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筑仁成长】语言暴力对孩子造成一万点伤害

 lttc 2016-04-21

案例

某 初 中 一 年 级 学 生 小 李, 因 为 偷 窃 同 学 的 钱 包 被 学 校 停 课 一 周 作 为 处 罚 , 最 近 又 因 打 架 , 学 校 通 知 父 母 :最 好 将 孩 子 转 学 。 家 长 请 求 不 要 让 孩 子 转 学 , 一 是 孩子 已 经 转 了 很 多 的 学 校 , 二 是 有 问 题 的 孩 子 , 再 转 其他 学 校 会 受 到 歧 视 。 学 校 告 诉 家 长 : 要 么 转 学 , 要 么 全 校 通 报 批 评 , 惩 戒 教 育 , “ 以 平 民 怨 ” 。 家 长 非 常痛 苦 , 孩 子 也 产 生 强 烈 的 被 驱 逐 的 仇 视 。 


不打孩子,是不是就等于让孩子免受暴力侵害?

不是这样的,这一代孩子被家长的规划、学校的考试、社会的欲望所挟持,几乎等于被强加于自身的各种价值观所绑架,


软暴力几乎随处可见。


生活在不平等、不尊重的环境中,软暴力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软暴力,一般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软暴力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虐待,心灵上的摧残。



谁把孩子从“弱者”变成“失败者”

不少父母曾对子女说过这样的话:

「我没有时间带你去玩,有玩的时间多学习一下行不行?」

「你怎么这么爱管闲事」

「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


在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可理解时,有的父母会说:

「你是傻瓜吗」

「你长大不会有出息的」

「你是猪脑子吗啊?」


甚至在发火时总结说一句:

「看你这个样子,不成器的东西!」

「我怎么生了一个这样的你」




长期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指出,在中国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对话的结果往往是“噎死孩子憋死孩子急死孩子吓死孩子”。


事实上,大量的儿童心理问题就源于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以及因此而生的误解与矛盾。在持续的“语言软暴力”环境中,这些心理问题有可能被延续、固化甚至激化。


专家介绍,2008年的一项家庭教育心理问卷调查显示,家长从内心中把孩子看成一个比自己差的弱者,从语言和行动上都不断挫败孩子,当孩子更多表现出弱点时,又对这个“弱者”持续否定,更加强化了孩子的“失败者”形象,当孩子开始自我放弃时,心急的家长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一边埋怨一边“代劳”,因为内心瞧不起孩子,所以漠视孩子的情感,忽视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味强调自己的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此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成了一个自卑、无能、无目标、无眼界的惊弓之鸟。





语言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许多软暴力产生,往往是家长和老师通过“随口乱说话”传递出来的。家长和老师随口一句嘲弄、贬低孩子的语言暗示,哪怕是微小的暗示都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


心理专家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脆弱和微妙的,孩子心目中的评价是非标尺也是很鲜明的。有的孩子有偏激固执的倾向,会将教育者的看法想象放大。所以教育者微小的心理变化如果表现在脸面上和语气中,甚至嘲弄辱骂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在他曾接触过的案例中,儿童成长在习惯于实施软暴力的家庭或校园环境中,出现以下行为的几率增大:自我否定、怀疑、消极、不懂得控制情绪;不能清晰表达自己需求、暴虐、神经质、逃避责任;不会处理健康人际关系、物质依赖等。



软暴力虽然从表面上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是它对孩子人格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不可估量的。它的危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形成“退缩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


2、形成“攻击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

惩戒的后续应该是阳光

文章开始提出的这个例子中校方的行为事实上也是一种软暴力。对学生进行公开通报批评、要求学生作公开的检讨、把学生转入层次比较低的班级和学校、对问题学生采取纵容或者不敢管理的态度等措施,属于看似合理的制度伤害,其实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的制度化模式应灵活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其实,在孩子受到学校的批评与教育时,已经有内心深层的焦虑、震动与无奈,这个时候也是“人生的临界点”,是孩子“转化的临界点”。惩戒的后续应该是阳光,不然,长期雷雨孩子的根就烂掉了。要给孩子缓冲地带,要让孩子软着陆。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教育专家指出,当前教育面临着一种“无序”状态,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父亲式的阳刚教育、自我成长教育、智慧教育和注意力的养成。而且家长们又都过于高估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加剧了家庭中两代人的冲突、矛盾、隔阂,造成孩子的反感和叛逆行为。


应该提醒家长和老师,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该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的。这种控制应该建立在对孩子最真挚的爱心基础上,把自己的行为思想好好反思、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明了后果,要始终用自己的心,而不仅仅是语言和“做”出来的行动,去告诉孩子:你不错,你行,你很棒,你没有问题,你只是小小的心理感冒等。


对孩子说话,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家长要把教育孩子当成是自己第二次成长的机会,与孩子共同成长。而只有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

网址 www.zhurenjiaoyu.com

咨询热线:0533-3185860

筑仁成长教育(北京金色雨林淄博分中心):是淄博首家针对3-12岁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学习能力、情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评与咨询,并提供专业家庭教育咨询的优教机构每天坚持阅读,收获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社区和谐!

==============================


很感谢您看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