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9期:丝绸文化发源于开封昆仑山河洛之滨

 d大羊 2016-04-19

        开封昆仑山,是上古时期河水、济水“两河”流经之地。不同历史时期,“两河”在流经河南孟津、荥阳下游之后,开始交叉、分流、泛滥于昆仑山“中国”之地,故又称“南河北河”“河济”“河洛”等,进而又繁衍环绕开封昆仑山“中国”的江、河、淮、济“四读”,是尧、舜、禹时期鸿水(也称鸿沟、洪沟、洪水、江水、姜水、洚水等)泛滥中国的核心地区。这里既是三皇五帝居住建都的昆仑山“中国”之地,也是中国丝绸之路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开封昆仑山、轩辕丘位置图

        一、开封炎帝帝都空桑是养蚕抽丝的原始之地

        伏羲居住在开封的昆仑山与伏羲山。伏羲山在开封东部约三十里的小黄(铺)南北神岗一带,故也称“神州”。据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记载:“小黄故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三十三里。”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大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龙”,也是“马”的一种表述形式。西周《周礼·夏官·廋人》认为:“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所以,“大(太)皥氏”,也指“伏羲”,以“龙师”为“龙名”,又以“龙”“龙马”为氏族图腾。“龙马负图”的另外一种含义,就是伏羲所书画的河图洛书。

        伏羲曾在居住地开封伏羲山(也称浮戏山)一带化育蚕桑,留下大量伏羲、女娲向玉仙圣母(华胥氏)求教植桑养蚕的动人传说。玉仙圣母居住在济水沿岸的玉门丰沮,也就是伏羲父系雷神居住的方山(封丘)雷泽之地。黄帝时期,雷泽也称黄泽、黄池、鼎湖等。“玉门”本指开封昆仑山天国的北天门。黄帝时期,开封北部的“玉门”封于炎帝长子方雷氏封钜,传承着伏羲父系的雷神文化。所以,“玉门丰沮”也称“玉门封钜”“封父”“方山”“丰隆”“封丘”等。据北宋史学家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方雷氏“封民出自姜姓,炎帝裔孙钜为黄帝师,胙土命氏。在夏侯氏之世,封父列为诸侯,其地汴州,封丘有封父亭,即封父所都”。“汴州”,就是唐、五代时期的开封。黄帝所封的方雷氏“姜钜”,也称“封钜”,夏代称作“封父”,唐代属于开封古汴州的封丘之地。

        封钜氏继承伏羲父系雷神的遗传基因,身材高大,步履大迹,故封钜氏、方雷氏,也称防风氏、大人氏、封人。身材高大的防风氏、大人氏善于胯弓射箭,又称“夷人”。“夷人”自开封古汴州夷门山(今开封铁塔公园下)之地东迁齐鲁地区后,被称作“东夷人”。关于“夷门山”在开封,元代宰相脱脱《金史·地理志中》记载:“开封(东附郭。有古通津、临蔡关、汴河。)镇一(延嘉。)祥符(西附郭。有岳台、浚水、沙台、崇台、夷门山、蔡河、金水河、广济河、寒泉河。)镇三(陈桥、八角、郭桥。)”可见,夷门山在开封古祥符之地。

        关于伏羲养蚕抽丝的历史,史典也有印证。据明代学者董斯张在《广博物志·卷十五》中引《皇图要览》认为:“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西陵氏”是指嫘祖所在的母系氏族,也代指嫘祖。清代学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认为:“伏羲化蚕桑为惠帛。”文中的“惠帛”,为蚕丝制作的布类纺织品。唐代河南新郑人、大诗人白居易所编《白氏六帖》也认为:“伏羲作布。”传说,伏羲曾派两名大臣田野子、郁华子在开封东南部的伏羲山养蚕、制丝与织绸。黄帝时期,也派元妃嫘祖到帝都轩辕丘东南部的伏羲山,学习养蚕制丝。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桑,东方之神木也”。文中“东方”,是指生长于太极五行和开封昆仑山东方的“桑”木,桑木叶也是养蚕食料。

         可见,上古时期开封昆仑山“中国”,是伏羲最早的养蚕、制丝、作布之地。但是,伏羲时期并无象形文字出现,仅靠口碑传承。


开封古汴州夏代“封父”位置图

        二、黄帝元妃嫘祖在开封首创中国丝绸文化

        古人把黄帝元妃嫘祖视作丝绸文化的创始人,还认为中原开封是嫘祖养蚕抽丝与法制衣裳之地。对此,唐代著名韬略家赵蕤所题《嫘祖圣地》碑文认为:“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民国时期《辞源》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后世祀为先蚕。”由此说明嫘祖被“尊为先蚕”,是在黄帝“宫室”,而黄帝、嫘祖居住的“宫室”,正在中原开封古大梁昆仑山黄帝帝都轩辕丘(楼)之地。


西陵氏嫘祖养蚕纺织图

        汉刘安《淮南子》所引《蚕经》认为:“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西陵氏”,即在开封大梁与黄帝成婚生子的“嫘祖”。宋代经史学家金履祥《通鉴前编·外纪》也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如果说伏羲教人化蚕、制丝、作布是原始阶段,那么,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供衣服,已经到达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段。

