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恒方,男,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学历,神经内科博士,硕士生导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任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郑州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神经电生理学会委员。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诊治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神经肌肉病、癫痫、脑炎、头痛、头晕等疾病及神经科疑难杂症。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获科技成果奖。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垂询,我们将以高质量的医疗技术、崭新的护理理念,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良的服务!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刘恒方
据科学统计,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而高血压是第一诱因,心脑血管疾病也是高血压病的最终结局。目前,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升高趋势,因此,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刻不容缓。本手册内容为作者行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重点在于高血压与脑血管的防治科普知识。
1、为何许多高血压患者没有就医及治疗? 在我从医的长期临床实践中,时常碰到一些瘫痪、嘴歪和手脚不利的患者,他们许多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悔恨心情告诉我,自己应该早点治疗高血压、治疗糖尿病,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今自己受罪不说,还连累家人,甚至有些人想到轻生。造成这样的原因有: A:未及时治疗 一些高血压病患者在得知病情后,由于未及时进行治疗,造成后期出现了更加严重的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B:未科学治疗 有的高血压患者以小道消息或者传言为主,采用所谓偏方、或听信江湖游医之言,自认为服用这类药物毒副作用小,孰不知目前这类药物只是辅助治疗,不能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C:性格特征 这些人大多属于脾气暴躁、人格自大、随意性强、不受约束之人,他们怀疑一切,不尊重科学,有过强的自信心,主要依靠自己的经验或者流言办事,部分中老年人的思维遗留在文化大革命的痕迹,觉得“人定胜天”。 2、常见的拒服降压药物有那些类型人群? (1)适应型:有些高血压患者因为长期适应了高血压状态,服降压药后会出现头晕、无力、睡眠增多等轻度不适而拒绝服用降压药物。 (2)担忧型:有些高血压患者担心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尤其看到药物说明书中有数十条毒副作用,怕这些毒副作用危害到自己,干脆停用降压药。 (3)医源型:如医生开具昂贵的降压药物,患者经济不宽裕,担忧花费高,从而拒绝用药。 (4)自大型:明知自己患高血压病,也有高血压症状,借口不服降压药物的各种理由譬如自己一般不用各种药物、号称不相信西医等,进而拒服降压药物。 (5)逃避型:把高血压归咎于劳累、睡眠不好、心情差、工作压力等,总认为把这些因素剔除,血压自然就下降了,殊不知我们都是社会人,没有人能够完全剔除上述因素。 (6)愚昧型:这类患者多没有文化,尽管医生给与高血压病危害的解释,但是患者仍然采取漠视的态度。 3、什么是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它们是衡量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标准,也是金标准。 (1)知晓率:就诊时大于2周以上就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病。 (2)治疗率:知道自己患高血压后2周内就已经服用降压药。 (3)控制率: 服药15天~3个月后血压稳定在140/90 mmHg以下者,最理想为120/80 mmHg以下。 据调查,我国城市人群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为35%,服药率为17%,控制率仅4.1%。一般而言,高血压患者服药越早预后越好,将来生活质量越高,患心脑血管病的几率明显下降。 4、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患者依从性差(不听医生话)、自作主张、随意改用、停用降压药、还有愚昧的表现,譬如测量的血压高,但自认为无头痛、头晕等症状而拒服降压药等。其次是医护人员对高血压的长期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等等。 5、什么叫血压?什么叫收缩压?什么叫舒张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 心脏收缩时在大动脉里产生的血压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 心脏舒张时在大动脉里产生的血压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 7、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诊断高血压时要在不同天中多次测血压,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至少2次以上时才可诊断高血压。 8、高血压有哪些分类? (1)遗传:据统计40-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如父母都有高血压病,他们的子女约有一半患高血压病;如父母中有一位患有高血压病时,他们的子女中约有1/3患高血压病。 (5)饮酒:饮酒者比不饮酒者,发生高血压病的危险增加。 (6)吸烟:研究表明,吸烟者易患高血压病。 (9)精神因素:长期生活在精神紧张、心情不舒畅、精神受刺激、环境噪音及视觉刺激者容易患高血压病。 A 头痛 常位于头部的前额、枕部(后脑)及单侧或双侧颞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多发生于清晨睡醒或者劳累、睡眠差、心情不好时。 B 头晕 多数不是真正的天旋地转而是叙述脑子不清亮。 C 颈项不适 比如脖子痛、僵硬,枕头高低要求的非常高,可有颈部扳紧感,部分被误诊为颈椎病。 D 睡眠差 主要表现为睡眠程度浅、易醒、睡眠时间少或者明显增多、入睡困难等。 E 烦躁易怒 主要表现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诱发患者烦躁易怒、常常迁怒于别人等。 此外还有头胀、耳鸣、胸闷、心悸、乏力,以及鼻出血、月经过多等。 14、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15、老年人高血压病有什么特点? 16、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有什么意义? 合理调节 高血压病人经过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恢复正常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心、逐步地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千万不能随意自行停药。如果长期服药者突然自行停药,血压会迅速升高,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使病情加重。 科学选药 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药。高血压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 18、如何选用降压药物? A 了解降压药物所属种类:譬如有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转换酶受体抑制剂、利尿剂、α和β受体抑制剂、中枢降压药等。对于患者来说因个体差异,造成药理代谢差异,使药物效果就有很大差异。