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推手不是教会的

 endjiami 2016-04-19
       但推手又岂是能教会的?你会打拳了,就会推手了。有些人一辈子不会推手,是因为拳打得不好。
      懂劲这个词出自《太极拳论》,对什么是懂劲,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体悟都会下不同的定义。我初识懂劲是在学拳将近两个月时,尽管不到两个月,我在推手时已顶翻了不少英雄豪杰。而对懂劲的认识是基于一个特殊的因缘。
      98年三月中旬,我与秋雅姐试劲,秋雅姐站一个小弓步,让我缓缓加劲推其双肩,我逐渐加力,最后用足全身之劲,却不能推动秋雅姐。我学秋雅姐,也站个小弓步,让秋雅姐推我双肩,秋雅姐推我时,并未用很大之力,但我已站不稳,只好后退。我要求再试,但还是推不动秋雅姐,轮到秋雅姐推我,又是应手而被推出。
推手不是教会的---初悟懂劲

    我当时一直思考这其中的原因,我力气大过秋雅姐,为什么推不动她,而她却推得动我。我回家后,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我把他叫过来,站小弓步,让他推我胸口,小孩也将我推出。找了一个更小的孩子,还是能推动我。
    按力学原理,受力点的受力方向和支撑点平行,当上面所受推力大于脚底的最大摩擦力时,受力者一定是被推出的。
    但我为什么推不动秋雅姐呢?我再叫那几个小孩轮番推我,我试着放松,往下沉气,开始感到脚下能受力了。终于有的小孩子推不动我了。
    一般人触力之后,紧张僵硬,所以一推就动。但练太极拳的人,如能放松,可将接触点的受力转到脚底。同样,有功夫的人出手时,可以将脚底的支撑之力,转到手上发出。
    我再找到董师和秋雅姐,将我的发现告诉他们,并问是不是这么回事?董师说,对了。又说,别人一辈子不懂的东西,你两个月就明白了。说来巧,那天是我向董老师学拳整整两个月的日子。
    我将懂劲定义如下: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得到的能将受力点的力转移到支撑点的能力,及能将支撑点的反作用力,转移到接触点的能力叫做懂劲。
    懂劲应该可以用懂劲秤秤出,懂劲秤是一个测力器,测力器是很早就有的东西,比如测量足球员动员的起脚的力量,还有测量拳击手拳击力的测力器。都可以承受几百公斤的力量。
    但懂劲秤不同,它最大的力量标度是四两,所谓四两拨千斤。人在推重物时,都会借脚底全身之力,但触轻物时,却无此能力,我们用全身整劲去摸懂劲秤测力器,显示的力越小就越懂劲。杨澄甫师说,真太极,拿人甚轻,而人不能逃。其实就是极其懂劲,用整劲摸到很轻的东西。据说,孙禄堂常常叫他的弟子以手触蚊帐来试整力,如果有懂劲秤就不用摸蚊帐了。
我也很想测测我的懂劲,可惜我没有懂劲秤。
    真想买一个懂劲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