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历史丨庚子国难,东南三督独立密谋,该当大总统的人绝不是李鸿章

 雪溪人家 2016-04-19

作者:叶宇涛(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趣历史”栏目投稿,原创首发


谈起庚子国难,总有观点认为一旦两宫遇变、东南三省会试图成立所谓的“东南共和国”,推举李鸿章为总统,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这种说法有一点依据,但未免也将庚子年复杂的政治局势给简单化了。


那么义和团运动期间,东南三督(刘坤一、李鸿章、张之洞)到底有没有试图独立的计划吗?按目前史料来看,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只不过并不是三省联合独立,而是各省督抚都各有各的小算盘。即使成立一个所谓的“东南共和国”,当“总统”的应该也是刘坤一,而不会是李鸿章。(参见前文:趣历史丨反转大历史,假如李鸿章当上了大总统……


1

独立背景



庚子年的策动东南独立的政治力量主要有四派:革命党、保皇党、英日列强和东南三督。其中英日列强是幕后推手、革命党与保皇党是执行者,而东南三督是独立对象。革命党自然以孙中山为主、试图策动李鸿章两广独立;保皇党以康有为、梁启超、唐才常为主,试图在广州、武昌举事,胁迫或斩杀李鸿章、张之洞后,图谋独立;英日列强中,英国主要策动刘坤一、日本则策动张之洞,保护其在长江流域的传统势力范围。而运动对象东南三督则犹豫不定,经过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了“东南互保”这一方式,进行“独立”。



(刘坤一)


戊戌政变后,北京政坛为载漪、刚毅等顽固派势力掌控,李鸿章被排挤出中央,出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则元气大伤、一时无力与之抗衡。为获得更大政治地位,载漪撺掇慈禧废掉光绪,另立其子溥儁,遂有“乙亥建储”之命。结果当时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得知电文内容后,联合上海绅商千余联名致电北京,请求收回成命,顿时轰动全国。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实力派官僚出于自身利益,也表示反对。其中刘坤一是湘军大佬,反对最为激烈,表示“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康有为与梁启超怀着对光绪的一腔忠义,在海外积极策动“勤王”。面对全国范围内的反对声浪,慈禧遂只得暂立溥儁为“大阿哥”,并未直接废掉光绪。然而,北京政府遂逐渐被全国孤立,尤其是与东南三省,更是嫌隙渐深。


康有为在海外四处游说、呼吁华侨“众筹”革命。吹嘘南方已有勤王之师“七十万”,马上就能北伐、还位光绪,现在就差钱了,只要大家捐钱,到时候每人都能“封公封侯”。康梁是广东人,因为把主要力量集中于广东,图谋两广独立。与此同时,江浙士绅在上海组织起中国议会、唐才常在汉口组织自立会和正气会,以哥老会为主要依靠力量,分别运动刘坤一和张之洞,谋求支持。但二人由于政局不明,对其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列强由于北京排外愈演愈烈,对此也暗中扶持。


2

各省的独立计划



1900年6月,“北京之夏”开始。慈禧在是战是和问题上犹豫不定,刘坤一、张之洞屡屡上奏苦苦哀求,希望能够剿杀义和团、不要同列强开战。但此时京畿已经遍布义和团、朝政也为顽固派把持,无人可用、无兵可剿,慈禧无可奈何,只得寄希望于义和团的“大师兄”真有神功。结果宣战之后,京畿防卫一触即溃,八国联军兵临天津。于是,局势逆转,慈禧开始苦苦哀求各地督抚、赶紧勤王。除长江巡阅大臣李秉衡和江苏巡抚鹿传霖外,东南督抚全部按兵不动。而且张之洞和刘坤一还密谋把慈禧骗到南京,剥夺其实权、还政光绪,但遭到了李鸿章的反对。因此,出于各自利益,老奸巨猾的东南三督心怀鬼胎,各自盘算起了自己的独立计划。



(李鸿章)


