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肉体的父亲和精神的父亲| 巫昂专栏

 汉青的马甲 2016-04-22

凤凰读书 巫昂 专栏 一百岁以上的年轻人

父亲一样的人,一定得有胡子,

还得有从容深邃的眼神,略略严肃,但从不苛责

专栏
巫昂

肉体的父亲和精神的父亲




里尔克和弗洛伊德有一个气质上的共同点,他们给人父亲一样的感觉。


父亲一样的,高大、瘦削、稳定、持续不断的热量与才智,堪可比喻的是天王星和基督耶稣。弗洛伊德是个话题人物,这个事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不好好意的家伙真诚地归纳他的理论为:'一切源自性交以及性交后的杀人'。


这么说人家挺不好的,我不太同意。对于荣格来说,弗洛伊德尤其没有那么简单,他亦父亦师。他们第一次见面,就跟一段精神恋爱的开始似的,谈话持续了13个小时,此后,每周通信,带着各自的老婆互访,一起去美国讲学,光是船上就共同度过了七周。


弗洛伊德、荣格

弗洛伊德对荣格而言,亦师亦父。


弗洛伊德大荣格19岁,做父亲是做得起的,他在一封信当中称荣格为精神分析王国的'王储',称他为自己的长子。但是呢,据说啊,荣格对弗洛伊德心里有了隔阂之开始,是觉察到弗洛伊德跟他妻子玛莎的妹妹明娜可能有暧昧关系开始的,因为明娜跟他倾诉自己的感情烦恼,而弗洛伊德在去美国的轮船上,请他分析一个关于他们三人关系的梦。


这个荣格听起来好有道德洁癖,其实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弗洛伊德想要整个儿得到荣格的心,他的尊敬,信任和忠诚,但荣格是个很有个性,注重独立性的人,他的独立在弗洛伊德心里带着忤逆的趣味,以至于这个父亲过度敏感,仅仅因为荣格提及了一具沼泽中的尸体,弗洛伊德就在多疑他其实乃是暗喻自己行将就木,想要'杀父娶母'。


父亲一样的弗洛伊德,最终在两次跟荣格起言语冲突之后昏厥,这两度奇怪的、著名的昏厥事件,让他们最终决裂,成为陌路人。荣格陷入了浓重的人生危机,他在自己的自传《梦、回忆、思考》中回忆了这段近乎绝望的历程,最终,他救赎的方式是去各种原始部族旅行,像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的结束,像是杀掉心理上的另一个自己,像是跟自己的父亲分道扬镳,生死两忘。



里尔克


然后说说里尔克,我最近深迷画家巴尔蒂斯,巴尔蒂斯是个波兰贵族的后裔,生在巴黎,其母叫做巴拉蒂娜,我们见到巴尔蒂斯的绘画中有浓浓的文学味儿,是因为他的哥们里面有加缪。


而且,他的母亲是诗人里尔克的密友,也有人说是情人,这都不重要了,总之,巴尔蒂斯幼年就常常能见到里尔克,他九岁那年,父母离异,从此往返于德国和瑞士之间,十三岁那年,就给里尔克的诗集画了40幅插图,而后里尔克还鼓励他出版了一本关于迷路的猫的图画书。


画家巴尔蒂斯,他把里尔克引作精神上的父亲。


所以,里尔克堪称他精神上的父亲,类似的精神上的父亲,对于巴尔蒂斯而言,还有法国古典主义时代的画家普桑和库尔贝,他曾经大量地临摹过他们的画作,巴尔蒂斯在一个古典主义具象画儿不再流行的时代,显得跟众人格格不入,他去蒙德里安的画室参观后,感慨绘画已经完结。


