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听过这样的抱怨:“孩子上课老是发呆!不好好听讲。”“我们家孩子太爱走神啦,总是不知道在想什么。”事实上,这样的状况,并不是毫无道理,也并非一味不好,自有其原因和发展。 有时孩子上课走神,发呆,属于脑部信息的正常流动,是“神游”的状态。正在上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脑部尚在发育,没有经过系统思维训练(比如完整看完一本书,定期上课,专注力训练,有意地提高注意力)的时候,神游很正常。因为6岁前的孩子,学习方式大部分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而孩子生活中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孩子的思维神游当中,大脑细胞正在形成联系网络,这时候不要打扰孩子。我们觉得他没仔细听,但是无意当中,很多信息孩子就听了学了。下课后或者在家里,我们也许能见到孩子说起一些以前没有讲过的新词或者新的信息,还用得很熟练,就是无意注意学到的知识。 因此,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增加,随着孩子的思维发展,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有效的专注力,减少走神的现象。在孩子神游的阶段,认为打断孩子能约束其注意力,和看电视一样,并不是适合孩子的训练方法。因此想要调整孩子走神和发呆的习惯,得从时间和观察入手,警惕虚假专注的行为。 小编找了一位心理医生,一位主教老师讨论这次的话题,分享他们的心得。 心理医生篇: 孩子在5至7岁的时候,正处在活泼的时期,自控能力差,情绪的波动也比较大,再加上刚刚上小学,很多事情都会不适应,比如上课坐不住,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家长不用太过担心,更不要以为宝宝淘气或者不听话就是得了多动症了。 建议家长可以先给孩子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先进行短时间的精神力的联系,慢慢延长时间就会好转的。 老师篇: 由于每个孩子每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为了让孩子减少走神和发呆,可以让课堂形式更新颖、创新,不仅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而且潜移默化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另外可以让孩子们放松一分钟,有时候也可能是压力大 |
|
来自: 紫色jkibjo2oow > 《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