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品萃华 | 清丽雅致 生动自然——王时敏的《仿古人山水图册》

 浑圆流韵 2016-04-20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又号西庐老人、西田主人、西田遗老、归村老农等,江苏太仓人。他善诗文,长分隶,博览古今名迹。他出身书画世家,曾投师董其昌门下。他曾任太常一职,明亡后选择归隐山林,潜心习画,致力于与文人艺士交流书画以及教授学生等事情上。除此之外,他还常购买、借阅心仪画家之作,加以学习模仿。他追随董其昌的脚步,画山水多推崇宋元画法,尤以元法为重,其中受黄公望的影响最多。黄宾虹在《古画微》中对王时敏有“布置设色,勾勒渲染,悉有根柢。于大痴墨妙,早岁即穷阃奥,晚年益臻神化”的评价。
       王时敏《仿古人山水图册》为纸本墨笔、设色,每页纵28.7厘米、横20.7厘米,现藏于广西博物馆。此册引首题:“西庐逸兴,丁未嘉平,王时敏自题。”钤“王时敏印”朱文方印、“西庐老人”白文方印。尾页题识:“丁未冬日,仿宋元诸家十帧。西庐老人王时敏,时年七十有六。”钤“檂阁”椭圆印。由题识可知,此册页作于王时敏76岁之际,属其晚年作品。


图一


图二 

       图一为设色山水,左上角题“临赵大年”,钤“王时敏印”白文方印。赵大年即赵令穰,其作品多描绘水滨凫雁飞翔的情景,整体风格清新典雅。王时敏的此幅临仿之作乃青绿山水,以近景、中景、远景阶梯式布局。近景处碎石堆叠,柳枝垂岸,曲径与小桥相连,采用重设色、轻墨色的表现方式。叠石以淡墨勾勒轮廓,以三绿和赭石交织渲染。水边的青苔多以浓淡层叠的色点进行表现。近景与中景以小桥进行衔接。中景中,在平缓的坡岸上,两间茅屋被围拢在葱木叠翠之中。茅屋右侧的树木呈曲线式排列,蜿蜒融入远景的云雾中。远处,云雾笼罩,烟云与叠嶂相互缭绕,使得画面颇具缥缈的诗意。图二为王时敏仿王蒙之作。画面右上角的题款为“仿王叔明”,钤“王时敏印”白文方印。王蒙受赵孟頫的影响较大,同时又师法董源、巨然,集诸家之长并自创风格。王蒙的作品以繁密见胜,重峦叠嶂,长松茂树,气势充沛,变化多端,苔点多以焦墨枯笔点成。此幅仿作展现出画家对层峦茂树、溪流幽谷等江南山水景致的“王蒙式”刻画风格。近景处,一文人临水而坐,面前山涧溪水,身后松树挺立。中景处,山势走向蜿蜒,多苔点,墨色浓淡相交。远山巍峨,以淡墨染就。图三是王时敏对赵孟頫的仿作。画面右上端题“仿赵承旨”,钤“王时敏印”白文方印。赵孟頫崇尚“复古”。他引晋唐为法鉴,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创作理念。实际上,从王时敏的此幅仿作中并不容易看出“赵孟頫”的成分。画面中,宽疏的皴法、层层渲染的设色都更倾向于元代后期的绘画风格。图四为王时敏仿巨然的山水画。款识为“仿巨然”,钤“王时敏印”白文方印。巨然师法董源,专绘江南山水,多以矾头画山顶,以长披麻皴画山石,林麓间多绘卵石,并掩映以蔓草,多设置细径、危桥、茅屋于画面。此仿作远山起伏平缓,以淡墨渲染,使得空间感得到拉伸。画面中景处山峦独立,山麓林木丛生,其间露出宅院屋宇。在画法上,此作以披麻皴为主,皴擦、点染相协,笔墨细腻而富有层次感。近景处的茅屋、草堂呈直线排列。屋旁土丘之上,高木三两一组,枝叶茂密,墨色浓淡相交,给人以层次感和韵律感。

图三

图四

       大约在晚明时期,仿古山水画册开始流行,很多画家都绘制过此类仿古册,其中以董其昌及其传人王时敏所仿尤多。王时敏《仿古人山水图册》虽为仿古之作,却并不局限于对古人之作的详实摹写。他将古人画作中的结构特征引为己用,以丰富个人画风。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仿古册也是清初正统派画家最显著的商业标签。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