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格自传》丨闫冠男解读

 昵称52221680 2019-01-02
关于作者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创立者。他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对后世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学的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

关于本书
《荣格自传》是荣格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这本自传中,荣格仔细地梳理了自己的一生。他追溯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回顾了自己在精神医学界的从业经历,以及与弗洛伊德的情谊和决裂过程,同时也简要地梳理了自己的生平著述。

核心内容
家庭的宗教背景和父母的紧张关系,共同造就了荣格内向、敏感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和他过人的天资结合在一起,为荣格日后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创造了条件。大学毕业后,荣格的学术发展之路走得非常顺,结识了弗洛伊德,开始深度参与精神分析的很多活动和研究。但最终,因为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两人分道扬镳。此后,荣格系统地思考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开创了分析心理学。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我要为你解读的书是《荣格自传》。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那你可能听说过精神分析领域有三大心理学家,就是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弗洛伊德是谁,相信很多人都能说出一二来;阿德勒呢,知名度也不低,他的《自卑与超越》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心理学图书的畅销榜;但如果被问起荣格,很多人可能就要迟疑了,这个名字倒是听说过,但他究竟是干什么的、提出过什么理论,可能都不太清楚。

其实,大众对荣格的印象模糊是很正常的。在整个精神分析流派里,荣格的理论是最“玄”的。神学、宗教、文学、哲学,甚至是炼金术,都被他整合到了自己的作品里,这就让他的思想显得很难。而他虽然也像阿德勒一样,因为理念不合离开了弗洛伊德,自立门户创立了“分析心理学”,并且提出了原型、阴影、集体无意识等重要概念,可直到去世,他也没有把这些概念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既难,又散,这就导致了大众对荣格的认识一直很模糊。

但事实上,无论你懂不懂荣格的心理学,你多少都受到了荣格的影响。比如人有内向外向之分、“人人都是雌雄同体”,其实都源于荣格的理论。而在商业领域非常流行的 MBTI 人格类型测试,也是从荣格的理论演变而来的。可以说,荣格已成为当代流行心理文化的一部分。

2009年,荣格的私人日记《红书》面世,美国《时代周刊》称这是近百年心理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这也引发了一轮荣格热,可很多人一边热切地追捧,一边却无奈地吐槽说,《红书》是读不懂的“天书”。一本日记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书呢?其实啊,这是因为很多人都缺乏对荣格的基本了解,更别提看懂他在《红书》中记录的那些由梦境和幻觉组成的自我实验了。而打开这本天书的钥匙,其实就是我们本期要讲的《荣格自传》。

《荣格自传》是荣格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这本自传中,耄耋之年的荣格仔细地梳理了自己的一生。他追溯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回顾了自己在精神医学界的从业经历,以及与弗洛伊德的情谊和决裂过程,同时也简要地梳理了自己的生平著述。这些内容塑造了荣格传奇的一生,也构成了这部充满智慧的自传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在生命的尾声,荣格坦然地在这本传记中讲述了自己珍视的一切经历,也诚恳地留下了他对于自己和生命的思考。当你听完这本书,也许你会像我一样,喜欢上这个内向、玄妙又智慧的老头儿。

接下来,我们就来顺着《荣格自传》提供的线索重点聊聊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分别对应了荣格一生的前、中、后三个阶段。

第一,荣格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对他的性格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二,荣格和弗洛伊德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段关系对他的学术发展有什么影响?

