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Harold Griffith发表了关于麻醉中使用所提取的箭毒的研究结果。 神经肌肉阻滞剂很快成为麻醉医生的常规选择用药,临床中的大多数手术都需要神经肌肉阻滞剂(以下简称肌松药) 的帮助,在使用肌松药后我们常使用一些临床体征来判断肌力恢复情况。 (3)呼吸平稳、呼吸频率10~20次/分,最大吸气压≤-50 cm H2O; (4)PETCO2和PaCO2≤45 mm Hg。其实,除了临床体征以外,我们有更加确切和可靠的方法来评价神经肌肉功能,那就是------肌松监测。 将一对氯化银ECG盘状电极或皮下针状电极置于一条外周运动神经表面,利用外周神经刺激器传输一频率和幅度均可变的电流到电极上,然后观察该神经支配的肌肉诱发的机械或电反应。 肌肉对一个刺激的反应取决于被刺激所兴奋的肌纤维数目,如果刺激强度足够,则这根神经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都会兴奋,会激发出最大反应。给予肌松药后,肌肉反应的降低与阻滞的肌纤维数目成正比。在刺激强度稳定时,反应降低的程度能代表神经肌肉阻滞的程度。a、单刺激 (single-twitch stimulation,SS) b、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stimulation,TOF)c、强直刺激 (titanic stimulation ,TS) d、强直刺激后计数(post-tetanic count stimulation,PTC) e、双短强直刺激(double -burst stimulation ,DBS)单刺激:给予外周运动神经单次超强点刺激,频率1.0Hz(每秒1个)到0.1Hz(每10秒1个)。在使用肌松药前需要设定参照值(T0),术中通过观察T/T0来判断肌松药的作用。 注:Non-dep 非去极化肌松药,Dep 去极化肌松药四个成串刺激(TOF):间隔0.5s(2Hz)的四个超强刺激,一般每隔10-20s重复一串刺激,用第四个反应幅度除以第一个反应幅度所得的TOF比值评价肌松。TOF在评定肌松的残余作用时比单刺激敏感,而且可以不设参照值。神经肌肉兴奋传递功能正常时 :T4 / T1 接近1。满足临床手术要求的肌肉松弛程度为75%-95%。强直刺激:由发送非常快的电刺激组成,临床常用的模式是5s的50Hz刺激,强直刺激后的肌肉抽搐反应是检测神经肌肉功能的敏感试验。肌肉持续收缩达5s提示肌肉松弛恢复足够。 强直刺激后计数(PTC):单位时间内强直刺激(50Hz持续5s)结束后3s,单刺激(1Hz)反应的个数。PTC适用于对TOF和单刺激均没有反应的深度肌肉阻滞时期。 
双短强直刺激(DBS):由间隔750ms的两个50Hz强直刺激的短串组成。DBS可减轻强直刺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该图显示了在临床麻醉期间何时能用的神经电刺激模式(黄色代表适用)。 注:Supramaximal stimulation 超强刺激;Tracheal intubation 气管插管;Intense blockade 不应期;Deep blockade 深度阻滞;Moderate blockade 中度阻滞;Reversal 拮抗;In the recovery room 恢复室。
 例:刺激尺神经引起拇内收肌收缩不同肌群对肌松药的敏感性不同。
膈肌在所有肌肉中对去极化及非去极化肌松药敏感性最低:(1)为达同一阻滞程度,膈肌需要的肌松药是拇收肌的1.4-2.0倍;(2)膈肌起效时间通常比拇收肌短;(3)膈肌从肌松中恢复快。
腹肌、肢体外周肌、颏舌骨肌、咬肌、上呼吸道肌对肌松药最敏感。A.肌机械描记法(mechanomyography,MMG)B.肌电描记法(electromyography,EMG)C.肌加速度描记法(acceleromyography,AMG) D.压电神经肌肉监测( piezoelectric monitor) E.肌音描记法(phonomyography,PMG)应用不同方法的监测仪如图所示(A-D)
 中度或手术程度阻滞(Moderate block) I 相阻滞:对TOF或强直刺激的反应不衰减,且不发生传递的强直后易化 II 相阻滞:对TOF和强直刺激的反应衰减,且发生传递的强直后易化 图:II相阻滞
2、除非由于手术的原因导致某些位置不能监测,肌松监测没有禁忌证;3、在观察到至少两个(最好三个或四个)对TOF刺激的反应后,才开始拮抗神经肌肉阻滞; 4、手术操作结束时不能客观证实神经肌肉充分恢复(TOF≥0.9),神经肌肉阻滞就必须拮抗。
参考文献 1、《肌松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2、Morgan and Mikhail‘s Clinical Anesthesiology,5th edition 3、Miller‘s Anesthesia,8th Ed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