        对此,明代文学家徐道在《历代神仙通鉴·仙真衍派》中,对这一历史解释的更为清楚:“(黄)帝初闻西陵氏女嫘祖,聪明温顺,聘娶为妃。常来游河滨,见树上都有白团,似鸟卵,而欲掰视,中有虫女指,询之土人,云龙与马交,遗精所化,嫘祖取置于器,越日出蛾,雌雄相配,自辰亥始解,生子无数。嫘祖藏之来春,皆生小虫,采桑嫩叶饲之。摘而挪沸汤缫之,绎而为丝。法天象经书莫言之义,造机抒,织成币帛,可以衣体,至是遂为人用。复以草木之华,染化五采文章,为衣服之美,而天下不患皴瘃”。徐道用通俗的语言,将嫘祖养蚕、育种、采桑、治丝、纺织、织帛、制衣体以及染五采色、增添华美等工艺程序,都作出系统描述,使人无法不承认嫘祖作为上古时期“中国”养蚕、治丝、纺织、织帛、制衣体始祖的历史地位。

        上古时期的养蚕、治丝、纺织、织帛、制衣体技术和文化发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嫘祖出生于爷爷炎帝榆罔帝都杞县空桑,跟随神农氏学会养蚕、治丝、纺织;嫘祖生长于父亲防雷氏封地玉门丰沮,在封丘方山一带的“濮上桑间”传承神农氏养蚕、治丝、纺织技能;嫘祖成婚于开封大梁黄帝宫室轩辕楼,通过轩辕氏一统天下的政治优势养蚕、治丝、纺织、织帛、制衣体,使这一技能得到了技术创新和广泛传播。

        嫘祖一生辅弼黄帝,选贤用能,协和百族,首倡婚嫁,开辟鸿茫,衣被天下,福祉万民,功高日月,德被华夏,成为与炎黄齐名的人文女祖。她未尝宁居,随黄帝巡视上古中国,教民养蚕编绢制衣,历尽千辛万苦,为创造中国古代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华夏文明史中赢得了“先蚕”“蚕神”“蚕神娘娘”等美名。

        关于嫘祖为“先蚕”“蚕神”“蚕神娘娘”的称呼历来有之。宋罗泌《路史·后纪》认为:“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倮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之先蚕。”“倮祖”,即嫘祖。清代神学顾问黄伯禄《集说诠真》认为:“为蚕祈福,谓之先蚕。(唐朝)李贤注: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祭蚕神日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齐始祀黄帝元妃嫘祖为先蚕神,以与妇女相合。嗣后道教、民间皆以其为蚕神,奉祀至今”。“菀中”,即开封昆仑山“苑圃”。“苑圃”也称“夗”,或“前夗”。据商末《清华简·保训》记载:黄帝“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文中“前夗”,是指黄帝铸造宝鼎的昆仑山“苑圃”;“詷”,具有传承天下共主,代表上帝执行天命的含义。西伯侯姬昌教育儿子姬发要打败商朝纣王,“求中”“归中”“执中”,回归夏代先祖后稷居住的开封昆仑山西北部的“不周山”。

上古时期的“不周山”,在开封昆仑山西北部。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律书》记载:“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西北曰不周风”。晋代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所注《山海经·西次三经》“不周之山”认为:“此山形有缺不周币处,因名云。西北不周风自此山出。”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在注释《楚辞·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时,也认为:“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由此可得出“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方,也就是开封“中国”“天地人之中”的西北方位。北宋史学家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吉氏出自姞姓。黄帝裔孙伯儵封于南燕,赐姓曰姞,其地东郡燕县(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是也,后改为吉。”以上说明,周人始祖后稷居住的开封昆仑山西北“不周山”,也就在河南延津“南燕”之说不谬,故周人以“不周山”之“周”为自己朝代的名号。


南燕(燕县)位置图

        据汉代易学著作《黄帝内传》记载:“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及称织维之功”。“蚕神”即嫘祖。古人认为,蚕神嫘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三:其一,嫘祖从小就聪明伶俐,是她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其二,在野蚕家养的巨大变化中,嫘祖抽丝织绸制衣裳的重大发明,对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其三,嫘祖首倡嫁娶相媒,在部落战争中与轩辕黄帝结为百年之好,实现了炎黄两大氏族的阴阳融合。由此,炎帝孙女嫘祖也成为与中华民族人文父祖黄帝相般配的人文母祖。这是炎黄两大氏族融合与发展的基本象征,华夏民族被称作“炎黄子孙”也是由此而来。

        三、开封杞县炎帝帝都空桑印证着丝绸文化传承

        开封自古以来就有种桑、育蚕、丝织的传统习俗,至今民间还流传着“麦熟一晌,蚕老一时”的农谚,当地具有发明养蚕、抽丝、纺织技术的自然条件。由于最早受炎帝、嫘祖农桑文化的影响,中原开封一带形成了世代种桑、养蚕、与纺织的习性。

