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天道酬勤YXJ1 2016-04-23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最近硅谷开始讨论起家庭背景对创业者的影响,而 11 岁就随父亲从台湾移民美国的 Ricky Yean有感而发,也分享了出身贫穷的他在史丹佛大学和硅谷闯荡的心路歷程。在这篇文章中,Yean提出了心态带来的深远影响,要远远胜过金钱本身。

我和我的共同创办人David出身贫穷,我想不论是在人生或创业上,都可以称得上「身经百战」,所以当硅谷开始讨论收入不平等,我们马上竖起了耳朵。那一剎那,我们这两个世界有了交集,这裡引用Paul Graham文中引起我们注意的一段话:

贫穷和社会阶层流动的贫乏息息相关。我曾经亲眼见证:要成为有钱的创办人,你不必出身于富裕,甚至不必出身于小康家庭,但成功的创办人少有出身极其贫穷的。

Graham是对的。我们身为创业者,对这样的现实有深刻的体认,光是要获得创业机会,情况就已经对我们非常不利,而建立并营运一家能够高速成长的公司,对出身贫穷者更是困难。我和David从 2010年创办公司以来,就不停在对抗这样的观念。我们将问题的核心称为「心态上的不平等」,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得带你走过这段旅程,让你了解我的处境。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我们在台湾破产了,我11岁的时候和爸爸一起搬到了美国。我学了一点英语,但我爸不懂英语也不去工作,所以我从14岁开始就接各式各样的工作,也像所有的小小移民一样,替爸爸翻译或处理租屋、帐单、政府单位和保险等事务。我当时很聪明,但唸书不太行,而且语言障碍更是雪上加霜,我的标準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学力测验的一种)成绩很差,我高中时想在学业上多放点心力,修一堂进阶课程,甚至还因成绩太差,被高中辅导员极力劝煺。逼不得已,隔天我带了爸爸到学校办公室,并叫他在我争取进入进阶英语课程时假装说一些中文来配合我。

我记得那堂课我拿了B,足以让我在隔年申请一些大学先修课程。和史丹佛的同学不同,我的高中生活一点也不轻鬆,我根本没準备好,而且不知道怎么唸书,那时候每天晚上只睡叁个小时,然后把课本重读叁遍,强迫自己把内容背下来。我每天上学眼睛都佈满血丝,有一次还因为压力太大秃了一块,看起来满丢脸的,但我也因此学会了幽默感。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我在 10 年级的时候意识到有 SAT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考试这回事,就做了一次模拟考,满分 1600 分只拿了900,我当时吓坏了,把赚来补贴帐单的所有钱都拿去附近的 Elite Education Prep补习。到了下期缴费时,我告诉他们我没钱了,但Elite竟然答应免费让我上课,还提供教材,最后我终于考到够高的分数,他们还把我的照片贴在窗户上作招生广告。

大概不难想见我得到史丹佛全额奖学金时,觉得自己有多幸运。入学第一年我不断受到各种衝击,能和厉害的人交谈、能取得丰富的资源,史丹佛成功地创造了财务和实体上的避风港,我这辈子第一次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我能够完全自主,我觉得自己就像其他同学一样,什么都办得到。我得再强调一次,在史丹佛的第一年,钱不再绑手绑脚,也因此让我觉得我什么都办得到。

这当然只是幻觉。

现实很快就来到,第一学期我选修了一门现代非洲政治,虽然这堂课分数给得很高,我还是只拿了 C+。我既害羞又安静,不懂得在只有12人的讨论课程上开口。我不懂得阅读的方法,不会从大量的阅读素材中撷取重点,所以到了第4週我还在逐字地阅读第1週的素材,我不懂怎么针对文章内容做批判性思考。有一次,Weinstein教授找我到办公室谈话,想知道我哪裡有问题,他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但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在宿舍裡面,我发现那些常常激励我的室友和同学都学过乐器,让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我一直放不下这件事,所以我调查了宿舍裡的其他人,最后发现只有我一个人什么乐器都不会,就是一个不属于这裡的穷孩子,怎样都不够好。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大学二年级,所有事情开始急转直下,我就如同很多同学一样,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我决定什么都做,我参加了一堆社团,同时学业也变得更重了,就在这时我陷入了谷底。当你陷入谷底,就会急着尝试更多东西,最后却发现自己样样比不上别人。我和朋友及室友选了同样的课,却发现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概念,而我却还在挣扎,我请其中一位朋友帮我家教,但还是跟不上,而且我参加的课外活动多到应接不暇,所以我被迫降低课外活动的份量。

为了参与社交,我还要花很多钱参加交际活动,像是看电影、和室友一起去滑雪等等,另外买书也要花钱。还记得我为了这些费用在申请另一份学贷时,先向朋友借了好几百美金,我还记得因为太过歉疚,哭着跑进学生贷款办公室,我告诉承办人员我得儘快拿到钱,才不会让钱像毁掉其他事物一样,毁了一段友谊。接下来的 48 小时我紧张得跟鬼一样,一直到钱进了我的帐户,然后把钱还给他,我才鬆了一口气。还好我们直到现在都还是好朋友。

在学期间钱的问题始终挥之不去,家裡会打来要钱,但我也只能课余接接家教,我还记得曾经在电话中斥责我爸,因为我正试着成为「正常的」史丹佛学生,不想再带着他这个包袱。我不想只得到次等的经验,我极度想要维持大家立足点都是平等的幻象,我要相信没有什么能阻止我迈向成功,我会克服这一切。