这个貌似保守的人儿,同时是毕加索创作上的源泉,毕加索在一次画展上首次购买了巴尔蒂斯的作品《儿童》。


这些男人们互相启发,互相告示,在精神上像是一台被诸多管道联接的复杂网络。


诗歌史上著名的三人柏拉图书信集《三诗人书简》,是里尔克、茨维塔耶娃和帕斯捷尔纳克三人之间的通信集子,茨维塔耶娃也觉得里尔克对她而言,像个父亲一样


这个留着胡子的男人,有一双迷人的眼睛,眼神从来都专注而深邃,他跟巴尔蒂斯一样,九岁父母离异,而且是个没有兄弟姐妹的独子,他甚少得到母爱,所以成人后一直追寻类似于母爱的女人之爱,但他自身有着浓郁的父亲性,因为精神特质的吸引,或者苦痛的魅力?我不知道。里尔克在五十出头既死于白血病,临死前孓然一身,身边并无亲人或者朋友陪伴,他写过这样的诗句:'谁在此刻孤独,就将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父亲一样的里尔克,是同时代乃至于后世许许多多人营养的来源,很多人把自己的内存接到他这个庞大辽阔的服务器上,他的精神上的父亲又是谁呢?是雕塑家罗丹,里尔克一度担任罗丹的秘书,他跟罗丹学到了写诗必须跟画家或者雕塑家坐到模特儿跟前一样,规规矩矩地开始工作,而不是任性地、无边无际地等待灵感的来临。后来呢,他们之间出了件小事,里尔克错误地处理了一件信函,从而被罗丹辞退,两人从此断交,然而他们在精神上的关联从来没有断绝过。


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

他长着一副跟卡夫卡兄弟完全不同的身子板儿。


不得不说,世上除了怕老婆病,还有恐爹症,这个症的代表人物正是卡夫卡。卡夫卡一生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他在写给父亲的信里头这样说:'我当然并不是说,我成为今天这个样子都是你造成的。这样说未免太夸张了(我甚至倾向于这样夸大其词)。即便我在成长过程中丝毫未受你的影响,很可能也长不成你所中意的样子。我多半会很赢弱、胆怯、优柔寡断、惴惴不安,既不会成为罗伯特·卡夫卡,也不会成为卡尔·赫尔曼,不过一定与现在的我霍然不同,这样我们就会相处得极其融洽。假如你是我的朋友、上司、叔伯、祖父、甚至岳父(尽管也有些迟疑),我会感到很幸运。惟独作为父亲,你对我来说太强大了,特别是因为我的弟弟们幼年夭折,妹妹们都比我小很多,这样,我就不得不独自承受你的头一番重击,而我又太弱,实在承受不了。'


我们常常发现,一个强势的父亲可能生出来一个弱弱的儿子,因为人的生命力在代际或者也是守恒的,卡夫卡幸而还有写作为精神上的出口,虽然在现世中是弱的,但他用文字为基因,将自己这条命蔓延出别样的坚韧与有劲。


爵士乐音乐家斯坦利·肯顿和他身陷乱伦迷情的女儿蕾丝莉。


那日,我在万圣书店看到一本奇书,书名很特别,叫做《我与父亲的爱情》,是美国钢琴师、作曲家和爵士乐音乐家斯坦利·肯顿的女儿蕾丝莉,写给他的情书,这里的书,是书籍的意思。这对父女一生在某名的宿命中爱恨纠葛,也讲述了斯坦利与蕾丝莉,这对父女纠缠一生的爱情纠葛,既缠绵又禁忌。


但看到她父亲的照片,便了解了缘故。父亲一样的人,一定得有胡子,还得有从容深邃的眼神,略略严肃,但从不苛责,这样的理想父亲,对我来说,可能永远存在于想象之中,但没有关系,纵然是别人的父亲,看看也很好,可以从很远的地方去看,看一会儿,也就走开了。



宿私塾主理人
著名作家

凤凰读书专栏作者
巫昂
一百岁以上的年轻人


凤凰副刊,读好文章

疯狂的爱更像一种绝望 | 余秀华专栏

我爱你——让普通读者着迷的19首诗 | 凤凰诗刊

空巢老人赵武灵王终于还是饿死了 | 赵志明专栏

友谊到底是艘什么样的小破船,那么容易翻……

我从南方来,住进了北方的院子 | 叶海燕专栏

一个痴情妓女令人唏嘘的一生「有故事的人」


鳳 凰 讀 書
文字之美 精神之渊
主编:严彬(微信号:niaasai)
责编:糖糖(微信号:languicaoc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