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老舍的红颜知己,她才貌双全、能诗善画,她为他一生未嫁

 雲泉 2016-04-22

赵清阁是我国三四十年代享有盛名的剧作家,她才貌双全、能诗善画,并通晓音律。她是齐白石、刘海粟的得意弟子。她独闯上海,成为最年轻的知名女编辑;她创办了第一个以宣传抗战为主要内容的纯文艺刊物《弹花》;她第一个把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成话剧剧本。郭灿金博士曾赠我《三十年代中原诗抄》(周启祥著),翻阅此书我看到了赵清阁的几首诗歌,被她那细腻的笔触所吸引。上世纪30年代,她曾一度引领中原诗坛,乱世红颜笑傲峥嵘岁月,左手写诗,右手绘画。后来茅盾赠诗赞她:“黄歇浦边女作家,清才绮貌昔曾夸。”田汉称她说:“从来燕赵多奇女,清阁翩翩似健男。”她数十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晚年她把珍藏一生、价值连城的字画、书信手稿全部捐赠给了国家。

谁是老舍的红颜知己,她才貌双全、能诗善画,她为他一生未嫁

1.背叛守旧家庭 投入时代洪流

赵清阁是信阳人,生于1914年的5月,她的祖父是清末举人,常吟诗作赋,舅舅是进士。母亲长于刺绣女红外,亦能诗会画。赵清阁5岁得时候丧母,她被寄养在当县长的舅舅家,与表兄妹一起受诗书熏陶。赵清阁有了继母后,倍感生疏。只有祖母是相依为命。在她看来,儿时最喜欢的读物是信札,记得父亲在外地工作,每寄家书回来,总是继母先看,然后再让她念给祖母听。回信也由她用祖母的名义代写,继母回信自己写,不会写的字就留空白,或叫赵清阁填上,或让父亲去猜。有时也索性叫赵清阁代笔,她口述,赵清阁照录,好处是赚点糖果吃,更大的“好处是她学会了写信,从信上知道了许多事情,懂得了不少人情世故、礼仪、规矩。”赵清阁在信阳市读完了小学和初中,一天无意中听到继母要把她包办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家,她讨厌这样的封建婚姻,唯一的办法就是逃离这个家庭,祖母把仅有的四块银元交给孙女,支持她出逃。她想继续读书,1929年的一个冬夜,15岁的赵清阁在寻找“开往春天的地铁”,“这里不是我的世界”,于是她离开信阳,踏上了开往开封的班车。

唯一的希望就是开封她有一个姨妈在那里。在姨母家住下之后,她不满姨妈的唠叨和劝告就离开了。开封当时作为省城,偌大的一个地方,却无赵清阁的立锥之地。背井离乡的少年这才感到颠沛流离的生活就要开始,唯有自己的个人奋斗才会换回有尊严的生活。她头也不回地踏入了开封的茫茫社会。生活的残酷现实启发她思考,必须杀出一条路来才可以安身立命。倨傲顽强的她从此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

谁是老舍的红颜知己,她才貌双全、能诗善画,她为他一生未嫁

2.赵家才女初长成 侠少英豪扬汴京

开封是赵清阁的福地。她凭借天生聪慧,没经过专门训练竟然考入了开封艺术高中二年级插班,学习国画兼攻文学。她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校期间她借阅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她产生了创作兴趣,开始写诗文,多年之后她在回忆1930年发表处女作的情形时说:“我贸然第一次投了一首押韵的新诗给《河南民报》副刊,不想没有几天诗就发表了,还得到了稿费。这时候我还不太懂得‘名’的意义,只觉得能将心中的抑郁、愤懑写出来,公诸于世,既痛快又有报酬,一举两得!于是从此我便向各报投稿,我什么都写,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杂文,我把一肚子怨气都倾泻到笔墨间,我不仅抨击自己的封建家庭,也批评揭露亲友的家庭。”1932年高中毕业后,在河南大学中文系旁听,并在河南救济院贫民小学任教。开始发表作品并主编《新河南报?文艺周刊》和《民国日报?妇女周刊》。1932年,她写了第一个话剧剧本,发表在开封的一个报纸副刊上。1933年她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插班,并在上海天一电影公司的《明星日报》兼任编辑。1935年“美专”毕业后她回到了开封,应聘至开封艺术高中教书,暑假时写了些针砭时弊的杂文,刺伤地方当权者。一天深夜,几个军警借查毒品为名,抄了赵清阁的家,查获一封有色的“赤色分子”田汉的信和《资本论》一类的书,以“共党嫌疑”罪而被捕入狱,年底经师友保释。

