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场设计女神战车的邂逅

 设计漫步 2016-04-19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曾在学生时期翻过各种画册中列为珍品的雕塑,这些场景现在就真实的摆在我的面前, 恍然间有种时空穿越之感。

“威尼斯广场”,一座建于1870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它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圆形广场,同时也是五条大街的汇合点,站在宫殿的顶部向下看就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了。这个广场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绰号:“结婚蛋糕”“打字机”等,在正面看起来还真有点像。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是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纪念堂,耗时25年才建成。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台阶下两组喷泉寓意深刻:右边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象征亚得里亚海,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最吸引我的还是这座白色建筑物上面的两座巨大青铜雕像,带有翅膀的胜利女神傲然立在四马双轮车上,右边代表的是“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代表的是“劳动的胜利”。当年在做皇后大道娱乐广场的时候曾使用过这个雕塑作为装饰 。

(吴恙先生摄影)

带有翅膀的胜利女神傲然立在四马双轮车上

(吴恙先生摄影)

威尼斯广场上的雕塑

吴恙先生摄影于艺术博物馆中的雕塑


其实在欧洲这个造型的雕塑非常常见,在德国也有一个,但寓意及来源却大相径庭。


吴恙先生摄影于德国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现在保存的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

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雕塑象征着战争胜利,勃兰登堡门曾数次遭受劫难,1807年,拿破仑攻陷普鲁士王国,大门上的四马战车连同胜利女神一起被拿破仑作为战利品带走,7年后,才被德国人带回柏林。


看到这些高大上又有历史厚重感的雕塑,我总能不由自主的感叹:经典的东西总是有征服人心的力量。但对于我内心深处却有一丝的惋惜和愧疚。


若干年前,我在设计皇后大道娱乐广场时,曾介于仿造“四马战车”的雕塑。但在当时只有从网络上下载照片作为参考外,并无其他文献和技术数值作为依据,在雕塑的整体比例上以、细节处理及结构支撑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和困难,还好最后“面子”工程算是说的过去,但在呈现在观者面前的也只是基本的雕塑形象,他们之间好像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每部分仅仅是它自己而已,尺寸不一,重心倾斜,内部中空。

吴恙先生在做皇后大道娱乐广场时与供应商探讨雕塑制作的相关图片

(这是权杖上面的鹰型部分)

吴恙先生亲自前往雕塑制作地点调整雕塑的各个细节

雕塑完成时的局部照片

雕塑在现场被开了许多洞用于研究如何进行结构支撑

雕塑在现场被开了许多洞用于研究如何进行结构支撑

雕塑完成后的安装

雕塑完成后的安装

夜晚下的雕塑

(吴恙先生摄影于博物馆)

女神,底座及翅膀的结构支撑

(吴恙先生摄影于博物馆)

雕塑马的内部结构支撑示意


如今看到真实的实物后暗暗后悔,若能早些时候亲眼参观过这些雕塑,并在博物馆中细细品读研究过它的构造与形象,结果也许会相差许多。现如今,古典雕塑可能很容易被人视为太旧,太传统,但我认为,尊重传统意味着承认艺术史的连续性,更能为后人之所用。



这里是吴恙设计微信公共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