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钓中行程钓法的经验和实战技巧

 山野散士 2016-04-19

       三、简单介绍台钓行程的必备操作

       当确定目标鱼有起浮迹象,有必要使用钓行程的玩法时,我们就要根据钓法的需求来改变我们的垂钓方案了。这时的垂钓方案将主要围绕延长饵料到底的时长、降低观察浮漂动作难度这两个关键点展开调整。

      1.当我们选择主钓行程时,需要增加浮漂的横截面积,并且搭配长尾长脚的浮漂,此时台钓的枣核型浮漂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了。横截面积将延缓浮漂的下沉速度,而长尾长脚中,长脚浮漂确实会有翻身缓慢的问题,但是很容易通过飞铅的方式来调整,在此可以忽略。而长尾浮漂在主钓行程的方案里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钓鲫鱼时,它可以辅助我们搜索每个水层的鱼口动作。

       2.选好浮漂型号之后,可以适当减小浮漂的吃铅量。因为即使使用短枣核的台钓浮漂,而吃铅量如果很大的话,那么只能尽量高的将铅皮飞起来,不然依旧会很快到底,不适合主钓行程的玩法。而且在钓行程时,调漂通常会调高目,钓低目。

       3.可以适当的增长子线的长度,子线长度越长,摆动幅度和范围越大,更容易搜索鱼口;而另一方面,长子线摆动到位的时间要比短子线的摆动时间长,更容易促发鱼类追饵。

       4.适当根据目标鱼所在的水层来提高铅皮的位置。以我自身的习惯来看,当选择主钓行程时,我会以5cm为限的开始飞铅,通过不断的抛竿和引逗来确认目标鱼水层。

        5.改变饵料和诱饵窝料的组成部分以及状态。当前面的工作完成之后,就要严格控制饵料的状态啦。此时要求饵料足够轻量化,但是雾化效果以及持钩性就要根据鱼口情况来定了。鱼口好的话可以正向增强雾化效果;而鱼口差鱼体有病的情况下,就要控制雾化效果和味型效果了。

       6.当我们使用台钓里的行程钓法时,一定要控制抛竿频率,如果抛竿频率和节奏跟不上的话,基本上可以直接认定钓法失败。就我个人钓行程的习惯来看,从饵料入水到提竿换饵,基本上只让饵料到底后稍稍停顿,或是最多引逗1次,发现没有鱼口时,马上提竿换饵。

       台钓中的主钓行程玩法有很多的前置条件,需要我们仔细分辨是否需要使用该玩法,而千万不要盲目使用哦!在此多分享一个经验,如果您在主钓行程,并且使用飞铅玩法时,抛竿一定要控制饵料的落点范围,特别是在搭配使用散饵或是高雾化饵料时,一定要谨慎抛投哦。使用软粘饵料糗鱼的话,则可以抛满竿,让饵料完成最大半径的摆幅以刺激鱼类摄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