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国考申论材料加工技巧指导

 MissU001 2016-04-19

    根据材料作答是申论作答的第一要义,是高分的基础。这就涉及到考生的材料加工能力。众所周知,国考申论材料长,如果没有好的阅读基础都要费上好长一段时间,更别提加工材料了,所以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精细加工的,通常来讲,加工材料基本分为粗加工和细加工两种。这就要求考生明白哪些材料需精加工?哪些材料只需粗加工?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介绍一下相关经验。

    一、按照材料性质不同粗细加工

    1.有理论性材料时,非理论性材料粗加工。道理很简单,因为往往理论性材料可以作为总扩性的论点支撑,而非理论性材料往往是论据的主要构成,因此,非理论性的材料便可以粗加工来进行补充和验证。

    2.无理论性材料时,非理论性材料细加工。同样,随着考试方式的多变,申论材料的组成也逐渐趋向于案例化,有很多申论材料中理论性的材料很少,而案例材料即非理论性材料却逐年增多,这时非理论性材料就是答案的集中点,需要简单分析,所以对于这类材料要进行细致加工。
 
    二、按照材料内容不同粗细加工

    1.数据图表前后看。数据图表是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类材料,往往申论试卷中都会出现这类材料,因为数据图表是非常好的例证方法,而恰恰因为这一点,数据图表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即作为例证支撑,所以数据图表前后一般会有论点出现,这时就需要考生仔细阅读其前后的有效信息提炼加工,而数据图表本身选择略读。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数据非常简单,也不乏有让考生提炼加工的可能,需要考生灵活对待。总之,数据图表越复杂越复杂价值越小。

    2.事例案例“挑”着看。事例案例也是一类典型的论据材料,但是它和数据型材料有所区别的是这类材料往往需要我们进行筛选阅读,而并非不读。因为事例案例中会出现 一些人物的观点和做法,需要分析加工。但同时由于事例型材料简单易懂,并且比较有趣,很多考生会在上面花费很多精力阅读,甚至干扰对政策理论材料的理解,所以这里提醒考生,这类材料一定挑着看,能够冷眼旁观,客观对待。

    3.干扰过渡“学”着看。申论材料冗长复杂,是因为出题人放了很多干扰型的材料在其中,这类材料往往是对不相关背景的描述,或充当文章的一些成分。阅读材料时对于干扰过渡型的材料一定要懂得学着看,因为这类材料往往没什么实际价值,只会对寻找答案产生干扰,考生要具备将其区分开了的能力,同时,这类材料也不乏是作文写作的素材,可以整理借鉴作为己用。

    4.专家观点“辩证”看。相对于上面所述的粗加工,申论材料更重视的肯定是精细加工,而精细加工中尤为精细的当属专家观点类材料,这类材料可以高深难懂,亦可以言之无物,但又经常作为分析题出现需要考生辨析,这就需要理解观点的同时找准立场,分析证明。通常情况下申论中对待专家学者的观点最常考的便是辩证分析,所以当遇到此类材料时,加工提炼的同时要懂得辩证看待。

    5.相关做法“仔细”看。对策是申论离不开的话题,无论答哪一类型题时刻想告诉阅卷人的都应该是本人具备一定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够找到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而这些措施一部分需要考生结合材料和经验自行发挥,另外一部分则来源于材料本身,这时不得不注意的便是相关做法这类材料,往往在这类材料中对于一些微观做法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只要考生认真勾画,相信很容易找出。

    6.国家政策“理解”看。申论经常强调的一点便是理论基础,也有很多考生会在复习阶段大量的去积累一些政策法规,虽然这种积累见效并不快,但绝对也是有些用处的,起码都够帮助考生理解申论中政策观点材料。申论考试是国家选拔公职人员的有效途径,自然申论试卷中会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政策理论,但是这些内容绝不是无用的,如果能够理解好这类材料对于掌握整篇申论材料的本质,即文章主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就能够让考生宏观把控材料,在作文写作这一部分也便更能够得心应手,因此这类材料需要考生重视,并充分积累帮助理解。


更多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