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心的行走(五)

 为什么73 2016-04-20

内心的行走(五)

2016-04-20 二郎中


        画家天天在画架前站着画着,走过去,同情地跟他说:

       “你太辛苦了。”

        画家答:

       “画画快乐,不画才辛苦。”

        我们看唐三藏西天取经太辛苦,历尽千辛就得了一个称号很不值。

        或者,当一个生命找到生命的意义并在完成意义的路上,心甘情愿是值得的,苦中也乐也是值得的,没有办法用各种看得见的理由可以解释的事。

        你之砒霜,他之蜜糖,生命有太多自我欺骗的东西,我们本应该长成我们本来的样子却在生命迷失在“我”上。“我”得到了,还会有更多的渴求,更高的攀比和唯恐失去的恐惧,得不到,会有更迫切的渴求,更深刻的失落和更悲剧的人生。

       “我”以为的“我”以为的并不是“我”以为的,“我们”以为的“我们”以为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

        我以为“我”要有地位、有财富、有名望,地位财富名望除了满足虚荣与虚弱,还证明自己的浅薄与无知,浅薄与无知到认为这些外在的依凭能解决内心的不安,稍微走过一段人生路,心里一清二楚,这些不是生命的答案。

        我会进一步认为“我”要有经验,有知识,有学问,经验知识学问也是如此,除了满足虚荣与虚弱,还证明自己的浅薄与无知,浅薄与无知到认为这些能解决内心的不安,稍微走过一段人生路,这些可能也不是生命的答案。

        我们总生活在这些假象里,紧紧抓住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可以给出很多高尚伟大光荣的光环,以长辈谆谆教诲出现,以专家头头是道出现,说法很多,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们会知道这些不是答案。

        可我们非常喜欢这些答案,我们非常喜欢紧紧抓住这些答案让别人来走。

        别人眼里的答案,未必是自己生命的呼唤。

        生命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我”不一定要显赫,不一定要富贵,不一定名声大噪,生命本来自在,生命本来开心。

        开心与生俱来,自在本自如在,只是我们忘记了自己是谁。

        如果“我”是一颗小草就长成一颗小草,如果“我”是一丛灌木就长成一丛灌木,如果“我”是一颗大树就长成一颗大树,不同的人生都可能领悟天地智慧的不同渠道,法法平等,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哪一种比哪一种更高贵。

        不干扰平常,不以平凡为敌,每个生命都有本身的样子,或许找到自己在了才“自在”。

       《妙华莲花经》有一品叫《安乐行》,菩萨万行,安住乐行。

        一个能“安”,安而能乐,安而能行,家里有女能“安”,女为阴,阴者通荫,荫蔽有德行之人,换句话说,有德才能安。

        一个能“住”,住而能乐,住而能行,自己在,心中有别人在,扩而充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万物。

        或许,安住乐行才是内心行走的归宿。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