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缺血性卒中领域,什么情况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英德绿茶 2016-04-21



抗血小板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从而抑制血栓的发生发展。缺血性卒中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双抗?哪些患者又不适合双抗治疗?今天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的杨中华教授做客“医学V直播”, 就和大家来谈一谈这个临床上非常实用的话题。




在缺血性卒中领域,

什么情况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TIA或小卒中患者在24h内需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来自Faster研究,Chance研究数据提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TIA或小卒中90天卒中风险,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对于30天内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应该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SAMMPRIS研究3年随访结果表明:颅内动脉狭窄最佳内科治疗(包括:双联抗血小板)优于支架治疗;而VISST研究提示:球扩支架增加复合终点事件,这样更加证实了,对于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我们应该选择最佳内科治疗。




不适宜抗凝的房颤患者


临床上对于不适宜抗凝的房颤患者,既往我们一般选择单联抗血小板治疗,而ACTIVE A研究证实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优于单联,双抗可以降低主要终点和卒中风险的发生率,但是双抗会增加各种出血的风险,所以临床上需要我们仔细评价患者是否有出血风险,是不是适合双抗治疗。




对于脑梗死或TIA合并主动脉弓斑块者


ARCH研究提示,对于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双抗治疗,似乎比华法林治疗有获益趋势。




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夹层


CADISS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或TIA合并主动脉弓斑块这部分高危患者,可以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替代抗凝治疗。




7天内症状性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并且TCD微栓子信号阳性的患者


Clair研究表明:对于急性症状性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并且TCD微栓子信号阳性的患者,给予双抗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微栓子的比例。




此外,在心内科领域,对于阿司匹林临床抵抗者合并DM、PAD等高危因素拟过渡氯吡格雷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金属裸支架)术后的患者;近期心梗的患者以及近期冠脉支架的患者均需要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相信,今天通过杨教授的讲解,大家在临床上如何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收获。


主讲人

杨中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脑血管病及神经危重症。比格岛医生集团核心专家成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常务委员,重症脑血管病分会常委委员。


您可以在我们的社群关注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