        宋代时期,开封就有祭祀嫘祖功德的文化传承。据北宋建隆元年疏文称赞嫘祖说:“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脱渔猎以事农耕,制衣裳而兴教化。德配黄帝,辅成怀柔统一之功;恩重元孔,垂教以农立国之本。几千年来,芸芸众生,悉赖生存,数千万泱泱民众,咸归德化。功高共日月同辉,英灵与天地共寿”。这种历史评价,对于嫘祖是非常恰当的。

        为祭祀嫘祖,开封人民在嫘祖成婚、纺织之地的开封城内,建有祭祀养蚕、纺织鼻祖嫘祖的庙宇。明清时期,开封城内的“嫘妃庙”被改称“机神庙”,在今馆驿街西头路北,始建失考。据《开封市地名志·第七编附编》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封府城街镇表》记载:机神庙街在清代开封府第七隅(大首隅在县治西)。又记载:机神庙街后称新豫街。明清时期,机器纺织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也将“嫘祖庙”演变成了“机神庙”,或称“姞(吉、姬)神庙”,但文化本质却一脉相承。说明开封人民没有始终没有忘记蚕神嫘祖的历史功德。

        开封“机神庙街”即“嫘祖庙”旧址,也是宋代官方抽丝、纺织与染坊的集散地。北宋名妓李师师就居住“嫘祖庙街”,又称“小御巷”,是其祖宅。李师师的父亲王寅,在宋朝官家负责纺织品染色职能的“染局”从业,是颇有技能的染色工匠。相传,师师四岁时,王寅犯事,死在牢中。因无所归依,被隶籍娼户李姥收养,师师就此改为“李”姓,人称“李师师”,成名后仍居住“嫘祖庙街”老宅。这说明,早在宋代,这里就是抽丝、纺织、染坊和祭祀先蚕嫘祖的神庙之地。

        因此,直到宋代开封养蚕、织丝与刺绣技术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古老的开封“汴绣”成为当时最著名、也最受欢迎的手工艺产品之一,并由女工传承到苏州、杭州等地,推动了中国丝绸刺绣技术的广泛传播。据清代《陈留县志》记载:三国时期魏国给事中博士骑都尉董巴在《大汉舆服志》中说:“汉显(献)帝(刘协,公元181年—234年)初服冕衣裳,以祭天地,衣裳以玄土纁(浅绛色或黑色,古代以为象征天地之色),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卿以下用华虫七章,皆无色采。乘舆刺绣,公卿以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唐,陈留郡土贡绢。”“冕衣裳”是古代朝廷举行重大仪式,天子、诸侯、公卿、大夫所穿戴的刺绣礼服;“陈留襄邑”,在河南睢县西、开封杞县东一带;“绢”,是一种薄的丝织物。宋代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志第二十八·地理二》也记载:“汴州陈留郡,雄。武德四年以郑州之浚仪、开封,滑州之封丘置。土贡:绢。”这表明,开封古陈留“空桑”一带盛产刺绣和丝织物品,直到汉代、唐代仍然是向朝廷交纳的贡品。


杞县炎帝帝都空桑图

        蚕桑丝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本产业与功勋产业,在中国延续了五千多年,渗透到天子庶民、官吏富绅、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以及衣食住行、年关节庆、诗词书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杞县葛岗乡的炎帝帝都空桑村,也是商代元圣、烹饪鼻祖伊尹的出生地。当地自上古时期便开始种植桑树、养殖桑蚕、纺织丝绸,世代养成农桑习性,也形成著名“空桑夜雨”的一大奇观。所谓“空桑夜雨”,是因当地种植桑林的面积很大,又实行桑蚕野外自然养殖,所以每到夜深人静之时,行人在野外便可以听到桑蚕吃桑叶的“沙沙”之响,就像下雨声一般。另一个说法是,因空桑一带桑树高耸且密集,晚上在枝繁叶茂的桑树下面乘凉,当凉风吹来时,桑叶摩擦而发出似雨的声音。无论哪种说法,都验证了古代空桑南北,桑林连绵数十里,蔚为壮观的奇特景象。“空桑夜雨”的奇观,也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炎帝故都空桑农桑文化的历史传承,曾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自古就有“金杞县银太康”之说。

        直到明代,杞县仍然是种植桑树、征收丝绸的大县。据明末著名文士、杞县知县马应龙《杞乘·田赋》记载:“自洪武以来,起科官桑,民桑即达371305株,年征丝12534两,折绢626匹2丈2尺。至万历时,征丝折绢626匹2丈9尺(内直供京库377匹1丈1尺3寸),又税比538匹3尺5寸”。杞县关于种植桑树、交纳丝绸的记载,是对上古和三国时期农桑、丝绸传统的历史延续。

        杞县空桑一带的种桑、养蚕、纺织技术,不断向四周传播。周边的开封、睢县、太康、通许等地,也养成了世代种桑、养蚕、纺织的习性。桑树的种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善事。到明代时,无论朝贡贸易还是走私贸易,丝绸都是国外用户欢迎的最大宗华夏物质,行销世界。明朝隆庆时期(1567~1572),中国正式开放海禁,丝绸、瓷器、茶叶为主的中国出口贸易,一度横扫国际市场,吸纳了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