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宗因“偶然因素”平反的“杀妻案”

 nizijun 2016-04-20

一宗因“偶然因素”平反的“杀妻案”

    □唐宝民

    据《清稗类钞·讼狱类》记载,清雍正末年,麻城县有个叫涂如松的人,娶了一个姓杨的女人为妻;夫妻二人感情很不好,经常吵架。杨氏每次回娘家,都要住好多天才回来,涂如松对此十分不满。又有一回,杨氏回娘家又住了很多天,回来时,夫妻二人再次发生了争吵,涂如松一气之下动手打了杨氏,杨氏便离家出走了。起先,涂如松以为杨氏回娘家了,但数日后也未见杨氏回来,他就去杨氏娘家找人,到那儿才知:杨氏根本没有回娘家,而是失踪了。杨氏的弟弟叫五荣,五荣怀疑姐姐被涂如松杀害了,就到官府告状,说涂如松杀害了自己的姐姐,要求官府依法判处涂如松死刑,为姐姐偿命。麻城知县叫汤应求,是个正直的官员,办案一向认真。汤知县接了五荣的诉状后,亲自审问了涂如松,又到涂家的周围邻居中进行暗访,认为五荣的指控缺乏证据,所谓的杀妻一事无法定案,因此便没有立案。

    那么,杨氏去了哪里呢?原来,杨氏躲在一个叫冯大的人家里,这个冯大,是杨氏的奸夫,在杨氏与涂如松结婚前就一直保持不正当关系,这次被涂如松打了以后,杨氏便跑到了冯大家中。因为五荣告状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城,冯大的母亲担心惹祸,便想主动到官府说明情况,冯大于是害怕了,便找到了五荣,说你姐姐没有死,在我家里呢。

    五荣得知姐姐还活着后很高兴,但转念一想:如果此事让官府知道,就便宜了涂如松,弄不好,他还会告我一个诬告罪,那可就麻烦了!五荣认识一个叫杨同范的生员,他便找杨同范商量,请杨同范给拿个主意。这个杨同范,之前见过杨氏,一直贪慕杨氏的姿色;听了五荣的讲述后,便想把杨氏占为己有,于是就对五荣说:“我是生员,官府不敢到我家中搜查,所以,让你姐姐到我家吧,保证没有什么事!这个官司呢,你还得继续打下去!不能便宜了那个姓涂的!”五荣于是悄悄把杨氏送到了杨同范家中,杨同范便把杨氏藏到了夹壁墙中,据为己有。

    五荣在杨同范的指使下,继续告涂如松,要求将涂如松治罪,好在汤知县是个正直的官员,他以没有找到杨氏尸首为由不予立案,从而使五荣的诬告没能得逞。

    时间一晃就过了一年。这时,有一个姓黄的乡民家中的家僮病死了,黄家便把尸体埋在河滩,因为埋得太浅,尸体被狗扒了出来,当地的地保得知情况后,便请汤知县派人查验。汤知县派验尸官李荣前往查验。杨同范得此消息后,便让五荣假认尸体为杨氏,并拿出银两贿赂李荣,让李荣报告汤知县说尸体是女性。

    李荣也是个正直的官员,拒绝了五荣的行贿,并将验尸结果向汤知县据实报告。杨同范见此情形,立即让五荣到总督那去喊冤,于是,五荣上访到总督府,状告汤知县及李荣徇私枉法。

    总督名叫迈柱,了解了案由后,指定广济县知县高仁杰重新验尸。高仁杰委派县里的一个姓薛的验尸官前去验尸;杨同范又命五荣向薛姓验尸官行贿。薛姓验尸官拿到银子后,竟然上报说所勘验的尸体是女尸且肋骨有重伤。

    杨同范指使五荣趁机诬告汤知县受贿、李荣谎报案情,迈柱也未作调查,就信以为真,指令高仁杰查办此案,并下令将涂如松、李荣等拘押起来,同时参劾汤应求。高仁杰是试用知县,一心想转正,急于想把此案快速审结、办成铁案以表现自己,所以,对此案格外用心。在审讯时,涂如松、李荣坚决否认对自己的指控,不肯认罪。高仁杰便对他们刑讯逼供,将二人打得两踝露骨头,让二人跪在烧红的铁索上……二人受刑不过,便屈招了,而李荣更冤死在板杖之下。

    高仁杰将二人的交代材料整理好,谎称李荣在审讯过程中突发急病病亡,坐实了“涂如松杀妻案”,将结果上报到了总督府。总督迈柱作为上一级官员,本应严格把关,然而,他看完高仁杰的奏报后,竟然一句都没过问,就不负责任地将此案上报,要求将涂如松等人判处斩绞之刑。

    好在苍天有眼,不久之后,杨同范的妻子早产,请一个老太太来家里接生,因为是难产,杨妻十分痛苦,在老太太给她接生时大喊“救命”;藏在夹壁墙中的杨氏听到后,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便走了出来……事情暴露后,杨同范给了接生的老太太十两银子,让她不要将此事声张出去。但那个老太太回到家中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让儿子带上贿银到官府告发杨同范。官府立即到杨同范家找到了杨氏,并将杨同范抓了起来,随后又将五荣也抓了起来,案情因此真相大白,涂如松被无罪释放。

    这个案子,案情并不复杂,本不该成为冤案,之所以酿成冤案,一是由于薛姓验尸官见钱眼开、谎报验尸结果;二是由于试用知县高仁杰想通过办理此案转正,因此草率行事,用刑讯逼供的方式获取口供并匆忙结案,致使当事人蒙冤受屈;三是终审法官(总督迈柱)不负责任,没能起到监督把关的作用……汤知县及验尸官李荣都是正直的官员,所以案子在他们手上,没有酿成冤狱,但他们的正直行为却得不到上司的支持,反而受到打击、迫害。

    坚持正义的官员受打击、枉法裁判的官员得到信任,能不发生冤假错案吗?此案最终获得平反的原因,也颇耐人寻味:如果不是因杨妻难产接生婆偶然发现了杨氏,恐怕涂如松就得成为刀下鬼了。可是,偶然发生的事毕竟是不确定因素,靠偶然因素来平反冤假错案,恐怕和中大奖的概率一样小,又有多少蒙冤者能成为幸运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