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甲骨文出发的“图画+故事”课11—— 一年级下册21课:象、像、豕、彘、豚、灬 、火

 诗书之华 2016-04-19

“象”是象形字,看图即可理解—— 

从甲骨文出发的“图画+故事”课11—— <wbr>一年级下册21课:象、像、豕、彘、豚、灬 <wbr>、火

象的本义就是指大象。

我们常说的“想象力”为何冠以象字呢?《韩非子.解老》中提到人们很少能见到活着的大象,有人得到了一副死象的骨头,便据此来设想活象的样子。所以称之为“想象”。

由想象义又引申为摹仿、仿效,而仿效通常是依据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样子而进行的,由此,“象”又引申为事物的形态,如“天象”、“形象”、“景象”、“现象”等。

 

“像”和“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在使用时经常混淆,书中讲到作大象、形象、景象、象征时只能用“象”;凡做画像、塑像讲时都用“像”。当“像”“象”二字的意义可能混淆时,用“像”为宜。

 

Tommy在初学时把家和象搞混了,于是我也查了一下家字下面的“豕”
从甲骨文出发的“图画+故事”课11—— <wbr>一年级下册21课:象、像、豕、彘、豚、灬 <wbr>、火

从甲骨文出发的“图画+故事”课11—— <wbr>一年级下册21课:象、像、豕、彘、豚、灬 <wbr>、火

豕是象形字,甲骨文像竖立着大肚子的猪,据说竖起来是为了书写美观。

豕的本义是猪。而猪在古代也有大小、家野之分,野生的猪叫“彘”zhi4,家养的猪叫“豕”,《三字经》中的“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彘为什么指野猪呢?甲骨文是箭射中一头野猪,会意字,表示猎获一头野猪。
从甲骨文出发的“图画+故事”课11—— <wbr>一年级下册21课:象、像、豕、彘、豚、灬 <wbr>、火

而《流沙河认字》中的解释却大相径庭,她提到豕的古音读xi1,此乃小野猪尖叫的声音;并把彘的甲骨文解释为用特殊工具将野猪阉割,使其性情温顺,彘的古音后来为zhu1,也就是后来猪的发音。

 

此外,豕和彘在古语中都是大猪,猪和豚表示小猪,豚的部首就是表示“肉”,意思是小猪的肉嫩,这里不再扯远。

 

“点”和“照”具有相同的部首“灬”,四点水和三点水的意思可完全不同,它们是水火不容的:
从甲骨文出发的“图画+故事”课11—— <wbr>一年级下册21课:象、像、豕、彘、豚、灬 <wbr>、火
火是象形字,本义为物体燃烧所发出的光,即火焰。由火(灬)组成的字,大都与火、热有关。

《木兰诗》中“出门看火伴”中的火伴是源于古代兵制,五人为列,二列为火,即十人为一火,共用一个灶炊煮,同火吃饭的称为“火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