因而患者服药前一般均要作一些必要的化验检查比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评价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B 降压药物选择期:一般情况下有15天到3个月期限内医生根据患者的降压效果和降压药物的毒副作用,能为患者找到完全适合终身服用的降压药物。此期间患者应该每天测量血压1~2次,至少每周找到同一位医生复诊一次以上。如果3个月患者血压仍然处于高涨状态(血压在140/90 mmHg 以上),就要认真寻找原因。 C 根据个人病情及经济情况:一般高血压患者中推荐使用廉价的降压药物,首先提高治疗率,并根据高血压诊治指南逐步提高达标率。 19.血压值降到多少为宜? 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 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 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mmHg 以下。 20. 一般用几种降压药物能使血压达标: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 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降压目的。 21、如何预防高血压病?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4)改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结构。 (5)适当体育运动,增强自身免疫。 22 血压降至正常值后多长时间高血压症能消失? 高血压患者多关心服用降压药后多长时间高血压导致的不适症状可以消失,一般而言,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值3个月后,高血压症状逐步消失。
23.什么是难治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定义:在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包括利尿剂在内的合理搭配足量的至少3种抗高血压药治疗的措施,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 24.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A 降压治疗依从性差(不按时服药、不听医生话);仍在应用升压药(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类、可卡因、甘草、麻黄)等。 B 改善生活方式失败(体重增加,重度饮酒及吸烟)。 C 利尿剂治疗不充分,进展性肾功能不全,高盐摄入。 D 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常见为单纯性诊所(白大衣)高血压。 E 测压方法有问题(病人上臂较粗时未使用较大的袖带)。 25.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什麽特殊性? 这类高血压人群一旦患脑梗死时最常见“进展性脑卒中”,当患者住院后尽管采用所有治疗脑梗塞的方法,但是患者的瘫痪肢体的瘫痪程度进行性加重,直至肢体完全性瘫痪,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人们对患者形容为“走进来,抬出去”的恶语;造成“进展性卒中”原因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导致体内动脉血管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也包括脑血管。尽管医生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却无法改变体内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治疗效果差或者无效。 26.高血压的生活指导 高血压病人要安排好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体重超重和肥胖。正常体重的简单计算方法为:身高(CM)-105=体重(kg数);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4为正常,可供参考。如体重超重和肥胖,应注意减轻体重。16、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有哪些措施? ●缓慢起床。早晨醒来,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然后慢慢坐起, 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波动。 ●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以30-35℃的温水洗脸、漱口最为适宜。 ●饮水一杯。漱口后饮白开水一杯,既有冲洗胃肠的作用,又可稀释血液,降低 血液粘稠度,通畅血液循环,促进代谢,降低血压。 ●适当晨练。不宜剧烈运动,只宜散步,打太极拳,以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 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于降压。 ●戒烟、戒酒 调整饮食习惯,控制食盐量,每天应少于6克,大约相当于一个小指肚大小所能容纳的食盐量,多吃新鲜蔬菜、香蕉、桔子,少食动物内脏、蛋、奶类、油炸食品。建议男性如饮酒,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20-30克(约合40度白酒1两),女性应少于10-15克(约合40度白酒半两)。减轻压力: 情绪不要过分激动。 学会放松,如做放松、练放松功。 ●耐心排便。排便取坐姿,切勿过于用力。便秘者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素多的 食物,可用些缓泻药。便毕站起时,动作要缓慢。 ●早餐清淡。一杯牛奶或豆浆,1-2个鸡蛋,适量的面包或馒头,加上清淡小菜即 可。不可过饱,也不可不吃早餐。 ●万勿挤车。外出切勿挤公共汽车,可步行或骑自行车。把途中的时间留得宽裕 从容些。以免心理压力大,促进血压升高。 ●中午小睡。午饭稍丰盛,有荤有素,但不宜油腻,同样不可过饱。餐后稍活动, 应小睡或休息一会儿,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 ●晚餐宜少。晚餐宜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会使夜间血液粘稠,导致血栓形成。 ●娱乐有节。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不要看内容刺激的节目。下棋、打麻将 要限制时间,要控制情绪,不可过于认真、激动。 ●安全洗澡。洗澡水不要过热,不要浸泡时间过长。 ●睡前洗脚。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脚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房事宜减。轻度高血压,可行房事,但要防过度兴奋,切忌过频。 27.高血压饮食指导 ● 禁食动物内脏。 ● 心血管病人宜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品。纤维素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又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肠管蠕动,加速胆固醇的排泄;水溶性纤维素还参与人体脂质代谢,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有效地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 ● 大麦、燕麦、大豆等都富含水溶性纤维素。宜多吃水果、蔬菜,如苹果、西红柿、香蕉、大枣、山楂、胡萝卜、黄瓜、木耳等,上述食品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 ● 宜多吃些海带、海蜇、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碘可以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以降低血脂浓度。宜常吃鱼,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生活在格陵兰岛上以鱼为主食的爱斯基摩人,心血管病发病率大大低于全世界任何地区。 ● 每星期吃一次鱼的比不吃鱼者,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