第三,荣格的主要心理学理论是什么?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荣格的成长经历。

1875年7月26日,荣格出生于瑞士的一个小镇里。他的父亲、叔伯和祖父,都是牧师。生活在这样一个宗教氛围浓厚家庭中,荣格的思想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感染,充满了神秘色彩。

小时候,荣格随父母搬过两次家,第一次搬家时,他才6个月大,第二次搬家时他4岁。虽然两次搬家都是住在教区牧师的大宅子里,但荣格的童年却并不快乐,主要原因就是荣格的父母关系并不融洽。在自传中,荣格说家里的氛围非常压抑,让人喘不过气。他的母亲病倒在床,需要去外地疗养,而敏感的荣格当时就觉得,这跟父母之间的某些麻烦有关。

荣格6岁的时候,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拉丁语,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广泛的阅读。在父亲的书房里,他接触了大量宗教和哲学方面的书籍,同时也开始对宗教和上帝的存在产生了质疑。他曾多次跟父亲讨论这些问题,但最终都不欢而散。慢慢地,荣格也发现,即便身为专职牧师的父亲,内心其实也因为类似的疑问而焦虑不安。小荣格非常同情他父亲的处境,也就不再坚持逼问父亲,而是独自在大量的哲学和科学著作中寻找答案。

这样的童年给荣格造成了什么影响呢?首先,在性格上,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被迫与母亲分离,塑造了荣格内向、孤僻和直觉型的人格特质,他总是喜欢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幻想当中。不仅如此,当荣格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不在身边,当他需要父亲的时候,父亲又无力解答他的疑问,这也直接影响了荣格对两性的认知。所以,荣格在回忆往事的时候说,他总觉得爱是不值得信任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女人”这个词,会让他联想到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可靠,而“父亲”虽然意味着可靠,却有一种无力感。荣格说,他从小对两性的认知就有点扭曲,直到后来,这些早期印象才被不断地修正。

好了,我们再把视线转回到荣格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荣格也上学了。虽然他非常聪明,阅读面也比同龄人大得多,但因为性格孤僻,很多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他。学校里只要有人恶作剧,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荣格干的。荣格非常认真地写了一篇作文,满心期待地等着老师表扬,结果却被老师当众斥责是抄袭。可想而知,对于这样的学校,荣格是没什么好感的。于是,在12岁那年的夏天,古灵精怪的荣格给自己策划了一场意外,他如愿以偿地患上了神经症,并因此休学了。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中午,走在回家路上的荣格突然被一个男孩儿撞到在地。就在那一瞬间,荣格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他想到,“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上学了。”虽然当时只是摔得有点迷糊,但他却躺在地上不起来了,直到被路过的人救起。从这以后,荣格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毛病,只要父母要求他去上学,他就会昏厥。请注意,他是真的昏厥,而不是装的。虽然父母四处寻医问药,但荣格始终没有任何好转。他就这么自由自在地玩儿了半年,一天到晚画画、看书,做白日梦,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远。但荣格后来也在自传中承认,这样虚度光阴并没有让他很开心。事实上,当时他就已经隐隐觉察到,他正在逃避自己。而且,父母的担忧痛苦,也让他的良心有点不安。

有一天,荣格无意间听到父亲唉声叹气地跟人说:“大夫们查不出荣格得了什么病。有人说是癫痫,要是治不好可怎么办啊!我已经倾尽所有了,万一将来这孩子没法自食其力,他该如何是好呢?” 荣格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过分了。从那一刻起,荣格就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做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他默默走进了父亲的书房,拿起课本读了起来。10钟后,昏厥就照旧发作了,但几分钟的难受劲儿过去后,荣格就继续开始看书。然后15分钟,昏厥再次发作,荣格再一次挺了过来。就这样反复了几次后,他那昏厥的毛病就彻底消失了。

告别了昏厥症的荣格再次回到了校园,并且顺利地念完了小学和中学。当荣格终于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时,他是非常激动的,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闭塞又无聊的地方,自由自在地探索世界了。但在高兴之余,荣格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扰。荣格本身是非常喜欢人文学科的,包括宗教和语言学,但是,他又想学习自然科学,弄清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在他万分纠结的时候,荣格做了两个诡异的梦,梦的具体内容我就不给你描述了,总之,这两个梦让他觉得,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这个世界和大自然的真相。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然科学。

