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生读书会丨04.20共读:《邓铁涛诊余医话》之五灵止痛散

 为什么73 2016-04-20

十四、五灵止痛散


痛证被卫生部列为 1983年全国中医急症攻关协作项目,为配合这一全国性中医急症科研工作,我献出家传验方———“ 五灵止痛散”。


(一)验方来源及药物组成

五灵止痛散即由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合冰片(梅片)组成。它是我父邓梦觉先生所拟的止痛药散,用以治疗各种急性痛证,加之自己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疗效确切。


失笑散源出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宋代官商设立的和剂局(即现药局)出版,和剂局专门管理药材和药剂的经营业务,它将各地所献医方经试验有效后,依方发售,失笑散就是经当时国家药局试验有效可发售于市民的一张方子及一种药散,历史悠久,因而它治疗痛证疗效可靠。


失笑散药性平和,味数简单,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通利血脉止痛,古人谓用本方后,痛者每在不觉之中诸痛悉除,不禁欣然失笑,故名失笑散。近人对失笑散进行药理研究,证明它能够提高机体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动脉灌流时间,防止或削弱动脉血栓形成,并对机体有明显的镇静止痛作用。失笑散中的单味药物,五灵脂能够缓解平滑肌痉挛,蒲黄可缩短凝血时间。所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记载:五灵脂“主气血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蒲黄“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古人的临床经验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前人用失笑散止痛,偏重于血瘀方面,而对气滞、邪闭所致的痛证似兼顾不够。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这是中医认识痛证的高度理论概括,也是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因此,如果在失笑散里再加入一种强有力的通利脉络、走窜气分的药物,其止痛效力会得到更大发挥。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摸索,认为冰片(梅片更佳)最合适。冰片是凉开药,气味芳香走窜,有行气通络、辟秽开窍、清热止痛的作用,加入失笑散方子,相得益彰。然药方份量之比例,又几经研究加以调整,时历半个世纪方才定型。按定型后的份量配制的药散疗效肯定,嗣后该药交广州中药三厂采用新工艺研制成成品药投放市场。


(二)药理毒理试验报告摘要

(1)五灵止痛散1.25~2.5克/千克能减轻小白鼠小肠蠕动,它与吗啡、阿托品能抑制小肠的推进运动的药理作用相似,从而提示五灵止痛散很可能是一个镇痛药或解痉药。


(2)五灵止痛散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以1.25克/千克的抑制扭转反应率是51.2%,而2.5克/千克的抑制扭转反应率是65.2%,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一特性与延胡索乙素相似,对月经痛疗效好。


(3)对外源性组织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离体回肠收缩有松弛作用,证实了五灵止痛散能对抗致炎、致痛介质组织胺和乙酰胆碱。


(4)五灵止痛散小鼠灌胃给药,观察7天,其LD50大于7200毫克/千克,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可见本品毒性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止痛药。(以上系根据张荣:《五灵止痛散鉴定材料》,广州中药三厂内部资料)


5. 典型病例介绍

(1)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吴某,男,53岁,干部。1983年3月23日上午以“心前区闷痛”为主诉入院。患者曾于1982年6月在广东省某医院住院诊断为下壁心肌梗塞,经抢救后好转出院,一直靠服用消心痛维持。但近4天来心前区闷痛反复发作,伴心悸、气短、汗多、作呕、口干苦。检查:脉搏92次/分,血压13.3/10.7kPa,精神倦乏,短气懒言,形体肥胖,心率92次/分,律整,心音低钝。心电图:慢性心肌缺血。舌瘀暗,苔黄腻,寸口脉弱,关脉弦。中医诊断:胸痹证。(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处理:五灵止痛散0.3克舌上含服,服后30分钟心前区疼痛消失,且无既往服西药消心痛后头发胀之感觉。留观期间以五灵止痛散0.3克每日3次常规口服,并停用消心痛等西药,3月27日心电图复查结果:“心肌供血改善,属正常心电图。”


(2)胃脘痛(慢性胃炎)   苏某,女,57岁,社员。1983年3月27日上午10时入院。患者主诉上腹部隐痛3个月,伴嗳气反酸,胃纳差,口干,腹压痛,喜按,无反跳痛。舌胖淡嫩,苔薄黄,脉弦细。大便常规:钩虫卵(+)、鞭虫卵(+)。潜血试验阳性(+++)。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①胃脘痛(慢性胃炎),②虫证(钩虫感染),③血证。处理:入院后即以五灵止痛散0.6克口服,每日3次,疼痛逐渐缓解,4 小时后疼痛无再发作。次日又继续以五灵止痛散0.6克,每日3次,连服12天,并配以和胃疏肝、清热理气中药、西药驱虫,住院期间未有用其他特殊止痛药物。患者于4月8日出院,胃脘痛证消失,大便常规检查及潜血试验均转阴性。


