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应意识”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赵东华 2016-04-19
  • 第1页
  • 第2页
  • 第3页
  • 第4页
摘 要:钢琴教学中的手段,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以集体和个体的经验,认知积累、归纳、总结、提炼而形成的一套稳定的、相对有效的教学思维与措施。它具有模式化倾向,也是被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必然支配和指导我们的思维,同时也必然制约和约束我们的思维,就像一把双刃剑,具有利弊的两面性。故此,我们要警惕“成功经验”的滥用和教条式地运用“现成方法”。因为受教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物,而是具有个体的独立意识,更具有生理和心理独特性的人。一把钥匙开万把锁的方法未必行得通,未必是恰当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更加丰富、更加多样、更加有效地符合于教与学双边关系的教学方法,“顺应意识”或许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新的教学思维,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深化。
【分 类】【艺术】 > 音乐 > 器乐理论与演奏法 > 键盘、簧乐理论和演奏法 > 钢琴
【关键词】独立意识 钢琴教学 顺应 教学思维 教学方法 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 双边关系
【出 处】《音乐教育与创作》2014年 第10期 15-19页 共5页
【收 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