听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荣格有点不靠谱啊,选专业这种大事儿竟然是听梦的话,但这就是这位大师的风格,就像他说的,“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梦境,就是荣格向内审视自我的一个重要入口。他非常善于捕捉自己意识或者无意识中的想法和感受,就好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审视。这本传记的副书名就叫“回忆、梦与思考”。与普通的传记和回忆录相比,荣格对自己梦境的描述和分析,也确实是这本传记的一大特色。有些梦境和幻觉交织在一起,非常离奇诡谲,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去看看。

好了,关于梦的插曲就到这里,我们接着来说荣格的大学生活。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20岁的荣格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巴塞尔大学,在自然科学的门类下面,他选了非常好就业的医学。大学期间的医学课程也包括精神病学,但荣格最初对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直到有人推荐他读了克拉夫特·艾宾的《精神病学教程》,他才强烈地感觉到,精神病学是把他热爱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完美途径,这不仅符合他的学术兴趣,也与他关心的很多神秘体验有关。因此,在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荣格放弃了内科,选择了当时还非常冷门的精神病学,并且在1900年底,以优异的成绩从巴塞尔大学毕业了。

以上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也就是荣格最重要的成长经历。可以说,童年时期家庭的宗教背景和父母的紧张关系,共同造就了荣格内向、敏感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和他过人的天资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他惊人的求知欲和阅读量,就为荣格日后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创造了条件。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再来讲讲荣格毕业以后的职业发展,看看他是怎么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结识弗洛伊德的,又是如何与弗洛伊德决裂自立门户的。

大学毕业后,荣格非常幸运地开始在苏黎世大学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医院担任助理医师。这是一家在欧洲久负盛名的公立精神病院,院长是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尤金·布洛伊勒,“精神分裂症”这个专业术语就是他提出来的。荣格从他那里学到了观察各种形式的幻觉和精神错乱的方法,并且在两年后拿到了博士学位。荣格的博士论文叫《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学和病理学》,写的就是他早年间参加亲戚组织的降神会的经历。对于荣格来说,这项研究的重要性要远大于他因此获得的博士学位,他在日后创立的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源于这项研究。

听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自始至终,荣格都对各种神秘的心灵体验非常感兴趣,而且在努力地尝试用各种方法来破解人类心灵的谜团。荣格对于自我和人类的心灵活动有着天然的、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荣格是天生的心理学家。言归正传,我们再回到荣格的职业发展上。在荣格担任助理医师期间,布洛伊勒注意到了荣格的才华,很快就提升他作为自己的副手,并且指导他对医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字词联想测验”。

什么是字词联想测验呢?很多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是弗朗西斯·高尔顿开创的一种研究方法,后来又被“实验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进一步完善了。测验的步骤其实很简单,先准备一张列有许多单词的表,单词表上应该包括比如金钱、地点、凶器、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单词。试验者念一个单词,就让被试人回答由这个单词联想到的内容,并记下他的反应时间。一个单词如果对被试人很重要,他反应时间就可能延长。比如,如果一个人杀过人,那么他对“刀子”“血”的反应时间就可能明显延长。最后,将被试人对这些单词的反应联系起来,就可能完成对一个人心理情结的了解,也就证明了人们所无法直接接触的潜意识的存在。

其实,如果用上先进的测量仪器,还可能会发现被试人的一些生理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当时荣格也曾试图通过测试被试人的皮肤电反应来发现犯罪行为,但是没有成功。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这其实就是测谎仪的1.0版本嘛!确实,无论是生活还是研究上,荣格那超凡的创造力和灵气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没有如愿检测出潜在的罪犯,但荣格的临床研究还是很成功的。以前并没有人把字词测验用在临床上,荣格却开创性地用这种测验方法来研究患者的情绪和情结问题。不仅如此,他还对字词联想测验的临床操作和解释进行了标准化,所以贡献很大。而这项研究也为荣格在心理学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确立了他的学术地位。更重要的是,它促成了他和弗洛伊德的相识。

