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子还是韭菜

 圆角望 2016-04-21

◎ 冯 娜

小时候,人们要是嘲笑一个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么文绉绉的词,只会说“你瞧瞧,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楚”——这个“梗”是有真事儿做铺垫的,调侃的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据说那些来自大城市的知青们,在春天万物新绿的田野间,看到鲜嫩的麦苗,将其当做韭菜割回去炒。斗字不识的老农终于在这些戴着眼镜、样子斯文的人那里找到了某种优越感,这“把柄”成了嘲笑书呆子们的确凿证据,广为流传。

我的老家,中国的西南地区,干涸的高原土地上麦子铺满田野的春天是让人欣喜的。但我想这种欣喜对于远离自己城市的青年们来说只有短暂的新鲜感。麦子从发芽、生长、抽穗、低穗,要经历漫长的时日和辛苦的劳作。无法想像那些曾经握笔的手要怎样扛起锄头给麦子除草,又要如何拿起镰刀收割扎人的麦穗。有一年初夏,我站在一座山坡看着人们收割冬麦。贫瘠的荒坡被开垦出不规则的山地,没有办法播种其他作物,只有小麦、土豆。很久没有下过雨,半是砂石的土地和焦黄的麦穗含糊地混在一起。风呼呼吹着,人们低头弯腰、再低头弯腰……没有传说中“金黄的麦浪”那种丰收的喜悦,只有遥远边地最朴素最艰辛的生计。我想起了小时候人们的笑话,没有感到可笑,反而感到了一种深刻的悲伤,多少人的青春在这样薄凉的土地上悄然流逝,他们是麦子还是韭菜根本不重要。

绝大多数中国人关于麦子的印象肯定不是海子诗歌中那样孤独的精神意象,它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资源。麦子的种植历史悠远,在《诗经》中已经有大量的关于麦子的记载,还有了大麦和小麦的区分,据考证《诗经》中的“来”指小麦,“牟”则指大麦。《诗经》中人们反抗沉重剥削和压迫最著名的诗句当属“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黍和麦在当时都是重要的作物,是最基础的粮食来源。人们对于乐土和乐国的想像莫过于没有“硕鼠”的压榨,能够安享自己土地上长出的粮食。

而在《鄘风·载驰》,为故国存亡而焦心的许穆夫人,在麦子浓密的田野间彷徨,“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这情形不仅掩映着内心挣扎的人物,也从客观上说明在当时中国的北方已经大范围种植麦子。在南方的水乡,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在水资源并不丰沛、气温较低的北方土地,麦子便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北方人因之也以面食作为主食。

今天,我在没有麦田的城市中看到很多影视作品中大量出现风吹麦浪的浪漫景象。我会觉得很恍惚,想到小时候的笑话,想到未来,一定会有许许多多辨别不出麦苗和韭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