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会展中心首试错时错峰 搞瘫半座城成过去式

 泽潝先生 2016-04-22

东方网4月15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进馆、闭馆高峰时段,观众进不去、出不来;周边停车场标识不清楚;午餐时间就餐人数爆棚……一个展会搞瘫半座城,是去年医博会等系列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时的真实写照。昨日,记者从国家会展中心方面获悉,针对去年的这些问题,场馆和展会主办方已经吸取教训,通过一年时间整改,在4月17日即将开幕的医博会期间,将全力保障观众“进得来、吃得上、找得到、出得去”,并成为申城首个采取错时错峰的展览会。

落实10300个停车位 确保观众“进得来”

今年,为了确保观众“进得来”,主办单位和国家会展中心主动与公安交警部门对接,优化了进场交通和安检方案。

记者获悉,针对大客流引导,展馆共落实停车位10300个,其中红线内外常规的临时停车位9250个,高峰时段应急临时停车位1050个。为了提高安检效率,优化观众进场体验,本次展会共设9个安检点,19台安检机44个安检门,较上届增加了4个持证人员安检通道和6扇应急安检门、69组登陆柜台。而为了缓解观展高峰时期进场压力,本次医博会首次采取了错时错峰开展,4月18日同期进行的原料展进场时间提前到了上午8点钟,而当天,医疗器械展的进场时间则延迟至上午10点。

在昨天的沟通会,记者也现场参观了本次展会新设的出租车、公交大巴接客点。届时,在1号馆和8号馆之间的通道处,主办方将调度2000辆出租车从下午1点半起前来带客。同时,场馆东、南、北三面各设一处公交巴士站,每天将有180辆公交巴士负责接送观众前往就近的9号线和10号线地铁站。记者获悉,此举是为了缓解离场高峰期2号线的交通压力。

增加投入2000万元 优化观展路线

随着申城展会市场越做越大,承接大型甚至是特大型展览将是展馆常规化的挑战。不得不重视的是,展馆面积越扩越大,随之而来的观展体验应该如何同步提高?

“刚刚建成之初,我们工作人员在展馆内也会经常走冤枉路,更别说第一次来的观众了。”国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

针对这一问题,国展中心用了一年时间重新规划和改进了展馆标识体系,增加投入近2000万元,制作安装告示、方向性、服务类等标识标牌11000多块,突出了出租车、接驳巴士、地铁、出口等指示功能;增设LED屏幕55块,面积约700平方米。另外,场馆内新增了电瓶车20余辆,用于观众在参观期间接驳用途。

伴随着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的国家会展中心落成并投入运营,上海一跃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会展日渐成为申城服务贸易业的重要支柱。然而,设计可容纳40万人次/日的国家会展中心,却在去年因一场日客流量不过17.3万人的医博会暴露了诸多问题。对此,国家会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主要原因是展馆处于中期检验,各项配套措施仍不完善,再加上主办方对参观人数预估不足导致。而在这一展会在沪举办的第二年,主办方和展馆方也用了一年时间反思并调整方案,以十足的行动力力争与去年的“礮事”说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