李鸿章自然是图谋两广独立,为此派遣心腹刘学询前往香港与孙中山接触。刘学询是当时广州黑白两道通吃的地头蛇式人物。1899年,曾前往日本进行秘密外交,实则捕杀康有为。为此密会孙中山,刘学询表示如果能杀掉康有为,愿提供十万两银子的“革命经费”,孙中山一口答应。由于这层关系,成为同孙中山的最好交涉对象。双方本欲在香港会面,但孙中山由于害怕有阴谋,只派遣手下日本人宫崎滔天同刘学询接触,自己坐船一溜烟跑到了西贡,遥控指挥。此次会晤,宫崎滔天表示愿意帮助两广独立,只是需要提供革命经费六万元,刘学询答应先给三万。但随着情况变化,清廷催促李鸿章北上议和,李鸿章前往上海。于是革命党的两广独立,不了了之,转而尝试跟保皇党合作。


保皇党也有自己的两广独立计划。保皇党有海外华侨作为后援,财力充足,因而能遍招会党、购买枪械。但由于其跟李鸿章向来不和,对其是又怕又恨,李鸿章在广东,保皇党势必不能成事。同时保皇党内部也有矛盾,唐才常主张以汉口为中心,席卷长江;康有为则希望两广暴动、由湘入鄂北伐中原。加上康有为排斥外人,信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只信任自己的广东老乡。但康有为自己就是书生,不能成事,所用之人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结果起义一拖再拖,募捐而来的钱款也花完了,招募而来的会党一见没钱,顿时作鸟兽散。保皇党的两广独立,不了了之。


(唐才常)


唐才常的自立军是当时最有力量的一支勤王部队。原本以建于上海的中国议会为核心,但唐才常受江浙派排挤,只得前往武汉,另立自立会。唐才常通过会党,组成自立军七军,分驻大通、安庆、九江、武昌、长沙等地,由秦力山、沈荩、傅慈祥等人统领,唐才常任诸军督办,坐镇武汉指挥。计划于8月9日在汉口、汉阳、安徽、江西、湖南同时起兵,席卷长江。原本自立会在江淮也有安排,结果当时江淮地区负责人青红帮大佬徐怀礼居然异想天开,认为大丈夫做事该光明磊落,于是给江苏巡抚鹿传霖写了一封恐吓信,表示自己不日就要起兵勤王如何云云,等于把行动时间、计划原原本本告诉了鹿传霖。作为慈禧铁杆亲信,鹿传霖赶紧通知各地督抚,准备缉拿。于是,徐怀礼果然不失“大丈夫本色”,立即投靠了刘坤一,协助破坏自立军。


唐才常出身两湖书院,是张之洞的嫡系学生。因而对张之洞抱有很大幻想,曾通过日本人游说张之洞两湖独立,但张之洞犹豫不决。唐才常大为失望,扬言:如果张之洞听从北京政府命令排外,那么我就杀掉张之洞再策动湖广独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唐才常依靠的军队就是张之洞的军队。借助哥老会的力量,湖北清军基本被自立会渗透殆尽。起义前夜,借助阅兵机会,唐才常曾经秘密视察军队,据说校场军官均向其打手势,表明关系。在局势最紧张时,据说自立军的大炮已经对准了湖广总督府,只等一声令下,即可起义。


3

失败



但唐才常最大的悲剧就是太过容易相信别人。唐才常相信康有为会汇款来,但康有为已经将募捐来的华侨血汗钱挥霍殆尽,行动日期只好一再延迟。但当时驻扎在大通的秦力山不知道,仓促举事、惨败收场。唐才常相信哥老会讲义气,跟其斩鸡头、烧黄纸、喝白酒,拿了钱的哥老会大佬一个个胸脯拍得震天响,说绝对没问题。结果粮饷断绝后,军队哗变、顿时作鸟兽散,有几个不甘心的还跑到张之洞那里告密,说有人造反。唐才常相信外国列强,因而将汉口英国租界作为总部机关,以为英国人和日本人会保护他,所有行动毫不避讳。结果英国驻汉口领事亲自签字授权张之洞进入租界,逮捕了自立会总部机关二十余人。唐才常最后一个相信的是他的恩师张之洞,一厢情愿认为其即使不会独立,也会顾及师生之情。但老奸巨猾的张之洞实际上早就严密监视自立会活动,之所以迟迟不行动,一怕激起大变;二怕引发列强反对;三也怕万一光绪复辟成功、追究责任。于是虚与委蛇、两面下注。一旦局势明朗,迅速行动,快刀斩乱麻,将抓获的二十余人全部秘密处死。




