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阅读素养别走错路

 阡陌躬耕 2016-04-21

提升阅读素养别走错路

袁少民

    阅读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它是学校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提高写作能力还是提高阅读能力

    目前阅读教学课堂大面积流行读写结合,似乎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是提高写作能力。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点不放在文章的精神和内容,而放在文章的写法上。这表明教师对阅读与写作的区别认识不清,也表明教师对阅读能力的内涵认识不深。在阅读素养的定义中,阅读能力主要指“理解文本、解释含义、推论、评价”等方面。

    提升阅读素养,关键在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筛选能力,整合能力,阐释能力,鉴赏、反思与评价能力。提高学生认知和筛选能力,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如适当增加阅读的文章长度,训练学生在超出以往字数的文章中检索特定信息的能力;基于文本提出具体指向问题,可培养学生学会回归文本检索支持答案的信息。提高学生整合与阐释能力,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并联系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推理。提高学生反思与评价能力,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补充相关案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相关案例的类比和对比中反思与评价。

    提供文学类文本还是提供说明类文本

    目前阅读教学课堂提供的多是文学类文本,主要以故事、诗歌或戏剧的形式呈现,而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说明类文本,如说明书、广告、图表、地图和索引等,较少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出现。这表明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阅读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能够应对其日常生活,是为帮助学生获得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是培养其分析、推论和与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其次才扩展到学术和文学层面。

    文学类文本注重学生在思想上的交流,学生难以触及真实的世界,也无法掌握在真实世界中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越来越复杂,人在生活中所要求的技能越来越多样化,这对学生阅读的广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现实生活能力,在提供文学类文本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大量提供说明类文本,以提升阅读与生活的结合度。

    教师要善于根据阅读主题扩展说明类文本素材,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向。如学生阅读《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扩展从居家地出发到达桂林的路线图,作为补充的说明类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教师还可鼓励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说明类文本的讲解。

    教授阅读内容还是教授阅读策略

    目前阅读教学课堂盛行教文本内容、教教材、跟着文本内容跑等做法。这表明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如果说阅读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那么阅读教学教的就应该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技能或策略。

    按照阅读素养的三个方面,即获取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加强阅读策略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以提升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素养。

    教师要教给学生获取与检索的阅读技巧:先在设问中找出关键词,然后依据关键词定位原文相关信息,最后对原文信息与设问信息进行配对分析。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整合与解释的阅读技巧:根据题干问题,在文本中查找相关细节信息,并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整合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需要联系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推理,理解作者未明确表述的意义。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反思与评价的阅读技巧:根据学生的经验与知识,结合文本内容的实际信息,对目前认知结构作出同化和顺应,这需要考生以文本信息为依据,以自己的经验认识为基础去寻找真知。

    (作者单位:湖北省广水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中国教育报第9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