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文博会观后感:规划大错及失望

 邹蓝茶座 2020-10-21

无锡文博会观后感:规划大错及失望

会展经济,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搞起来的。不是山村搞几个山货土特产交易日,再请几个戏班子唱几天大戏,吸引十里八乡民众都来赶集凑热闹就算的。

公认要推动会展经济发展,所在城市应该是工商业相当发达。

其次,该地方的基础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都应该比较发达。

第三,该城市交通便捷通达周边地区。

第四,场馆与所在城市各区域之间的交通应该便捷,便利参展商和参观者的集与散。

从这四个条件看,国内适合推进会展产业发展的城市,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超一线城市之外,沿海各省会以及省内重要城市,比如江苏的南京,苏锡常、扬州等,还有黄淮地区重要城市徐州,都具备会展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东北的大连,西北的兰州西安,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贵州、南宁,中部的武汉,长沙,中原的郑州,也如此。

近期在无锡,正好赶上了无锡的第七届文博会。于是去看了看。不是出于好奇心,而是想验证一下,深圳文博会那种展和卖同时出现的情况,比如文房四宝,手串,蜜蜡,宝石,字画,甚至旅行箱包,景德镇瓷器等,是否也会同样出现在无锡的同类展会。到实地之后,发现确实一模一样。无锡的文博会甚至有叫卖榨果汁机的,只是号称能多榨出维生素之类的,利于养生。而养生,也是文化。文化艺术展品,也就是丹东一机构展出的朝鲜画家的几幅油画,艺术质量还不错。国内的书画家一个个名头都很大,什么一级美术师,什么画院书协的副理事长啥的,而作品实在没有多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出众之作。看来这些吃文化饭的人多数无文化底蕴,不读人文文史书。

包括宜兴和江阴在内的大无锡,实际上古往今来,文化上还是有深厚底蕴的。绘画来说,顾恺之,倪云林是无锡人;现代以来还有徐悲鸿,吴冠中,钱松喦,宋文治等大家。文化上,东林书院以及无锡国学专科学校都是大家辈出。刘天华兄弟、钱穆,钱钟书杨绛夫妇。至于工商业大家,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主要发源地。因而无锡文博会如此状况,层次显然还需要提升。

这次摸到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去的过程本身就说明,无锡在会展产业基础的第四条上还很欠缺。这个会展中心极其边缘,还有2公里就到太湖边,在无锡的正南方边缘。一个有地铁的城市,地铁不通到展馆;一个公交不算不发达的城市,经过展馆的公交线路只有一条130路。到城市的任何地方,都需要130路公交转地铁或转其他公交线路。设想一个展会开幕,有兴趣的市民需要在不同的站点等130路公交到达这个地点。而散场时,如果上千上万人要在同一个站点等候满满当当能容纳60人的130公交,会是一个可怕的场景。参观者寥寥,这本身就是展会不成功的一个主要标志。无锡的会展若选址得当,本不至于如此。

而且,这个地点前不巴村后不巴店,除隔壁星级酒店外,配套的餐饮服务业几乎为零。周围一公里半径内无居民。展馆外是摊贩的简陋小吃车在提供有限的服务。无锡的博览中心,应该设在临近市中心,有地铁线路覆盖,公交便捷,附近又有快速干线的地段;现成就有餐饮和星级酒店到经济型酒店的全覆盖。市民去参观也方便。如此地点主城区至少有三五个。

无锡南区,杨毛时代想做成新的中心区,布局超前至少20年到30年。后来的黄、李两届班子估计难以扭转。现在新城发展乏力,展馆只见展商,少见参观者。谁去为展馆做外围的商业配套和公交配套谁赔,铁定大大地赔。因此就是如此互相制约难发展的现状。

把无锡行政中心放在临近太湖的无锡最南部,无法利用无锡现成的外围商业服务配套。同样,位于官员中心以南的博览中心也没有哪怕任何一点商业配套。只有靠拢主城区,才能摆脱尴尬。但木已成舟。要改,要重建,何其难也。杨氏给无锡留下的一份负资产。

2017/10/14

题图,与哈佛大学东亚专家傅高义教授Prof. Ezra Vogel。

南北战争前狄更斯看美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