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食物别光看营养成分

 阡陌躬耕 2016-04-21

选择食物别光看营养成分
唐芳

        近年来,人们吃东西更讲究的是食物本身的营养,不少人在采买食品时也会留意“食物营养成分表”。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提醒说,判断食物营养价值,不能只看数据。食物对个人是否有营养,主要跟五方面相关:即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密度、抗营养素因素的含量、营养素的利用率和食物的营养贡献。

        营养素含量

        食物的营养素含量与其品种、产地、栽培、储藏方式、加工烹调,甚至吃的是哪个部位都有关系。

        同一种食物,营养素含量可能不同。以猕猴桃为例,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其营养素含量各有不同。同样品种的猕猴桃,国产的和进口的,其营养素的含量又有差别。

        此外,食材营养含量高,加工后的成品却不一定。像是吃核桃能健脑,喝核桃饮料就差了,因为核桃饮料加了糖和添加剂。吃五谷杂粮对控制血糖好。但打成浆喝,效果却不理想。

        营养素密度

        对于“三高”和要减肥的人来说,关注食物的营养素密度,可能比关注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更重要。营养素含量,就是每100克食物含有多少营养素;而营养素密度,则按热量计算。每1000千卡能量的食品中,食物所含微量营养素越多,其营养素密度越高。食物的营养素含量高,并不能说明其食物的营养素密度高。

        比如许多人一提到补钾,就吃香蕉。其实香蕉的能量和热量很高。也就是说,香蕉的营养素密度并不高。这样一来,三高人群或是想要减肥的人为了补钾而常吃香蕉,热量就容易控制得不好。要想“两全其美”,范老师建议另一种水果:番茄。番茄的钾含量不算很高,但热量和糖分却低。因此番茄的营养素密度就较大。补钾不是一味挑钾含量最高的食物香蕉,还要增加一些低热量,但钾含量还不错的食物。

        抗营养素因素

        抗营养素因素是食物中妨碍消化吸收的因素,存在于天然食品中,通常味道发苦发涩。抗营养素因素主要妨碍人体微量元素的吸收,还会跟体内消化道多种酶结合,降低消化酶活性。但抗营养因素不全是坏的。不同人群,身体状况不同,吃多少,怎么吃也有讲究。

        常见的有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单宁、草酸、致甲状腺肿因素、多酚类物质等。抗营养因素并不可怕,通过一般性的烹调加工,一般可以消除。下面主要说下常见的三类抗营养素食物:

        豆类宜煮熟煮烂 豆类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剂不利于吸收。但红豆、绿豆和芸豆等只要煮烂了,其蛋白酶抑制剂几乎都可消除。只有黄豆和黑豆,因为所含的蛋白酶抑制剂有抗热的成分不会完全消除。所以,应在泡豆后把水倒掉,再用豆浆机打浆,其抗营养因素会少至12%左右。再多煮可降低到5%。而生豆直接打浆,存留的抗营养因素会多一些。

        杂粮宜发酵再食用 杂粮、豆类和坚果等都含有植酸。植酸会使体内对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下降。但通过发酵和加植酸酶可去掉。

        菠菜和韭菜吃前焯一下 草酸会影响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也是一个抗营养因素。菠菜和韭菜就是其代表蔬菜。凡是植物都有草酸,只是含量不同。草酸能使植物不被病虫所侵害。

        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是指人体对食物的吸收。有些食物,吃进去的不一定等于身体得到的。尽量选择抗营养因素少,吸收利用率高的食物。

        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可采用浸泡、发芽、发酵等方式,大幅降低植酸、丹宁、蛋白酶抑制剂等的活性。另外通过食物之间的搭配,如吃含钙的食物,配维生素D等,可改善钙的吸收利用率。

        食物的营养贡献

        食物的营养贡献由食物的营养素含量、食物的可能食用量、食物的营养素利用率、食物的可获得性构成。

        根据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有些食物的营养素含量高、吸收率高,比如虾皮。但可能一年只吃几回,或是吃多了也吃不下,且每次只吃几克。那么它每天的贡献就较少。而青菜的食用量则大得多,对补钙贡献量自然更大。总之综合判定食物营养价值时,要考虑以上种种因素。

        甘肃日报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第15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