原来,荣格在进行字词联想研究期间,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在本书里,弗洛伊德提出,人用来保护自我的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压抑”。具体来说,就是个体会将一些自我不能接受的或者不想记得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从自己的意识中排除,并抑制到潜意识里去。所以有些不好的事情,你以为你忘了,而事实上它仍然在你的潜意识中,并且会在某些时候影响你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做梦,出现口误或者失态行为,其实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但是,弗洛伊德的这些理论都是经验之谈,并没有科学依据。这也是当时弗洛伊德最苦恼的软肋。而恰恰就在这时,荣格发现自己的实验研究为弗洛伊德的压抑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所以在1906年,荣格就把自己发表的《诊断联想研究》,寄给了当时已经非常有名的弗洛伊德。收到文章的弗洛伊德高兴极了,热情地邀请荣格到维也纳会面。这俩人初次见面就一口气聊了13个小时,可以说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荣格在自传中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弗洛伊德是我认识的第一个真正重要的人,他非常聪明、睿智、卓尔不群。”事实上,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关系,也许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荣格之所以想要结识弗洛伊德,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职业的渴望,毕竟荣格当时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而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取得的成就是无人能及的;另一方面,荣格的亲生父亲是个充满无力感的人,相比之下,当时年近50岁的弗洛伊德,无疑展现了一种充满智慧和魄力的理想父亲的形象,这种魅力对荣格来说应该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而弗洛伊德也对荣格的热情、敏锐和投入印象深刻,他非常喜欢荣格,认为荣格是领导“精神分析运动”最合适的接班人。要知道,荣格在精神病学领域积累的科学素养,不仅能够为当时饱受质疑的精神分析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有机会把精神分析的理念,带到弗洛伊德鞭长莫及的科学领域中去。弗洛伊德虽然有很多弟子,但具备这种能力的,可能只有荣格了。总之,两人相互需要,很快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荣格逐渐认识到他们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分歧。比如,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唯一决定因素;而荣格则认为,性欲只是众多心理能量中的一种,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用性欲来解释。再比如,在对心理结构的问题上,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之下就是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是完全个人的,每个人的潜意识都不一样;而荣格则认为,在个体潜意识的深处,还有更宏大的集体无意识,那是人类文明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留下的共同印迹,是不带个人色彩的。除了基本理念上的冲突,荣格对于弗洛伊德那种过于强烈的控制欲也颇为不满。他觉得,弗洛伊德在试图把精神分析发展成一种不容撼动的宗教,并且想用这些教条来控制一切、解释一切。但在荣格看来,人的心理变化莫测,要想解释这些无限变化的心理现象,就需要一种更灵活的、更有适应性的理论框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显然太强势了。

虽然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感情非常深厚,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1913年,荣格忐忑而痛苦地发表论文,反驳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结果可想而知,两人立刻决裂了。几个月后,荣格辞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职务,彻底退出精神分析运动,转而去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他们持续了整整六年的友谊就此灰飞烟灭,此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到这里,荣格和弗洛伊德的故事就讲完了。可以说,这是一个学术泰斗和一个学术新星相爱相杀的故事。两人因学术共鸣走到了一起,最终又因为学术分歧不欢而散。其实,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对于荣格来说,他一生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他曾经说过“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所以面对与弗洛伊德的冲突,他必然会选择忠于自我。而弗洛伊德则坚持自己的权威不容置疑,他是一个独裁者和受虐者的合体。他曾经对荣格说,他需要一个亲密的朋友和一个可恨的敌人,而现实也如他所愿,与弗洛伊德决裂的亲友不在少数,荣格只是其中一个。

第三部分
聊完了荣格人生中最重要一个人,我们最后再来看看,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荣格一生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什么?

