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嘲笑别人的缺陷时,那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嘲笑着我们自己。 ——托马斯·布朗 文 茜 推 荐 最近Catchplay(成立于2007年的台湾影音串流公司,业务范畴包括电影发行及投资、数码影音平台拓展等,是台湾最大的独立发行商)引进了一部电影,4月8日在台湾上映:《吸特乐回来了》。台湾地区特别将“希特勒”改为“吸特乐”,用以表达电影戏谑、讽刺的特质。 电影想象希特勒没有死,他回来德国了。结果他看到了德国的变化,发现他当年的主张都不见了,那些响应他的人也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电影用一种荒谬剧的方式,呈现出当年希特勒主义的疯狂。 德国人选择了用《吸特乐回来了》这部电影来借古讽今。在当今愤怒的世代,许多极右运动的主张事实上和1929年大萧条时期崛起的希特勒运动并没有什么不同。尽管希特勒在德国历史上有着又臭又坏的名声,但是人们只要不知道“他”是希特勒,他的语言就完全相同地再度煽动了现在愤怒的人们。 导演:大卫·韦恩特 主演:奥利弗·马祖奇 费比安·巴什 克里斯托弗·玛丽亚·赫斯特 制片国家/地区:德国 上映时间:2015.10.8(德国)
剧情简介:希特勒穿越时空来到21世纪的德国,发现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怀着重建德意志帝国的野心,希特勒与失业的电视制作人萨瓦斯基一拍即合,利用电视节目,以元首之姿走访全国民众,逐渐挑起人们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忧虑和不满,从一个令人新奇发笑的小丑晋升为被人称道、受人追捧的电视明星。 ▲ 电影《希特勒回来了》截图 影片结尾处,希特勒对识穿真相后试图枪杀他的萨瓦斯基说:“你不明白,1933年的人都没有被宣传欺骗。是德国人选举了我,所以你必须谴责那些投票的人。因为他们心里都像我。我是你们的一部分,来自你们所有人。” 这令人心惊胆寒的回应并非无中生有。影片中希特勒走遍全国探寻人们的想法。仅就移民问题为例,很多受访者的观点惊人地雷同。 小食店老板娘:很多事你不能说,一说你就是仇外主义者,但是外国孩子真的很讨厌。 酒吧里的老人A:你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劳改营,我支持劳改营。 酒吧里的老人B:所有的大胡子嫌疑人都应该被赶出去,不管赶去哪。他们有些人是在这里出生的,但必须遣返他们,统统赶出去。 酒吧里的老人C:告诉你我不是一个极端主义者,但我会一直把票投给右翼。 街头的中年男子:越来越多的移民来了,德国人智商就下降了。 我们常说要以史为鉴。事实是,每一个时代狂人的背后都是潜在民意和社会意识的集合。在声讨希特勒们的同时,或许更应该看到这些标志性人物起势背后的时代之痛,以及这个时代下人性的邪恶与脆弱,并始终对其保持观察与警醒,警惕自己成为一只盲从的羔羊。 ▲ 美国总统竞选人唐纳德·川普在2016总统竞选演讲现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