼山上分布着奢华皇室宫殿的废墟。2011年4月,罗马文物特殊监管局在帕拉蒂尼山和附近其他场所举办了尼禄生平与功绩展,首次展出了这位暴君在建筑与文化方面的诸多贡献。同时公诸于众的还有帕拉蒂尼山上新近发掘出的一个房间,许多人猜测这就是尼禄著名的旋转餐厅,置身其中可将阿尔巴诺丘陵景色一览无余。策展者清楚,关于臭名昭著的尼禄的任何展览都会吸引众多游客,但他们没有想到,参观者竟然比监管局迄今十年展览史上举办的所有展览都要多。

  “他是票房吸金石。”1978年出版的传记小说《尼禄》一书的作者,头顶已秃、目光仍然锐利的77岁老人罗伯托·杰尔瓦索说道,“人们拍了很多关于他的电影,但都禁不住要对他进行夸张讽刺,实际上没必要这么做——他本身已经足够戏剧化了。如此充满画面感的堕落行为能够引起传记作家的兴趣。我永远也不可能为圣方济各写一部传记,而且尼禄和哈德良相比,我自然更愿意与前者共进晚餐。”

  而今晚,杰尔瓦索只得屈尊与我一起吃晚饭。我们坐在室外,沉睡中的金宫距此只有百米之遥。这家饭店叫尼禄餐厅,是罗马少数几座用这位皇帝的名字命名的建筑。“这家餐厅总是爆满。”杰尔瓦索说,并坚称这其中有某种联系。“他是个暴君,但他的性格不止这一面。而且他的前任和后继者也好不到哪去。真正的暴君,比如希特勒和斯大林,缺乏(尼禄的)想象力。即便放到今天,他也是个前卫分子,远超出自己的时代。”

  “35年前我之所以写那本书,就是为了给尼禄正名。也许你可以做得更多。”

  但是,要想给这样一位皇帝“正名”可绝非易事:根据史料记载,尼禄曾下令处死自己的发妻屋大维娅,将怀有身孕的第二任妻子波培娅踢死,指使人谋杀自己的母亲小阿格里皮娜(可能还曾与她乱伦),还有可能杀了继父与前妻之子不列塔尼库斯,命令自己的导师塞内加自裁(他庄严从命),将一个少年阉割并与之结婚,背后指使公元64年罗马纵火案并嫁祸给一群基督徒(其中包括圣伯多禄与圣保禄),将他们赶到一起,或斩首或钉在十字架上烧死,为皇室节庆助兴。将尼禄定为邪恶化身似乎无人会有反对意见。然而即便如此……

  几乎可以肯定,罗马元老院出于政治原因,对尼禄留下的影响进行了抹杀。或许是因为他的死在民众中引发的哀伤情绪感染力太强,连他的继任者奥托也匆忙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奥托·尼禄;抑或是因为哀悼者长年到其墓前献花,据说墓地一直阴魂萦绕,直到1099年在人民广场中他的坟墓上方建起教堂;又或者是因为人们多次看见“伪尼禄”,并且坚信少年皇帝有朝一日会重新回到爱戴他的子民中间。

  死人无法撰写自己的历史。尼禄最早的两名传记作家——苏埃托尼乌斯和塔西佗与元老院的精英阶层过从甚密,因此在记述他的统治时笔调中满是鄙夷。基督教文学作品中写到尼禄归来时带有充满敌意的弦外之音,以赛亚警告人们这个反基督教者即将到来:“他将化身人形,成为邪恶之主、弑母凶手。”接下来是充满戏剧夸张的谴责:漫画家埃托雷·彼得罗利尼笔下的尼禄疯疯癫癫,彼得·乌斯蒂诺夫在影片中刻画的尼禄是个懦弱的杀人凶手,并且让罗马没有彻底的恶人。再看看屋大维,他按照黑名单摧毁了一个统治阶级,罗马血流成河,但是屋大维能够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到正当理由。他对媒体了若指掌。因此人们说,屋大维是伟大的君主。我并不是说尼禄也是伟大君主——但他比人们所说的要好一些,也并不比他的前任和后继统治者更差。”

  多方声音热情洋溢地号召对尼禄进行重新评价,拉涅里·帕内塔就是其中一份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这个正名活动,这个一小撮历史学家试图将权贵转型为绅士的过程,在我看来十分愚蠢,”知名罗马考古学家安德烈亚·卡兰迪尼称,“比如,现在有些很严肃的学者说罗马大火不是尼禄的过错。但如果没有大火,他怎么能修建金宫呢?你给我解释解释。不管是不是他放的火,他都很显然从中获利了。”

  卡兰迪尼的逻辑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尼禄从大火中得益,所以是他引发了大火——因为那场导致罗马10个区(总共14个区)有的全部被吞噬有的部分遭损毁的滔天烈焰是尼禄传说中的核心部分。“即便是塔西佗,尼禄的强力控诉者,也在书中说没人知道罗马火灾是纵火导致还是偶发,”拉涅里·帕内塔反驳道,“尼禄的时代里,罗马街道很窄”,而且排列紧密的高层建筑上层都是木结构。“照明、烹饪和取暖都少不了火,因此几乎所有皇帝统治期间都经历过火灾。”而且开始起火时尼禄碰巧不在罗马,而是在他的出生地安提乌姆,也就是现在的安齐奥。火烧起来之后,尼禄火速赶回罗马。尽管尼禄似乎确实喜欢弹奏竖琴,但首次写到他一面观看大火吞噬罗马城一面弹琴的是卡西乌斯·狄奥,其写作时间距离事件发生已经一个半世纪。而生活在尼禄同时代的塔西佗写道,皇帝下令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栖身之处,为快速重建家园者颁发奖金,并制定和执行安全规章……

  (预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9月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