(3)胁痛腹痛(胆道蛔虫症)   黄某,男,27岁,工人,1983年4月21日晚上10时20分入院。患者右腹及脐周阵发性疼痛2天,在厂医疗室肌注止痛针(不详)2次,未见好转,1小时前又再发阵发性腹痛,呕吐胃内容物,口干口苦,前往附院急诊收住入观察室。查:急性痛苦病容,辗转体位,心肺未见异常,腹肌稍紧张,右上腹及脐周压痛明显,反跳痛(士)。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紧。血象:白细胞14×109/L,中性19%,淋巴20%,伊红61%。大便常规:蛔虫卵(+)。中医诊断:腹痛(实痛)、胁痛(虫痛)。西医诊断:腹痛原因待查(胆道蛔虫)。处理:即用五灵止痛散0.6克口服,10分钟止痛,患者自诉吞服五灵止痛散后胸腹有冰凉舒服感觉。后又按常规0.6克每天3次,连服4天,中药胆蛔汤加味驱蛔,4月25日出院,临床症状及腹部体征全部消失,血象复查正常。


(4)痛经  何某,女,14岁,学生。1983年12月22日晚上9时20分急诊。主诉小腹疼痛1天。患者月经初潮3次,每次月经来潮时第 2 天少腹疼痛。本次月经12月22日来潮,少腹阵阵作痛,面青,伴有便意,频厕不解,月经周期短,量一般,色深红,有瘀块。诊断:痛经。处理:五灵止痛散1克,分2次服,9时20分服0.5克,痛势减轻,继服0.5克,9时50分疼痛完全缓解。(新会县中医院提供)


(5)带状疱疹疼痛  朱某,女,50岁,工人。1983年4月15日就诊,主诉右胸胁疼痛起水疱已1周。检查:右胸胁部有多片簇集之小水疱,基底皮肤潮红,各片水疱沿肋骨走向呈带状分布。诊断:带状疱疹。处理:五灵止痛散1克,服药2小时后疼痛即明显减轻,其后连续服用,谓服该散后止痛效果能维持5小时。(广东省中医院提供)


(四)讨论

(1)家传验方五灵止痛散,交由广州中药三厂采用新制备工艺研制后,在临床验证中,证明其疗效可靠,与原手工制作之药散疗效基本一致。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室首先应用五灵散观察各种痛证100例,总有效率为88%;全省8家医院(含中医学院附院)共观察544例,总有效率亦为88.8%。经过严格的临床验验确认五灵止痛散疗效稳定。


(2)五灵止痛散为中医治疗急性痛证开辟了又一新途径。我们认为用其治疗痛证,还须结合病因考虑,五灵止痛散用于症状治疗,意在急则治其标;病因治疗在后,意在图其本。这样既可以观察到止痛散的疗效,亦有利于症状缓解后,赢得时间进行辨证论治。


(3)据临床观察,五灵止痛散对于胸腹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据记录,最快10分钟,最慢4个小时,完全止痛一般在30分钟至60分钟左右。其止痛有效维持时间,0.6克一般可维持1~2小时,最长可达12小时。它与西药杜冷丁(止痛作用快,维持2~4小时)、吗啡(止痛维持4~6小时)、阿托品(解痉止痛维持4~8小时)相比,虽然略逊一筹,但它对于一些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并伴有口干口苦的疼痛性疾病尤为适宜。


(4)综上所述,从五灵止痛散验方来源及文献之整理,到实验室试验及毒理试验检测结果,最后通过临床病例验证观察,证实该药具有行气通经、祛瘀散结、芳香辟秽之功效,临床适用于因气滞、血瘀、邪闭所致的胸胁痛、胃脘痛、痛经、腹痛、头痛、牙痛等,亦可用于扭挫伤、骨折、肿瘤所致的痛症。该药于1984年8月通过广州市卫生局组织技术鉴定,由广州中药三厂(现名广州众胜制药厂) 生产出品,批准文号为:粤卫药准字(85)第AB-024号(散剂)。粤卫药准字(85)第AB-025号(胶囊剂)。


五灵止痛散散剂:用开水送服或舌上含服,每次0.3~0.6克,痛时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