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月观音

 朴庐主 2016-04-22




《虢国夫人游春图》  752年张萱


此图主要表现虢国夫人在众女仆的导引和护卫下,骑马踏青游春的浩荡气派。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图中右起第五人应是虢国夫人,前三骑是导骑,后四骑呈半圆形围绕在虢国夫人的身边,护骑的目光环视着虢国夫人。


为了突出出游主题,此图没画任何背景,却营造出一种极其明艳的春天的氛围。在前疏后密而又富于变化的游春队伍中,那些态浓意远,丰润圆满的贵族妇女,穿着艳丽轻薄的春衫,全用工细有力的线条和色彩鲜艳的桃红、嫩绿加以渲染,给人一种春光明媚、鸟语喧闹、花香袭人的春天气息。那鹅蛋形圆胖脸、樱桃小嘴,体态丰腴,正体现了盛唐的审美时尚。整个画面给人以和谐、活泼的美感。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构图富有节奏感,充满变化,前松后紧,疏密相间。线条工稳流畅,设色富丽匀净,人物造型丰腴肥硕,马匹的形象和画风参酌了当时韩干的肥马样式,正反映了盛唐“马尚轻肥”的审美观。图中的马鬃被修剪成三组,时称“三花马”,系唐代特有的马装。


《簪花仕女图》 唐朝周昉


周昉很注意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他在与人们交往中发现,民间画师把生活中美女的肖像画在墙壁上变成了受人顶礼膜拜的天女,十分喜爱,周昉大受启发。于是,他创造了一种“水月观音”的佛像,把菩萨、天女画得容貌端丽、体态丰腴、具有一种感人的风姿和美感。周昉创制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水月观音”体,自成面目,世人竟相效仿,曾为长期流行的一种为人师法的标准范本,被称为“周家样”。


《簪花仕女图》描写的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一群贵族妇女庭园闲步赏花。他们的神态表情各不相同,你看,左边一位身披紫色纱衫的贵妇,左手持一拂尘,侧身转头,正逗弄着一只摇尾扑跃的小狗;另一贵妇身披白色轻纱,身着大团花罗裙,左手从纱袖中伸出,好像在召唤身边的小狗,正好与戏犬的贵妇相对呼应。再看中间的那一个贵妇,两眼凝视着手里的小花,若有所思,好象忘记了手中小花的形象。她的身后站着个执长柄团扇的侍女,低眉垂眼,神情默然,对周围的一切似乎毫无兴趣;假山石前正盛开着辛夷花,一贵妇站在花旁,手里捏着刚扑到的蝴蝶,上身微微后倾,回头看着正朝她奔跑过来的小狗和白鹤……周昉真实画下这些贵妇们百无聊赖的富贵生活。




周昉悉心体会宫中各类仕女微妙的心态,如忧郁、感伤、悲叹、惆怅和怨情等,表现出经过“安史之乱”后,唐宫仕女颓唐的精神状态。这也是走向下坡路的大唐帝国的一个缩影。


《挥扇仕女图》 唐朝周昉


在深宫院内,一棵孤零零的梧桐树下,几个刚刚睡醒的妃子正和侍女们在院中纳凉,周昉奉命为她们作画写真。只见一个坐在椅子上的中年妃子,手持团扇,衣带宽松,睡意惺松,正在那儿慵困凝思,似乎在追忆已经逝去的梦中情景。一男装打扮的宫女轻轻为她打扇,两个侍女也手捧着梳洗用具静候在妃子身后,另一个衣着整齐的妃子正对镜梳妆,内心似乎充满了愁怨。还有一个妃子懒洋洋地斜靠着椅子,正和另一个倚偎着梧桐树面带愁容的妃子窃窃私语,好象在诉讼心中愁苦哀怨。这些柔丽温婉、多愁善感的妃子,虽受到皇帝的恩宠,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然而等待她们的却是秋日团扇一样任人遗弃的命运,她们似乎感到了这些,才引起美人迟暮的无限怅惘和无可排谴的秋思,周昉捕捉并表现了她们这种心理状态。




全卷绘制的这十三个青春将逝的宫女,凝结着作者对这些即将走向悲惨命运的宫女们的同情。最先以“秋风纨扇”比做弃妇的是西汉成帝的班婕妤。她因被赵飞燕所谗,失宠后被打入冷宫,作《怨歌行》自比纨扇,来排解心中的忧伤。末四句说:“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中晚唐,锁在深宫里的嫔妃们也渐渐产生出日益增长的宫怨情绪,折射出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