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与肿瘤病人谈脐疗(肺癌晚期、小细胞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肠梗阻)

 太平时光 2016-04-21

作者:liupengbo

转自39健康网

 

一、脐疗的发展

    肚脐,传统医学称之为“神阙”穴,居腹之中央,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脐疗的论述。早在殷商时期,太乙真人就用熏脐法治病;彭祖也用蒸脐法疗疾。晋代葛洪《肘后方》则率先总结和提倡脐疗,开创了药物填脐疗法的先河。此后,脐疗历经各朝代的发展,直至晚清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医外治宗师、清代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更是对脐疗作了系统地阐述。当代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专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博士生导师黄金昶教授提出脐疗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神阙穴的现代研究

    目前的医学也证实,药物可穿透皮肤表面结构,而被人体吸收。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穿透扩散,且脐下无脂肪组织,故渗透力强。脐皮肤除了具有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有丰富的静脉网,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可知药物可在脐部扩散到静脉,或腹下动脉分支,而进入体循环;又脐动脉结构特殊(有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脐动脉壁没有胆固醇堆积),而认为此种特殊结构,是药物能迅速被吸收的有利条件。有研究显示,灸神阙穴有抗病、强身保健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提高了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NK细胞正是人体对抗肿瘤有效武器。

三、我的病例

  脐疗之法运用得当,确有奇效,其功效之快捷,尤胜口服之汤剂;急救时用之,非但毫不逊色于西药,尚有过之之处,其中妙处,惟病者知之,医者知之。我有病案,不忍置之高阁而记之:

 病案1:肺癌晚期并左心衰

 病人张***,男,73岁,莱州市朱桥镇小张家村人,主因左肺癌5个月,喘憋2天于2009-04-06 21:00急诊入院。

病史:病人于5个月前确诊为:左肺中心型肺癌并左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行NP方案化疗一周期后未继续治疗,入院2天前病人突发喘憋,有痰不易咳出,未治疗,入院当日21:00因喘憋加重,呼吸困难,急诊入院。大便多日未行,小便少。无心前区疼痛及放射痛,无心前区压榨感。舌黯,苔厚腻,脉浮滑。否认有药物过敏史。

   体质消瘦,喘憋貌,神志清,烦躁不安,端坐位,面青肢冷,大汗淋漓,喉中痰鸣有声。左侧锁骨上可触及多个淋巴结,其中大者约2*3CM,活动,无压痛。口唇紫绀。左肺呼吸音低,闻及干湿性罗音,右肺满布痰鸣音。心律不齐,心尖部奔马律,心音强弱不一,被痰鸣音掩盖。脉搏116次/分。查心电图:已经不能做出有参考价值的波形。血象高WBC 39.0?09/L。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哮喘(肾不纳气)西医诊断:1、急性左心衰 2、心房纤颤 3、左肺癌并左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后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吸氧、吸痰,强心利尿,平喘消炎对症处理(西地兰、呋噻米、氨茶碱、地塞米松左氧氟沙星);

    第2天2009-04-07 90:00 查房

    病情无明显变化,病人诉:就是一口气在嗓子处,下不去。查体:右肺痰鸣音较昨夜减轻。心率120次/分,心律不齐,脉搏短拙,心音被痰鸣音掩盖。查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给予抗感染、利尿、缓解支气管痉挛治疗。中药给予降气化痰,温肾纳气之剂。方药如下(单位为克):

    1.内服方:

      党参30      代赭石60      苏子10      白芥子6

      葶苈子10    天南星10      厚朴10      瓜蒌30

      生龙牡各30  地龙15        肉桂6       黄连3

      山芋肉15    补骨脂15      三剂,日一剂,分两次服

2.外用方:

川附子10      制川乌10   党参15     肉桂5   一剂,研细末,取少许外敷肚脐(神阙穴),艾灸灸肚脐2小时/天。

    第三天 2009-04-08   9:00查房

    病人喘憋明显缓解,喉中已无痰鸣,能平卧安眠,无咳嗽,无心前区疼痛及放射痛,无心前区压榨感。饮食增加,小便通畅,大便未解。舌黯,苔厚腻,脉弦滑。查体:平卧于床,左肺呼吸音低,闻及干湿性罗音,右肺痰鸣音已消失,闻及湿罗音。心率116次/分,心律齐,心音低。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肌损害。停吸氧,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六天2009-04-11    15:00   

    病人已无明显喘憋,喉中无痰鸣,平卧安眠,无咳嗽,饮食增加,小便通畅,大便未解。舌淡,苔厚,腻苔减少,脉弦无根。每日监测血压均正常,平卧于床,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右肺闻及湿罗音。心率93次/分,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中药外用药继续用。内服中药加大温肾阳、纳肾气之力,方药如下(单位为克):

      党参30      代赭石60      苏子10      葶苈子10

      生龙牡各30  地龙15        肉桂15      黄连3

      山芋肉15    赤芍12        苍术15      砂仁10

      川附子15    补骨脂15      炙甘草10    五味子6

      焦山楂30                 五剂,日一剂,分两次服

    第十天2009-04-15     15:00

    病人无喘憋,无痰鸣,无咳嗽,无心前区疼痛及放射痛,无心前区压榨感。饮食增加,已能在家属搀扶下去洗手间。小便通畅,大便已解,色黑,无腹痛。舌淡,苔厚,腻苔减少,脉弦无根。每日监测血压均正常,平卧于床,左肺呼吸音低,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6次/分,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10.6*10^9/L, NE 88.2.0%,HGB69g/L,今日查大便常规及潜血。

   第十二天2009-04-18   09:00

   病人已无喘憋,无痰鸣,无咳嗽,无心前区疼痛及放射痛,无心前区压榨感。查腹部B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家属商量后,不做进一步治疗,回家调养。

    我的体会:该病人为恶性肿瘤晚期,身体消瘦,脏腑功能代偿能力很差,一旦发生急症,单用西药抢救很难奏效。像这样急性心衰的情况,虽经积极抢救,症状很难缓解,预后相当凶险。然而该病人的抢救却是成功的,2天撤掉氧气,9天能下床,不能不归功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得当,我认为其中作用最大的就是中药外敷肚脐加艾灸,能起到大补元气,引火归源的效果。内服方取意于清末大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参赭镇气汤,药物组成:野台参4钱,生赭石(轧细)6钱,生芡实5钱,生山药5钱,萸肉(去净核)6钱,生龙骨(捣细)6钱,生牡蛎(捣细)6钱,生杭芍4钱,苏子2钱(炒,捣)。主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

    病人入院之时,家属已抱不治之心,同村有断生死经验的老人已经嘱咐子女准备后事了,但是我通过病人的眼神知道病人有很强的求生欲望,所以告诉家属积极治疗,中西医两法并用还是有希望的。结果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为医者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病例2 :小细胞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肠梗阻

    张某,女,59岁,莱州市虎头崖镇西十里村,主因右肺小细胞癌放化疗后2月,咳血痰1天于2009-05-01入院。西医诊断:右肺小细胞未分化癌放化疗后

病人入院后第二天腹胀,不能进食,虽想吃饭,但食入即吐,大便不通。查腹部B超: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大者6.9?.1cm,包绕胰头、胰体和胰尾。给予大量不保留灌肠、胃肠减压及西药胃复安、VitB6对症治疗5天,无效。2009-05-07请我会诊,查体见:腹部膨隆,叩之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低。诊断为:右肺小细胞未分化癌放化疗后腹腔淋巴结转移肠梗阻。病人烦躁、悲观,认为自己5天未能吃饭,将不久于人世。病人要求很简单:能吃饭,不服胀就行。我告诉病人用中医外治法可以解决她的问题。这样告诉她一方面是因为中药外治法确有疗效,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病人治病的信心,开方如下:

川附子、制川乌、苍术、肉桂、吴茱萸、厚朴、壁虎各10克,黄芪15克,共研细末,取少许白醋调糊状外敷肚脐,艾条灸肚脐2小时/日。

2009-05-08 08:00左右我去看病人,病人告诉我:用艾条灸肚脐时,一边灸着,一边肚子叫,腹胀慢慢减轻了,今晨排出大便半盆多。又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说:“没事了,能正常吃饭了” 。情绪也明显乐观起来。至于半盆多具体是多少,我没多问,由主管医师记录吧。

这例病人肺小细胞未分化癌放化疗后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已用EP方案化疗3周期,病情进展,单用西医治法,进一步治疗必须更换方案,然更换方案后病情继续进展者比比皆是(如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且花费很高。病情发展到这里,已经是目前现代医学的一个难点,已经到了决定病人生死的关键时刻。病人往往不是死于原发肿瘤,而是死于某一个并发症。象本例病人,单单是腹胀、食入即吐就会导致病人死亡,西医只能给予对症治疗和最佳的营养支持,很难减轻病人的痛苦。用中药外敷肚脐加艾条灸肚脐(神阙穴)大补元气,增强脏腑功能,抑制肿瘤生长,见效快,效果好,经济方便。确实能为病人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为病人解决问题。能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关键我在前面谈过,在此我再次阐述一下关于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

  1.全身治疗(化疗)加局部治疗(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发现的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

  2.放射治疗参与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据病情可选择同步放化疗或化疗2-3个周期后再放疗。

  3.化疗、放疗期间均应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化疗期间中药的治疗原则应该是温肾健脾,降逆祛湿;可选择旋覆花代赭石汤加附子理中汤加味;放射治疗期间应以益气活血、清肺解毒为治则,可选千金苇茎汤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原则确定的原因及具体方药解析在找机会详谈)。

4.放化疗结束后一定要坚持长期服中药3-5年。服中药的必要性如免疫恢复、免疫重建、纠正放化疗副作用等等再次不多说了,我想重点强调的是口服中药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肿瘤的转移与复发,真正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变的目的,实现治未病的目的。这恰恰是现代医学目前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复查复复查,查到瘤复发。在现代医学这是一个非常被动的时间段。而此时中西医结合的肿瘤科医生却往往能够抓住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主动权。这涉及到传统医学中比较高层次的理论---五运六气学说的临床运用。就以此例病人为例,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中运土运不足,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第一步气厥阴风木主气,厥阴风木客气。根据《黄帝内经》中相关内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天风气流行,在地木秀而不实,在人脾气虚弱,肝气旺盛。所以2009年我给病人包括肿瘤病人选方用药除了个体化辩证外还要时刻掌握一个大原则就是:肝脾同治。补脾、健脾、运脾;补肝血补肝阴、舒肝气祛肝风潜肝阳。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脾阳虚引起的局部的寒痰湿的凝结。因此进入2009己丑年之初肝木乘脾土太过之时给病人口服健脾化痰祛湿、补肝血驱肝风及攻毒消瘤之剂,辩证选择黄芪、党参、苍白术、川附子、砂仁、厚朴、半夏、南星、茯苓、山楂、鸡内金;当归、山芋肉、赤白芍、虎杖、夏枯草、僵蚕、全蝎、蜈蚣、壁虎、地龙等,加活血药,取学行风自灭之意,如此则可把腹腔淋巴结转移灶控制在萌芽状态,进而可消灭之;同时培土生金、肝木不能侮金,对巩固稳定肺内病灶,防止肺内转移和复发也有裨益。《黄帝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哪个脏腑虚,哪里就会出现转移或复发,2009己丑年重点是土运不足,脾胃虚弱,我们及时给病人补足了脾胃之气肿瘤细胞就不会向这里转移,即便是转移到此处也不会在此停留,因为此处正气已旺盛,血行已通畅肿瘤细胞无法着床种植,不能及时着床种植的肿瘤细胞不能得到营养和氧气很快会凋亡。从而达到了防转移的目的。肿瘤病人在放化疗结束后3-5年的时间里都应该在传统医学五运六气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服中药,培养正气,改善体内环境,使肿瘤细胞无生存之地,达到防复发转移,治未病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