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首份《阅读城市·城市阅读报告》出炉 “最爱阅读的城市”:北上广包揽前三

 我的书海601 2016-04-23

你知道所在城市的书店、图书馆吗?你知道所在城市哪些图书最受欢迎吗?你知道所在城市的居民阅读率吗?你了解所在城市的人文底蕴、阅读情怀吗?

在第21个世界阅读日来临之际,作为中国书业权威媒体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联合互联网大鳄“京东图书”联袂倾情打造的《阅读城市·城市阅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鲜出炉,并于4月20日在北京朝阳公园“北京书市·2016第三届中国读友读品节启动仪式”活动现场,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长伍旭升代表双方正式对外发布。

《报告》显示,北京位居第一成为“最爱阅读的城市”,上海和广州紧随其后。4~10名依次为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苏州、西安、杭州。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东莞正在甩掉“文化沙漠”的帽子,已经成为广东省购书量第三的城市。

伍旭升表示,“阅读城市·城市阅读”是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多年主推的一项活动,此次与京东合作,从实销数据分析来了解全国不同城市阅读人群的阅读倾向、特点,为促进城市阅读风尚提供了难得的、精准的数据支撑,也是媒体与电商合作助推全民阅读的示范样本。

京东图书音像事业部总经理杨海峰表示,京东图书一直注重全民阅读推广。2016年3月,京东图书部门联合微信购物上线了京东微信荐书联盟,将荐书、购书与社交联合起来,给读书提供更方便的购物体验;京东也常邀请知名人士、学者、专家、作者进校园做讲座、做签售会、新书首发式等,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推广全民阅读。“京东图书一贯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无论在营销活动还是搜索、个性化推荐等功能上,每一个创新都是基于精准的用户分析和调研。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联合推出《报告》也是为了自身更好的了解京东图书用户,向京东图书的合作伙伴们推广这些用户特征,帮助出版行业更了解京东,更好的利用京东强大的平台优势实现图书销量的增长。”

《报告》以2015年3月31日~2016年3月31日为取样时间段,以京东图书平台图书整体及分类销售数据为依据,以用户所在城市为样本进行数据提取及分析。《报告》分为阅读城市数据分析,含“最爱阅读的城市”总榜单,原版、艺术、文学类等9个子榜单;图书用户画像,包括不同城市读者针对不同类别图书的购买情况、产生现象的原因以及城市阅读趋势、建议三部分组成,全景解析中国城市现状、未来,并根据数据分析提出建议,为业内外提供参考。

最爱阅读的城市TOP10:经济实力决定购买力 文化底蕴深植阅读基因    

排名

城市名称

1

北京市

2

上海市

3

广州市

4

成都市

5

深圳市

6

天津市

7

武汉市

8

苏州市

9

西安市

10

杭州市

京东图书发布的2015~2016年度最爱阅读的城市TOP10榜单显示,北京位居第一成为“最爱阅读的城市”,上海和广州紧随其后。4~10名依次为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苏州、西安、杭州。北上广深天津五大一线城市齐入选,苏州成唯一上榜非省会二线城市。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4大方面:第一,TOP10榜单城市多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底蕴深厚,弘文重教的传统以及强大的购买力,提升了图书消费量和城市整体阅读率。第二,全民阅读连续3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高层自上而下的推动与促进,加深了基层政府、企业、社会民众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度与关注度,相关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读书月”等阅读推广活动,也增加了普通民众的参与渠道与途径。第三,TOP10榜单城市都为一二线大型城市,人口基数大,网销发达,网络购买人群众多。其中,高素质、高收入人群占比高,对文化、教育、阅读的高度重视与自发购买,是图书销售最核心、最主要的购买人群,成为推动城市阅读水平整体提升的主力。第四,TOP10榜单城市多为区域交通中心和商品、产品、劳动力集散地,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网店线下配送的速度提供了保证,能为读者提供更优的购物体验度,也促进了区域市场网络图书销售的繁荣。

9大品类图书销售城市TOP30:用图书销售管窥不同城市的独特阅读气质

在推出“最爱阅读的城市”总榜单之外,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还联合京东图书根据不同图书类别在不同城市的销量推出了阅读城市子榜单,每个图书品类榜单选取TOP30城市,综合京东销售大数据、不同城市的人文特色,展现出不同城市的独特阅读气质。从京东图书原版、艺术、文学、文教、生活、社科、少儿、科技、经管励志等9大类别的整体销售排名可以看出,无论是总榜单还是子榜单,前两名城市均为北京市和上海市。在总榜单占据第三位的广州市,在文学、科技、经管励志品类图书方面,被成都、深圳赶超。天津、重庆、合肥、昆明、东莞、廊坊、无锡、宁波等城市的整体表现也值得期待。

大数据勾勒京东图书用户消费画像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京东图书音像用户数量累计达到3200万人。2015年纸书总购买册数超2亿册,2015年人均阅读纸书本数为12本,电子书用户积累2800万人,电子书年度活跃用户1700万人,电子书总下载册数5500万,2015年人均阅读电子书本数3.2本。在这些京东图书用户中,以性别划分,女性渐成图书购买主力,女性购书偏家庭教育、休闲,男性购买偏工作所需;从年龄上分析,26~35岁图书消费能力强,品类偏好差异不明显;从收入水平及文化素质来看,收入水平决定购买力,教育水平、文化素质决定图书品类消费;从购买习惯来看,消费者购买行为理性,对促销信息敏感,平台、出版方营销策略、方式对图书单品销售影响大,能在一定程度引导、左右用户图书购买。

未来城市阅读的4大趋势与4点建议

随着全民阅读推广的深入,阅读城市转化成为城市阅读的行为将是必然趋势。未来城市阅读或将具有以下4大趋势:第一,从阅读对象来讲,纸质书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阅读的主体,城市的电子书阅读将持续上升,阅读载体将呈现多元化趋势。第二,从渠道来看,实体书店仍将是内容销售的主体渠道。同时随着网络普及和支付方式的日益便捷,电商渠道逐渐向三四线地区下沉,而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也涉足电商渠道。渠道融合势不可挡。第三,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使得阅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绘本等童书阅读,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在“双创”热潮下,创业、创客等相关图书需求增加。第四,母婴教育、阅读推广组织等机构、活动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对进一步促进阅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针对未来城市阅读,以下4点建议或将值得参考:第一,让更多的阅读推广活动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参与阅读、体会阅读、宣传阅读的机会与途径,将阅读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城市居民心中,使阅读成为一种陪伴终生的生活习惯。第二,不断完善城市阅读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传统书店、图书馆外,更多的社区书店、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自助借阅终端等“家门口”的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最终让读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借书”成为可能。第三,实体书店、网店书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更多具体有效的举措投入全民阅读推广,为城市阅读添砖加瓦,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第四,阅读推广需要专业的人士和机构,为读者的阅读生活提供专业的阅读内容和辅导,例如有价值的图书榜单和阅读主题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