要说荣格的理论,我们还得从弗洛伊德说起。事实上,在与弗洛伊德决裂之前,荣格的很多核心思想就已经萌芽了,只不过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与弗洛伊德决裂后,荣格的心理受到了重创,精神极不稳定,他开始出现一些非常可怕的幻觉,比如整个北欧被一片血海淹没、房间里挤满了死人的灵魂等等恐怖场景。但是,在临近崩溃之际,荣格告诉自己,这不仅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场灾难,更是一次让一个精神病学家亲自体会精神错乱的宝贵机会。他要把这当成一场实验,仔细地做好记录,以后好用来帮助其他病人。就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荣格才没有彻底疯掉。

这段痛苦的经历大概持续了四五年,在此期间,荣格记录了大量梦境和幻觉,解剖了自己内心的发展,这些材料就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本《红书》的雏形,也是荣格后来总结自己学术思想的重要原材料。当这场精神劫难结束后,荣格就进入了学术创作的高峰,他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探索,发展出了“分析心理学”。

什么是分析心理学呢?其实,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荣格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并广泛研究了各民族的宗教神话之后,提出了一种整体人格结构理论。荣格把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在他看来,心灵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有机整体,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结构。它由自我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组成。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个体潜意识的下面,又增加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最伟大的发现,但同时也是最令人费解和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荣格认为,在人类心灵最深处,有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它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人们所有意识和潜意识现象都是从集体无意识中生发出来的。集体无意识包括了本能和原型两部分。本能当然很好理解,可原型是什么呢?荣格说,它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这种原型而成形。它深深地埋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出来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荣格把毕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原型,他曾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其中比较关键的有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等,它们在人格结构中各起着不同的作用。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去听听《原型和集体无意识》,这是荣格的另一本经典作品,我们听书也解读过了。

除了分析心理学,荣格对主流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就是他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了。我们现在基本都接受人的性格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但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其实就是荣格。在与弗洛伊德的接触中,荣格发现弗洛伊德更重视外部的客观世界,他更外向,而自己更重视内心的主观世界,是内向的,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心理态度。后来,荣格将这两种心理态度和四种心理功能组合在一起,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心理类型理论。而现在在商业领域非常流行的 MBTI 人格类型测试,就是以荣格的这套心理类型理论为基础演变而来的。

但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荣格虽然创造了很多重要的概念,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并不是特别紧密,跟弗洛伊德环环相扣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比起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就显得比较散。但这种差异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弗洛伊德就是要开宗立派,而荣格的第一诉求是探索自我,自己的理论是不是通俗易懂好传播,对他来说就没那么重要。

总结
到这里,《荣格自传》的核心内容就给你介绍完了,我们最后再来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回顾了荣格的成长经历,我们知道了,家庭的宗教背景和父母的紧张关系,共同造就了荣格内向、敏感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和他过人的天资结合在一起,为荣格日后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创造了条件。

大学毕业后,荣格的学术发展之路走得非常顺,跟随著名的布洛伊勒开始做字词联想研究。凭借这项研究,荣格初步确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他也因此结识了弗洛伊德,开始深度参与精神分析的很多活动和研究。两人的友谊持续了六年,最后因为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两人分道扬镳。

与弗洛伊德的决裂,给荣格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导致他连续四五年都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经常出现幻觉,但他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并且进入到创作高峰期。在生命的后期,荣格系统地思考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开创了分析心理学,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类型理论,对后世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学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家探究的领域,往往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主题相关。有时候,一个心理学理论的诞生,也正是一位心理学家在治愈自己的创伤、解决自己内心困境的过程中结出的果实。比如,阿德勒对自卑的关注,温尼科特对“母亲”的关注,而荣格的理论里,也包含着他在内心迷宫里寻找出路时的自问自答。

智慧的人往往是敏锐的,而敏锐的人,也就更容易感受到痛苦。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荣格在进行自我探索时产生的一次次阵痛。跟弗洛伊德决裂的人不少,但从来没有谁像荣格那样,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痛苦到几乎精神崩溃。当然了,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像荣格那样,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钻得那么深。荣格的自传和他的心理学理论一样,玄妙又深奥,但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来说,通过《荣格自传》来追寻荣格的自我发现之旅,看看这位智者的传奇一生,也许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豁然开朗、孤独尽去的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