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满﹒诗经植物之芃芃其麦

 摄影与诗歌 2022-05-20 发布于北京
芃芃其麦

作者:青谷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海子《麦地》

古人说话有时很怪。初听莫名其妙,细想才知其中道理。比如,说小满有“三候,麦秋至”。明明初夏四月,怎会与秋天搭上关系呢?而古人明白,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就因为时值初夏,对麦子来说,却饱满如百谷成熟之秋。想起童年在乡下大姐家看到的景象,农家人在田间、场院、机房挥汗割麦、打麦、磨粉、做麦饼,感觉古人的话真含有智慧。

收获荞麦 1874(法国)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一部《天工开物》,中国古代工艺的百科全书,把粮食摆在第一位,让我们知道了:

     北方小麦要经历四季的气候变化,从春天播种到来年初夏收获。南方小麦的播种期和收获期经历时间较短。江南的麦子在晚间开花,江北的麦子则在白天开花。种麦方法和所用工具,南方和北方也不同。北方黑土疏松、易耕作,耕和种同时进行。用牛拉着起土工具,边走边撒种。播种后,再用驴拉石磙压土埋种。土压紧了,麦种才能发芽。南方土壤不同于北方,得先将麦田多次耕耙,然后用草木灰拌种(防害虫蛀蚀,北方有用砒霜拌种),用手指拈着种子点播。接着用脚跟把土踩紧,代替北方用驴拉石磙压土。

我们现在说的麦子,在诗经年代是对粮食作物的总称,包含了大麦、小麦在内。《本草图经》把小麦列为“五谷之贵”。但古时对“五谷”有不同说法,《孟子》称有稻、黍(黄米)、稷(小米)、麦、菽(豆)。而《周礼》 所指是麻、菽(豆)、麦、稷、黍,而独遗“稻”(大米)。按《天工开物》的解释,原因是前代著书的圣贤是西北人,那里人吃的主食不像南方人以大米为主。而明代中国人的食用粮,以大米(稻子)占十分之七,小麦、大麦、小米和黄米共占十分之三。

麦田之神 1888(英国)弗兰克·迪科塞尔(18531928

世上种小麦的土地数量有惊人的6亿英亩,这些土地大多曾是森林和草原。据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说,小麦“相比任何其它已知的生物,更加多元化,入侵了更多新的栖息地,繁殖得更快,演化得更迅速且不会灭绝”。以小麦在人类文明历史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它被排在影响地球的100种生物的第19位。其中,美国农学家诺曼· 布劳格博士(1914-2009)培育了不是任何一个古老品种的新杂交小麦(农林10号),让产量平均水平增加10倍以上,在20世纪中期使许多地区避免了饥荒,包括中国和印度,超过10亿人能成活至今多亏了他。1970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6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表示,他“比其他任何存在过的人拯救了更多生命”。

面包静物画(美国)萨莉·法玛·科克伦(1988年生)

小麦原本是野生草,它的驯化历史有一万年以上。人类把它作为主食之一,是深刻体会到了麦子具有的价值。当它的汁液进入人的肠胃,分解吸收,营养长成了血液肌肉。小麦始种于中亚,中国也是发源地之一。记录麦子的最早文献是甲骨文中“正一月曰食麦”,之后是诗经。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幽风·七月》

从新疆出土的商代小麦粒、安徽毫州出土的西周小麦粒,后人能想象出先辈农夫刚忙完收藏豆麦稻麻和高粱,回头又种百谷的辛苦场景。像所有物种都在进化一样,麦子从最初的野生草发展到现在,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所有物种可能有无限多的进化方式。有个成语叫“兔丝燕麦”,形容有名无实。说兔丝这野草,有丝之名无丝之实,不能用它纺织成布匹;燕麦也是有麦之名无麦之实,不能把它收获为粮食。而现在,我们知道燕麦也被人类驯化成了食用粮。
 
很多文明都把麦子看成神奇的植物。古埃及人相信,是重生之神奥西里斯让第一颗麦粒在尼罗河三角洲萌芽。那里有四十种左右的面包和其它烤制品,在专为死者制作的供物中,面包和啤酒是来世生活的主食。基督教把小麦和神联系在一起,信徒们把吃小麦做的圣饼,象征上帝的拯救,是精神食粮。圣餐中的“生命面包”和葡萄酒一道用来滋润人的灵魂。在古希腊神话中,谷物女神德墨忒耳给了英雄特里普托勒摩斯一辆双龙拉的车和一束麦穗,让他把小麦传播到全世界。想想如果没有了麦子,多少人将会因饥饿死去。

培根的面包静物画(美国)萨莉·法玛·科克伦(1988年生)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魏风·硕鼠》

麦子和人一样,也经历受苦受难。虫害,病患,气候异常是自然灾害。为人熟知的麦锈病和黑粉病,是受到非常有破坏力的“黑粉菌”侵染,常发生于燕麦、大麦、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穗部。生物学家追踪到,这种菌的菌丝体在小麦叶和茎的组织中长出分枝。当产生大量孢子后,会迅速地萌发、传播。夏季即将结束时,同一株菌丝体的孢子实体,覆盖黑色的细胞壁,出现在小麦残茬上。经过冬眠,在来年春天萌发,掉落在春小麦上,导致发生锈病。而《硕鼠》里的硕鼠,是奴隶主可憎的窃食者形象。他们贪得无厌剥削农人,使得粮食丰收也成了灾难。所谓“四海无野田,农夫尤饿死”,非天灾,是人祸。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在白居易《观刈麦》的画面中,除辛苦劳作的刈麦者,还有比米勒《拾穗者》更悲苦的形象:左手抱孩子的贫妇,臂弯里挂着破竹筐,右手在捡人家落下的麦穗。她是被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折变了,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而到天寒地冻时,无食充饥,只有四处乞讨。