而我办到了。

我参加了 Kimber Lockhart 和 Andi Kleissner 领团的湾区社会企业参访,我在 Kiva 和 World of Good等公司见识到了企业家精神,而且他们都建议我参加史丹佛的 BASES,这是一个对创业有兴趣的学生团体,然后我就爱上创业了。Jeff Bezos宣布亚马逊展开网路服务那年,我加入了 Y Combinator 举办的 Startup School,也发现在硅谷有人愿意投资我这种人。我在BASES以及创业交流会 AKPsi 当上了共同主席,也在史丹佛找到了一席之地。

我也在 Alsop Louie Partners 担任 VC,Stewart Alsop 本人还把旧 Macbook 给我,这也是我人生第一台Apple产品。然后我就去 Eventbrite 实习,那时候的执行长Kevin Hartz在我身上看到一些我自己从来没发现的特质。我也利用自己的时间,和一位很厉害的伙伴David Tran开始合作一项业余专案。我成为了校园裡最热衷于创业的「那个傢伙」,我学会了如何执行及领导。这项外部专案后来成了新创公司,并受到Y Combinator投资。我们募了款,成立Crowdbooster并且达成获利,现在正在打造更庞大的随选公关服务 PRX。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心态上的不平等

听完故事,现在让我来解释什么叫心态上的不平等,还有为什么只有极少数成功的创业者来自贫穷的家庭。

我很幸运地在创业这块领域找到所爱,让我能将精力放在学业之外。我很幸运地发现自己擅长与人交往,并乐于组织及领导团队迈向伟大的成就。我很幸运没碰上更多的惨事将我推往更深处,我大可向现实屈服,煺学,甚至乾脆放弃梦想并重新调整目标,但我选择了成立公司。创业对我而言就是宣告我要坚持这个「幻想」,继续相信我什么都办得到。

但为了这个幻想,我在史丹佛和创业的过程中努力奋斗,也因此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份不协调感。很明显,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以我本身和过去的经歷而言,我脑内的作业系统存在太多问题程式,在打造成功企业的路上可能会不太灵光。而以下就是我一直在尝试改掉的心态。

穷人的思维模式之一,就是要最小化衝突,因为一旦搞砸了就得花很多钱,而且他们的生命裡很少出现转机,所以「大声说出并捍卫自己的想法」,对我来说是一大挑战。我常听说其他人在家裡会和父母交流深度话题,但我们家公寓只有一间卧房,我从来没机会好好的坐在餐桌前和爸爸吃晚餐。想想当我要上台简报时,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抛出伟大的想法,同时还要在投资人的攻势下积极捍卫自己的观点,这整件事对我而言既陌生又违反直觉。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Photo Credi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和这类似的问题就是,穷苦的创办人通常比较没自信。我没上过大学的妈妈常对我说,「我们不是聪明人,你现在这样就已经够好了!」这让我非常困扰。相较之下拥有成功父母的孩子就常会听到「只要你相信,就能办得到!」想像一下当你和这样的孩子一起走进 VC 的办公室,他深信自己能改变世界,并且在简报中展现出这样的态度,那种自信是装不来的。

接着还有分配资源的能力。穷人非常不懂得用钱,成长过程中我的时间总是比较不值钱,所以宁愿用时间换取金钱,完成第一轮募资后,我花了很久才戒掉这个习惯。像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决定要不要僱用员工,而错过了扩展的好机会。人力资源也是一样,经营人际网路对事业有帮助,但贫穷出身的人,身边没有事业有成的叔叔阿姨可以带你进入这个世界,甚至没人为你指点迷津。我得靠自己学着怎么炒热场子,怎么像成功人士一样说话,还有怎么寻求帮助。

我也发现到,创办人本身拥有的资源有多重要。我没有亲友能借钱,事实上我每个月还得从微薄的创业收入中,抽出一部份匯给我爸。光是知道自己可以跟亲友借钱,甚至只要失败后家裡还有一笔钱能帮你,都能帮助一个人放手去追逐风险,打造出快速成长的新创公司。大多数和我背景相同,又有创业潜力的人,会先寻找金融或科技业等安稳又划算的工作,等到有能力照顾好整个家族后,才会开始考虑去冒险,前提是他们要能走到这一步。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最后就是挥之不去的罪恶感了。如果你有像我一样的背景,又拿到了史丹佛的学位,那你大概就是全家族唯一的依靠了。你大概会进入安稳又高薪的职业,才能立即为家族出一份力,反之,选择创业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而且成功摆脱前述的各种错误心态后,你将变得和从小一起相处的那些人很不一样,可能还会被说成是忘本。这也是为什么出名的饶舌歌手常被指为忘恩负义的塬因。

以上这些都归因于心态上的不平等,这也是David和我必须克服的,我们认为这就是贫穷的创办人不容易成功的主因。所幸我们将这样的障碍视为不得不处理的漏洞,我们已经克服了许多问题,而且还会继续努力奋斗。对于其他人来说,我希望大家能记住一点:看得见的不平等,像是金钱或门路等,比较容易获得大量关注,而且也应该受关注,但住在你心裡的不平等,会在你脱离和爸爸分租的小公寓后,依旧如影随形地缠着你,陷你于不利。它难以察觉,而且讨论起来很困难,还得用一篇这样的长文来解释。

思考的方式是可以改进的,心态上的不平等也是能够克服的,我和 David 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们也许能够帮助更多人办到这点,而我目前就先从分享自己的故事开始,敬请期待。

塬文《Privilege and inequality in Silicon Valley》刊载于Tech Diversity Files,作者为随选公关服务PRX及Crowdbooster.com的共同创办人暨CEO Ricky Yean。Inside获授权编译。

从台湾穷小子到硅谷创业家:贫穷的创办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