3. 锦心秀女 一往情深

一个才女,一生未嫁,其中自有玄机,她一生独守香闺,为谁?情愿画地为牢,并在“牢里”慢慢变老。她十分仰慕老舍,曾是老舍先生的红颜知己,有一年,她生日,他寄赠:“清流笛韵微添醉,翠阁花香勤著书。”祝词书写优美,她一直悬挂家中。

抗战爆发后,1938年赵清阁在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是“文协”总务部主任,她是理事会干事,并主编《弹花》文艺月刊,宣传抗日。他们在国难中相识。当时,赵清阁刚刚24岁,老舍则已是名满全国的大作家。在共同的工作和战斗生活中老舍把赵清阁看成是自己的知己。

1944年夏日,老舍应赵清阁之邀,书白居易诗《秋居》扇面相赠,老舍在落款处写到“录白香山秋居应清阁作家之嘱,甲申夏老舍”。1945年10月23日,老舍与傅抱石一起到重庆莲花池看望赵清阁,为赵清阁送行。傅抱石赠“红枫扁舟”册页一帧,老舍当即挥毫在上面写下了一首诗,诗曰:“风雨八年晦,霜江万叶明。扁舟载酒去,河山无限情。”

诗人牛汉在《我仍在苦苦跋涉》中叙述:有一年他和方殷到上海组稿,到汉口路附近小弄堂二楼找到赵清阁,请她写回忆。她在重庆时期和老舍在北碚关系十分密切,“一起从事创作,共同署名。后来胡絮青得到消息,万里迢迢,辗转三个月到重庆冲散鸳鸯。”梁实秋在《忆老舍》一文中说的比较含蓄:“那时候他的夫人已自北平赶来四川,但是他的生活更陷于苦闷。”老舍1948年从美国写给她的一封信说他在马尼拉买好房子,为了重逢,曾邀请赵到那里定居。

1946年3月老舍赴美之后,赵清阁就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落叶无限愁》,并收入自任主编的《无题集——现代小同女作家小说专集》。小说叙述了中年的邵环教授,有妻子,有两个孩子,但却爱上了未婚的才女灿。抗战胜利后,灿悄然离去,并留下一封婉拒书。仿佛是她的一篇自传体小说。

陈子善在《这些人,这些书》中有篇写赵清阁的:“赵清阁临终前把老舍写给她的七八十封‘情书’统统付之一炬,真是可惜啊!”在《沧海往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书信集锦》一书中,赵清阁仅仅收录了老舍的四封书信。笔者专门查阅了赵清阁晚年发表的许多怀念别人的文章,没有一篇是专门写老舍的,只是偶尔在一些文章中点到,而一写到老舍,却又有说不尽的钦慕。赵清阁在《长相忆》自序中写道:“老舍的旧体诗有极高的造诣,二战时在重庆,朋友们每联句赌酒,他联的既快又精。他还善于集人名为诗,很有风趣,朋友们称赞他的这种诗作。他给我写过一首五言绝句,是八个人名联集成的,一个虚字没有,不易!诗如下:清阁赵家璧,白薇黄药眠。江村陈瘦竹,高天藏云远。”她十分佩服老舍的才华。

谁是老舍的红颜知己,她才貌双全、能诗善画,她为他一生未嫁

《沧海往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书信集锦》一书中其中一封老舍写于1955年4月25日她生日前的信件,老舍说她“你总是为别人想,连通信的一点权益也愿牺牲。这就是你,自己甘于吃亏,绝不拖拉别人!”他称她“珊”,自署“克”,那是赵清阁根据勃朗特《呼啸山庄》改编的话剧《此恨绵绵》中主角安苡珊和安克夫的简称。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后来的几封,老舍称她清弟、清阁,自称“舍”,浓密细致地嘘寒问暖,殷切之意,透出字里行间。

赵清阁一生著述,多为话剧电影剧本,亦有长篇小说、诗歌和散文。赵清阁一生多病,终生孑然一身,相伴她的是孤灯黄卷。“沧海泛忆往事真,行云散记旧风尘;浮生若梦诗文旧,不堪回首老病身。”这首她晚年的诗作概述了她的桑榆暮景。她的人生之旅是孤独、寂寞的,但又是丰富多彩的。1999年11月27日她在上海病逝,享年85岁。

谁是老舍的红颜知己,她才貌双全、能诗善画,她为他一生未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