拾穗者 1857 (法国)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 巴黎卢浮宫藏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鄘风·载驰》

行走在田野上,麦子长得丰美旺盛!实际背景却如《左传》所言:“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中国文学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诗人──卫国的许穆公夫人,听到卫国将亡的消息心急如焚。她行走在田野上,看麦子旺盛却无人收割,心中满怀哀伤。麦子与社禝相连。她精准地知道,要救水火中的卫国,单靠自强图存远远不够,需要有大国站出来作后盾。正是她孤身一人扶辕驾车,及时向大国呼告,感动了齐桓公出兵保护,帮助卫国重建了家园。这忧国胸襟,影响了后世中国人的精神秉性。

麦田 1881 (法国)克劳德·莫奈(18401926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落入地里,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黑麦是小麦的近亲,被认为档次更低。但黑麦比小麦更强壮,也更适应不理想的生存环境。这让我想起另一国度的诗人,在“音乐和博物馆”中度过幸福童年的“俄罗斯诗歌女王”茨维塔耶娃。她与荷马一样,忘情于自由田野上升起的曲调:

我向俄罗斯的黑麦致以问候,

还有那村妇歇息纳凉的田畴……

朋友啊,我的窗外淫雨霏霏,

不幸和遐想充塞我的心头……

你沉浸在淫雨和不幸的曲调中,

犹如荷马为六韵脚诗歌而忘情。

把手伸给我吧──但要待到来世!

在这里呀──我的双手腾不出空。

谁会想到,家乡黑麦是怎样不幸地悸动?1937618日,长期异国漂泊后的茨维塔耶娃,不顾一切带着儿子穆尔返回俄罗斯。827日,女儿当着她的面就遭逮捕,判8年劳改。1010日,丈夫因参加白军的政治问题也被逮捕。19418月,丈夫被枪决的当月,31日她上吊自杀。贴身内衣口袋里有留给儿子的信:“……我已陷入绝境。”房东大婶却说:“她的口粮还没吃完呢,吃完上吊也来得及啊!”她被草草葬在叶拉布加山丘上。如果俄罗斯山丘现在还长着黑麦,我真希望她吃到。

冬小麦 1910(俄罗斯)齐内达·塞莱布里阿库娃(1884-1967

在纪德的《普洛塞耳皮娜》(四幕交响曲)结束时,一首合唱曲由普洛塞耳皮娜教给幽灵们接受甚至喜爱自己的命运:

……弯腰的收割者

在收获小麦已然枯萎的冬季。

大车吱吱扭扭……

满载夏天金黄的麦捆运回去。

赫卡忒在光秃的田野往前走。

合唱声量越来越大,迸发命定的庄严力量。此刻的赫卡忒不再是第一幕出场时的美丽姑娘,而成了下界冥后、夜的幽灵和魔法女神。显然,所有人像弯腰的收割者,辛苦一生,从满载金麦捆走到枯萎冬季,最终都要“回去”,且一去不回,而麦子会重返地面。

麦穗  1890(荷兰)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

现在的世界粮食价格,受俄乌战争影响,大豆、菜籽、油脂、玉米、小麦等价格均临近或已触及10年高位,全球油脂油料及谷物的供应和出口更加紧张。2021年我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占总产量(68285万吨)的24.1%。农作物种子的87%需要依赖进口。受疫情防控影响,今年北方部分产粮区准备工作已经滞后,但以防疫名义随意限制农民备耕和春耕的事件仍不时发生。如不采取坚决措施,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粮食供应将更加雪上加霜。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战争也是麦芒的战争。
 

诗经植物志专栏作者 | 青谷
题图 网络  编辑排版 | 如故

文章由本号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诗经动物、植物、二十四节气 合集

立春﹒诗经植物之寒有梅信   雨水﹒诗经植物之南山其蕨
惊蛰﹒诗经植物之华如桃李   春分﹒诗经植物之葛萧艾语
清明﹒诗经植物之杨柳沉浮  谷雨﹒诗经植物之降观与桑
立夏﹒诗经植物之瓜豆永好  小满﹒诗经动物之朝暮蜉蝣
芒种﹒诗经动物之百劳鵙鵙  夏至﹒诗经动物之蝉鸣时节
小暑﹒诗经动物之床下蟋蟀  大暑﹒诗经动物之宵行其命
立秋﹒诗经动物之蜂的螫针  处暑﹒诗经动物之鹰扬自天
白露﹒诗经动物之鸿雁嗷嗷  秋分﹒诗经动物之细听虫曲
寒露﹒诗经动物之三重雀奏  霜降﹒诗经动物之豺的兽祭
立冬﹒诗经动物之雉入大水  小雪﹒诗经动物之象达百岁
大雪﹒诗经动物之虎与阳交   冬至﹒诗经动物之鹿斯之奔
小寒﹒诗经动物之防有鹊巢   大寒﹒诗经动物之鸡鸣昧旦

摄影与诗歌文艺店 推荐书籍

《万物有灵》礼盒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