东南三督尽管同北京政府存在矛盾,但对保皇党更无好感。东南三督主要是对载漪、刚毅等人不满,对于慈禧太后,仍感“佩服”,难生异心。而保皇党要求还政光绪、处置慈禧,革命党更宣称“不承认满洲为国家”。双方矛盾逐渐开始尖锐起来,加之自立军招纳会党、图谋起义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了东南秩序。英国军队登陆上海,俄国军队进驻汉口,英国远东舰队更表示会随时派遣军舰进入长江“帮助”督抚维持秩序。为了挽救大局、不给列强进一步干涉东南的借口,东南三督只得联手镇压。


自立军的失败标志着海外革命党与保皇党联合进行的独立运动走向失败。在庚子年的东南变局中,真正的参与者只有列强与督抚。无论是保皇党、自立会还是革命党,都可悲的充当了双方较量的筹码。列强将这些反对派力量作为要挟各省督抚的筹码,各省督抚也将他们作为要挟北京的筹码。一旦双方达成实质妥协即东南互保,失去了利用价值的这些独反对派力量就必然面临着被抛弃的命运。无论是刘坤一还是张之洞,在自身的权力地位面前,根本不会考虑其他。从此,深受创伤的海外革新势力对所谓的“开明派”督抚彻底失去了信心。革命,从此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背景资料
内附彩蛋

1、乙亥建储时,刘坤一通电反对,其手下湘军将领更密谋起兵勤王。为对此,慈禧令其交卸兵权、即可来京陛见。还密令张之洞准备大军二十万,一旦刘坤一反对,即可东下镇压,震慑各地督抚。不过此条史料可信度并不高,多半出自保皇党谣言。


2、1899年,湖广两地总兵力约12000余人,而且还在逐步削减。但张之洞编练的湖北新军由德国人训练,总人数约4000人,配备汉阳枪炮厂制造的快枪,是当时全国最有力量的部队之一。


3、庚子事变时,张之洞嫡长子张权、嫡长孙张厚琨、亲信幕僚钱恂、嫡系将领张彪和吴元恺正率领一个二十余人的军事代表团在日本访问,希望日本方面出售军械并援助“大尉”二名。


4、张之洞亲信幕僚钱恂曾向日本方面表示,“倘若天子蒙尘(大概至长安),清国将陷入无政府状态,届时南部二三总督互相联合,于南京建立一政府,实乃不得已之事云云”。钱恂在日本往来信件,地址均写“南清湖北省”,事后遭到张之洞严厉训斥。关于此桩公案,孔祥吉与李细珠各有论文谈及。


5、据说慈禧命令东南督抚向列强开战时,张之洞回电,幕僚本拟“臣职守东南,不敢奉诏”,张之洞听闻,把烟袋一丢,说要“骇一骇这老寡妇”,亲自改为“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此条史料大概也不可信,慈禧于张之洞有知遇之恩,张之洞尚不至于跋扈到如此地步。1903年张之洞入宫陛见慈禧,两人相对痛哭,余无一语。


参考资料:

1、杜迈之辑.自立会史料集.长沙:岳麓书社,1983.01.

2、吴剑杰编著.张之洞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9.

3、桑兵著.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01.

4、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1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08.

5、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09.



趣历史·征稿启事


1、来稿必须为原创、首发文章;字数在1000左右宜,配图三张,署名及微信号。

2、主题以明清史为中心,优质稿件可适当放开时间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